投稿

窑洞里的文化墙

来源/ 陇东报 作者/ 时间/2023-11-15 09:50:25

□ 张德芳

老家的堂弟找我索要字画,他的新房子盖成了,就是这四面墙上空荡荡的。

幸好我平时有收集,不是太多,有个别名人的,但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的。他说,只要寓意好就行。我倾其所有将柜子里的字画给他看,有“吉祥如意”“天道酬勤”“丰衣足食”等字样的。他很中意,高兴地全部拿走了。

我也为他高兴。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乡人们,在丰衣足食、幸福生活以后,并没有忘记对文化的尊重、向往和追求。

故乡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是非常青睐文化的。走进老家的村庄,大窑的门楣上、窗楣上,都有题字,“男耕女织”“幸福人家”“勤俭持家”之类。偌大的窑洞墙壁上,先是用旧书报贴满炕窑子和对面的墙壁,然后在重要的位置贴上村里老先生写的毛笔字。用旧书报贴窑洞的墙壁,是故乡人们的习惯,那个年代还没有壁纸、壁布,只能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

我们就称其“窑洞里的文化墙”吧。

窑洞里的文化墙,是故乡特有的风格,是故乡特殊的记忆,是故乡温馨的画面,是故乡时代的烙印。

随着时间的推移,窑洞里的文化墙也在变化着,窑洞里的墙上多了毛主席的画像,多了电影明星、英雄人物的画像,还有珍贵的全家福。近些年来,又出现了高大上的中堂字画。

我曾在墙围的字里行间徜徉,我少年时代能读的书太少,只能看看这些墙上的旧书报上都有些什么,这是我的“墙上图书馆”。以后走左邻右舍,走亲戚家,也是喜欢看看墙上的文化。

窑洞再简陋,生活再艰苦,经济再拮据,故乡的人们也都需要有一些文化的元素来装饰环境,需要一些文化的氛围来修饰朴素的生活,需要一些文化的味道来调节寡淡的饭菜。这是故乡人们精神的盐和肢体的骨,给了故乡人们无穷的力量。

张大伯去赶集,原来是打算买猪崽的,可是他看见有人在集市上卖中堂字画,就再也迈不动步子了,今年过年可以不吃肉,但这中堂字画必须得买。

母亲不识字,后来上过几天农民夜校扫盲班,一个小本子上面,一笔一划整整齐齐地写着几个字。当时她还能够认识几个字,以后生活的重负压得她早已经忘记得干干净净了。但是她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她再苦再累,也没有放弃供儿女上学。

前些日子,走过毛井镇的村庄,村庄的读书室里,有图书,有字画。最近,在庄子峁的九德书苑里,也欣喜地看到了很多图书、字画。

庄子峁生态农庄农耕文化展示馆里,风车、山地犁、煤油灯等老物件,诉说着浓浓的乡愁;“二牛抬杠”、码大麦垛、老十碗席等老照片,讲述着永远的故事;《红旗》《大众电影》等老刊物,记录着惆怅的岁月。

从窑洞里的文化墙到农民夜校扫盲班,从省吃俭用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到不吃猪肉也要买幅字画挂起来,故乡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敬仰文字,尊重知识,追求文明,向往精神生活。

  现在故乡的窑洞里很少见到墙上的旧书报了,被高档的壁纸、壁布取而代之,文化墙的档次提升了,但是我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有一天去农家饭庄吃饭,我突然发现这个饭庄的墙上贴满了旧书报,倍感亲切……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