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韵甘肃】
武威城里的悠悠古槐
武威市凉州区清水镇张清堡村的古槐树
武威文庙大成殿前古槐树
武威市凉州区雷台观古槐树
杨琴琴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古树。花开时节,一株古槐,满街莹白、香飘十里,对生活在武威的人们来说,古槐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和情怀。
古槐,也被称为国槐、豆槐、金药树,为豆科槐属,性耐寒,喜阳光,因其枝叶繁茂、树干粗壮,且根皮、花、果实等均可入药,寿命很长而深受人们喜爱。据史书记载,古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自唐代以来就开始在宫廷和府第中广泛种植,到了宋代,已成为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景观元素,历来就是古代三公宰辅之位、科第吉兆的象征,同时还具有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吉祥和瑞的寓意。
“澄华井”旁古槐茂
今武威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曾有一株古槐,可见证武威的社会变迁。
清代在凉庄道署院井中挖出张芝书写的“澄华井”石碣,清代武威籍学者张澍在《闲居杂咏》第五首云:“可惜澄华碑已失,未探修绠以秤量。”自注“道署内有井,康熙初,井中掘出石碣,镌‘澄华井’三字,系张芝隶书,并有铭,某观察迁任,载之去。”
由此可知,东汉恒帝延禧年间,张奂任武威太守,武威郡署内“澄华井”三字为张奂长子、著名书法家张芝写的。清代著名学者张美如曾目睹该石碣的风采,并作《澄华堂观张芝古井碑阴残字》七律四首,其一云:“斯邈鸿文播艺林,伯英健笔自森森。奇峰怪石云离合,春蚂秋蛇草浅深。妙道欲仙思汉武,精能入圣忆王惜。二千年后搜遗迹,碑卧古槐数尺阴。”从该诗中,也可知“澄华井”畔曾有一株古老的槐树。
艮锋在《莎车行记》中记载:“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三月二十四日,凉州宿。……道署西偏一井,为汉澄华井,井畔有张佰英石刻,今无矣。古槐森郁,数百年物也。”清朝末年,澄华井旁的古槐依旧苍翠茂盛。但之后,随着岁月变迁,古槐逐渐丧失生机。近年来,武威新栽种的槐树枝繁叶茂,为城市增添了勃勃生机。
文庙堂前古槐荫
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明清之际素有“陇右学宫之冠”的美誉,是凉州文人墨客祭祀孔子的圣地,也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属于全国三大孔庙之一。目前,在武威文庙大成殿、棂星门矗立的两株距今670年、580年的古树国槐依旧苍翠葱郁,似乎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
武威文庙主要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在文昌宫桂籍殿内外悬挂的40余块内涵丰富、形制各异的匾额,这些匾额上起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的“化峻天枢”匾,下迄1939年的“文教开宗”匾,年代跨越300多年,多数集中在康雍乾嘉道时期的30多幅,其余是清末至近现代的十来幅。其中“聚精扬纪”“书城不夜”等两块匾额被收入《中华名匾》,这些匾额的内容主要是赞美文庙建筑、弘扬孔子大德,盛赞武威文化,激励人民奋发进取,寄托了古代文人学子科举高中、月中折桂的理想和追求。
岁月流转,古韵悠长。距今670多年的古槐,不仅历经了自明代以来对武威文庙的数次修缮重建,还聆听了莘莘学子在斑驳树影下的琅琅书声。槐荫满庭、高步通衢,清代凉州府的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的共有10人,如张美如、孙诏、王化南、张澍、何承先、尹世衡、牛鉴、张兆衡、丁铠、李于锴等,可谓是文教兴盛、人才辈出。
伴着槐香宜人,武威文庙育学子褪蒙昧、传大道以济世,镌刻着儒学风尚、人文蔚起的城市记忆,守护着武威人一代又一代从未间断的文化追求和精神世界。每逢中考、高考,依旧会有诸多考生前来祈福明志,与百年槐树一道见证古城武威文教兴盛、“多士之邦”的繁荣景象。
古槐堂下传家学
