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成县:村美民富产业兴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作者/ 时间/2023-11-24 18:33:14

原标题:成县 村美民富产业兴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刘建军

初冬时节,走在成县镡河乡的公路上,两岸连绵青山被各类植物打扮得五彩斑斓,路边潺潺溪水清澈见底,绿水青山间的小乡村显得格外美丽宁静。从环境优雅的农家小院到欣欣向荣的特色产业,从干净整洁的乡村院落到文明和谐的民俗乡风,和美乡村建设让山乡小村焕发出催人奋进的不竭动力。

  一个发展理念的持续推动

沿着镡河村滨河大道散步赏花看河景,干净整洁的道路、古色古香的装饰、造型别致的花坛、设施齐全的健身器材,花香四溢,一步一景,三五成群的群众乐呵呵地享受着人居环境美化后的“福利”。

“路边都是花园、菜园,到处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的。环境好了,心情都跟着好了。”谈起村里变化,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

镡河村的变化是镡河乡打造的百里画廊靓丽风景线,也是镡河乡人居环境提升所取得成效的缩影。

镡河乡党委书记吴学红介绍道,镡河乡地势低,生态良好,近年来,该乡立足山水镡河的目标定位,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全域旅游线路节点打造,积极组织拆除危旧房及残垣断壁,推进改厕、改灶、改圈,庭院硬化,沿途建设广场、游客接待中心,栽植各类绿化植物,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队伍和工作管理机制,全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在大力推进人居环境净化美化的同时,镡河乡依托丰富的历史古迹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将利古城、镡河古渡口、土蒿葫芦堡、建村穆泪关以及佛母寺、龙凤山生态公园等一个个小景点串起成熟的旅游线,产业带动效应正在显现。

村子美了、产业兴了、百姓富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参与到乡村经营中,在好风景里找寻好日子。

一条鱼养殖的带动效应

建村是镡河乡最边远的一个村,这里与陕西略阳县接壤,地势较低,气候温润,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冷水鱼养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去年养殖的2万尾鲟鱼已经卖掉了一半,现在剩下的都在1.5斤以上,生长情况和效益都不错。”冷水鱼养殖合作社负责人佘美丽说,这些特色鱼类养殖技术不难,在市场价值高,而且不愁销路,今年将继续扩大规模,引进1万尾银鳕、1万尾丁桂、5000尾鸭嘴鱼。

去年,佘美丽在建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到陕西、四川等地考察,并投入60多万元,建成冷水鱼养殖基地,养殖了2万尾鲟鱼,把冷水鱼养殖作为增收致富的产业来抓。由于她肯钻研,管理科学,养殖的鲟鱼生长良好,上市后以每斤25元至30元的价格已经销售过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冷水鱼养殖的带动示范下,镡河乡以“抓好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目标,以政府引导+公司保障+合作社+农户的种植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魔芋、羊肚菌、桔梗、花椒、烤烟等特色种植和牛、羊、兔子等养殖产业,特色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带动群众投入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来,在产业多元化发展上实现了突破。

  一条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路

虽是冬闲时节,但石榴村的种植基地大棚内,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群众正在忙着挖桔梗、整地,为羊肚菌种植做准备。

“我们利用空闲时间种植了30亩桔梗,预计每亩能为村集体增收3000元。同时也为周边100多名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让石榴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务工收入10多万元。”石榴村党支部书记镡仲宏介绍说。

石榴村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流转土地80多亩,投资兴建特色种植大棚,种植羊肚菌。在羊肚菌丰收后,又在大棚内种植了萝卜、桔梗等作物,在提升土地综合收益的同时,也为羊肚菌和其他作物的倒茬种植进行了有益的试验。

今年以来,镡河乡积极发挥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强引擎的作用,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因村制宜,采用入股、出租、承包等不同形式,盘活村集体资产,提高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活水长流”。

  走转型路、打创新牌、建美丽乡村,成县镡河乡立足资源禀赋,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让这片土地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希望,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幸福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