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三兽足单耳红陶罐:陶醉了四千年

来源/ 天水日报 作者/ 时间/2023-11-23 13:17:07

历史的深处,是一片繁复的画卷。彩陶之美,绚烂如花。天水宝藏——三兽足单耳红陶罐,让我们一起品鉴一只陶醉了4000余年的国家一级文物……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何喜田

深秋的黄绿中,天水市秦州区的王家窑村静静地蛰伏着,就像一条酣睡的巨龙。时光回返到1976年,那是一个大干快干的年代。山头上,热火朝天的村民正在修建水平梯田。忽然,他们的?头碰到了一件硬质的物品。刨开一层层黄土,一只罐状的陶器暴露了出来。短暂的慌乱之后,他们集体协商,决定还是把它上交到人民公社。在大部分村民们的眼里,这件跟家里煮罐罐茶一样的陶罐实在是不太吉利,因为它是从地里挖出来的。上交后的红陶罐,经过一个个文化干部之手后,就被存放到了当时的天水地区文化馆。

兽有四足,人有四肢,鸟有双足双翼,但三条腿的兽,确属罕见。后来,面对这只造型沉稳、身躯浑圆的陶罐,考古学者就给了它一个尊称——三兽足单耳红陶罐。两年后的1978年,大地湾遗址才开始被连续性考古发掘。一时间,这只红陶罐在陇上考古界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1985年撤地设市后,随着天水市博物馆的成立,红陶罐移交到了市博物馆。之后,作为重要馆藏文物,正式走进了观众的视野。在展出的说明里,文博学者们写道,这是一件属于齐家文化的珍贵文物。如此,齐家文化在天水地区广泛分布的言论再次得到了实物例证。

此次出土的三兽足单耳红陶罐为泥质红陶,高14.8厘米,口径宽9厘米。陶罐最显著的特征是直口、鼓腹、三足,口部和肩部上有一宽耳,耳与口沿衔接处有三处小泥饼,补丁一样贴塑在耳上。在口部和颈部刻画有四道弦纹,腹部戳划三处半圆圈纹,每处五道半圈。在腹下,用泥条贴了一周。三足的根部被切割成兽足状,宛如一只三足兽稳稳地站立着,缥缈的眼神,隐藏在不可知的遥远里。它似乎在告诉我们,先祖们在结束了荡析离居、不常厥邑的岁月后,迎来了稳定富足的定居生活。这是一种宣言,属于红陶的宣言。

从出土的文化遗存看,齐家文化中,平底器、玉器是最具代表性的,但像这种三足的红陶器并不多见。或许正因如此,才弥足珍贵。耿宝昌,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古陶器的研究。张朋川,主持过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国家文物局一级文物鉴定专家。因着两位大家的光临,寂静之中的红陶罐终于等到了第二次破土而出、光耀陇上的时刻。多年后,张朋川在《黄土上下》一书中写道:“1993年,赴河西、天水地区鉴选一级文物,陇原文物瑰宝尽收眼底。”三年之后,这只三兽足单耳红陶罐因为品相完好、体态圆润、特征典型,而被这两位考古巨擘鉴定为国家一级乙等文物。这是继大地湾彩陶后,天水彩陶器物上升为一种文化信仰、文化象征的又一实物例证。其可贵之处在于它既是一件不常见的单耳三兽足,还刻画有很多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纹饰。在考古学家眼里,它流露着一种古代先民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也宣示了迈入富足生活后的向往。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陶器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早在距今一万年前后,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陶器。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陶罐因其耐久性、抗腐蚀性较强,而被广泛用于储藏各种食品,甚至用于烹饪。这只三兽足单耳红陶罐似乎凝固着更多嘈杂的市井骚音,散发着浓浓的俗世之气。遥遥远古中的先民们,在悠悠岁月里一直是一个模糊的背影,直到陶罐出土的这天,这个背影才越过千年的历史,其轮廓从深沉的泥土和素雅的造型中渐渐清晰起来。

齐家文化是世界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存,形成于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迈入青铜器时代的一种过渡遗存,制陶业相当发达。在地理意义上,天水的师赵村遗址与广河齐家坪遗址,同属一个纬度范围。1981年被发掘后,先后出土了3座陶窑。从此,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眼中“六期”文化之首的齐家文化就一直魔力般吸引着后来史学家们的目光。

2018年5月,大地湾文化与科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秦安县举行。韩建业,通渭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专业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和大地湾的缘分颇为亲近。在他的学识视野里,实际上齐家文化在渭河流域的西边也发现过不少陶器,有的像人的脚,有的像野兽的脚,但上面的主体大多都是一个罐子,双耳居多。在他看来,这个红陶罐的形态,还是比较像师赵村遗址出土的,属于齐家文化早期的形态。因为师赵村遗址出土的陶罐里,有很多这种单耳罐,单耳罐上面也会有很多各种各样戳印的、压印的装饰。而三条腿,显得非常特殊,它寄予了先民们的一种希望,或向往。

考古发现,齐家文化广泛分布于天水的各个县区以及邻近的陇南、平凉等地。这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并拥有了相当发达的手工业。陶器,已经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数不胜数的出土陶器中,最有特色的是陶鬲、双大耳罐、侈口罐。专家们认为,齐家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文化有着密切交流和互补关系。中原地区的玉制礼器向齐家文化输出,以齐家文化为代表的西北玉料向中原地区输入。天水出土的这件三兽足单耳红陶罐正是这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实例佐证。后来,由于气候、外来文化、青铜文化等各种原因,齐家文化最终走向分化,它的主体和大部都逐渐融入中原商周文化之中。

  “史熄人文在,地望常变迁。”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在彩陶中想象着史前文明,想象着这种属于时间和智慧的造化。多少沉寂,多少守望,它仍然能完好无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见证了文明的传承。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时代的幸事,一个民族的幸事。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