李铭汉故居中也曾有一株古槐,见证了李氏三代的家学传承。李铭汉,字云章,著名的经史学家、诗人。幼年曾入私塾、县学学习,后投武威著名学者张澍门下学习,先后八次参加乡试,直至43岁时考中副贡生,晚年主讲凉州雍凉书院、甘泉书院等。在李铭汉的影响下,他的儿子李于锴、两个孙子李鼎超和李鼎文也成为甘肃著名学者,分别在史学、文学、语言学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树,在近现代的陇右李氏三代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德行而声名显赫,享有“凉州世家”的美誉。
故居内院整体古朴典雅,原有一棵高大的明代古槐,周围有牡丹,为典型的西北风格的园林小院。李于锴虽为官在外时间较长,但时常怀念一家人在古槐树下研学读书的场景,曾作诗云:“古槐森郁百尺长,影压凉云千丈绿。当阶巨石颇不平,抱檐古瓦断犹续,皴皮溜雨半蛇蜕,圆叶入春尚蜷局。何人手植张骏时,劳我欲补《前凉录》。炎蒸夏五此下榻,玄荫耽耽落枕幞。廊深时有翠雨堕,天外不知红日旭。枯根轮囷蟠泥虬,高枝匼臣摩天鹄。槐安一梦事有无,桃笙展向空庭曲。黄花八月看萧瑟,秋风十载忽枨触。长安驿车转瞬忙,寄语男儿勿刺促。”
李鼎文晚年也有着很浓的古槐情结,他在《思乡》诗中写道:“故园西望意范然,花木图书散似烟。也识人生如寄耳,最难斩断是尘缘。”李鼎文曾回忆说在他家宅院中,这棵高大的古槐,槐荫生香,是李氏三代学人学术精神的象征。他小时候就在槐荫下和叔叔、侄子们读书,祖孙三代夜间秉烛,同案共读,书声传于街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槐树以其苍劲挺拔、根深叶茂被喻为正直坚强、仁义宽容的象征,李铭汉将李氏堂屋取名为“古槐堂”,也是以此教导李氏后人要如这棵槐树般正直、宽容做人。李鼎文也曾将书斋取名为“梦槐庵”,由此可见李氏三代人对这棵古槐浓厚的情缘。
雷台殿前古槐树
雷台位于今武威市城北金羊镇内,台高约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史料记载,雷台最早夯筑于1600多年的前凉时期,乾隆三年《雷台观碑记》记载,至明代天顺年间,因“冰雹伤禾,敕建重修”。1969年9月,雷台下发现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砖室墓,出土了包括之后被命名为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在内的231件文物。“雷台汉墓”从此闻名于世。
雷台观见证了历史的风雨沧桑,历经了无数的天灾人祸。1927年,武威发生了八级大地震,将庙宇全部震毁,1933年再次重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对此进行数次重修,1986年,重修了雷台观,有雷祖殿、三星斗姆殿、过殿、华阁、廊坊等建筑,以及山门、二屏门,基本奠定了现在雷台的格局。在雷祖殿前有一株千年古槐,武威人对这棵古槐尤为敬仰。至今,这棵古槐依旧生机勃勃。
古槐寺里有古匾
武威古槐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清水镇张清堡村,距离武威市区9.6公里,其寺庙的修建是源于该地的张清堡古槐,该古槐距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树高15米,树干之粗壮需十余位成年人联手才能将其环抱,枝叶十分繁茂,每年都有新枝抽发。
2009年4月,张清村古槐寺筹建委员会在古槐树下立有碑刻《张清堡古槐寺记》,详细讲述了古槐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民间传说以及修建古槐寺的目的等。据该碑文记载,古槐寺是在2006年4月,由乡民集资在古槐东南方向,修建的古槐寺大雄宝殿,同年9月落成,成为参观之地。
古槐寺正门口悬挂“大雄宝殿”匾,其檐下从东向西,依次悬有7块匾额,这些匾额时间跨度较大,整体保存状况良好,生动反映了古槐寺的历史发展变迁,是我们今天参观游览清水古槐的重要景点之一。
水流千里总有源头,人处四海难忘故土。悠悠古槐,岁月如歌,如今,武威城区各街道槐荫蔽日、嘉树葱郁,把武威装点得美丽多姿。无论是演绎着一个传奇故事,还是承载着一种文化传承,古槐文化已不知不觉与武威城市精神“崇文尚德、包容创新”融为一体。
一株株古树、一段段历史,讲述的是一缕缕乡愁、传承的是家国情怀、延续的是中华文脉、寄托的是精神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