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请更新您的浏览器!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梓懿 李杨
一条产业链从萌芽到健全需要多久?
“3年”——这是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宫灯产业给出的答案。
丰富多彩的宫灯。
走进庄浪县宫灯产业园,入目便是五彩斑斓、造型各异的宫灯,其中代表“庄浪精神”的巨型宫灯更是引人注目。从小小的扶贫车间发展到如今产值5000多万元的工艺品企业,作为还在成长的年轻产业,庄浪宫灯何以不断发现、裂变,凭借一己之力一跃成为甘肃重点宫灯手工艺品生产工厂?
11月23日,新甘肃客户端记者走进平凉市庄浪县宫灯产业,一探背后的故事。
做与不做?
谈起庄浪县宫灯产业的发展,还要从宋小霞说起。
2017年底,从事电商的庄浪县水洛镇吊沟村村民宋小霞,在订购年货时发现灯笼的订单火爆,她便在网上联系对接生产灯笼的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屯头村,订购了一批货。
起初,宋小霞认为这只是一单寻常的生意。“那时我做电商主要是销售我们本地的苹果,因为只卖一季,闲下来我就在想还能不能做点什么。”在寻找新的商机的时候,宋小霞想起了宫灯。
在寻找货源的过程中,宋小霞发现全国范围内做宫灯的大型工厂并不多,相反,庄浪县本来就有手工制作宫灯的传统,“我们这里是不是也可以制作宫灯去销售呢?”一时间,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宋小霞脑中。
宫灯上的农民形象。
雷厉风行的宋小霞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张机票、一个人,便动身前往省外宫灯制作厂进行考察:河南、河北、浙江……宋小霞的脚步不停,越看心里越澎湃。她订了几万元的布料,专门学习;省外制作多为分散式家家户户生产,她在农户家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了解手工技术步骤、比较全国宫灯工厂生产水平、确认可实施性……宋小霞把所有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提前考虑到,最终得出一个答案:“可以做!”
“在外省的时候我发现宫灯的技术含量不高,另外工艺品相对好运输、耐贮存,不会因为产地原因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目前全国只有河南一带拥有宫灯加工的大型工厂,西北没有宫灯制作厂,市场空间很大。”宋小霞介绍。
传统样式宫灯。
当年,宋小霞就投资100万元在水洛镇吊沟村创办了全县第一家宫灯厂。前3个月,她除了给务工的村民发工资外,还额外发放补助,吸引不少村民前来务工,宋小霞的宫灯厂很快打开了局面。2019年7月,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水洛镇扶持宋小霞建办了平凉市第一家示范性宫灯扶贫车间,并成立庄浪县丰农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从电商到实体,这个转变意味着成本更大、风险更大,但同时回报也更大。”从庄浪县丰农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的那一刻起,宋小霞的生活便和宫灯紧紧地连在一起。
做起来,只是最简单的一步,能否做成?做成之后能否做强?才是宫灯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成与不成?
市场是检验一个产业能否长久发展的标准,更是关乎产业生命是否旺盛的关键要素。
从宫灯生产加工厂到宫灯产业,这中间还有无数个补充、拓展、增强的复杂动作。
走进庄浪县丰农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厂,缠盘区、堆码区、串丝区、整型区、缝纫区各区域工人正在忙碌。在一年以前,这个宫灯加工厂技术仅仅停留在半成品的组装。
“我们的宫灯产业链是在2022年才开始补全的,之前的原材料都是从省外采购,去年开始我们才自己生产原材料,真正补全了产业链条。”宋小霞介绍。
工人正在进行宫灯制作。
2022年,庄浪县抢抓重点产业链建设机遇,以建设“西北最大的宫灯产业基地”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营,村社主办”的发展思路,投资2400万元,建成集配件加工、产品制作、成品展示和推广销售为一体的宫灯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决定开展宫灯产业之前,宋小霞便对市场进行过调研:目前,全国宫灯产业做得非常成熟的地区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屯头村,向西而去,各个省份每年对宫灯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家成规模的宫灯制造厂。
“我们一年就卖40天货,其他的时间我们都在制作、备货。”宋小霞说,“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好了,对过年的仪式感也增强了,体现在宫灯上也从之前买一个灯挂两三年,到现在基本上是灯挂到开始掉色就去掉了,明年再买新的。”她总结说,一般最走俏的产品是各类灯笼,尤其是过年时家家户户必备的大红植绒灯笼,重复购买率高,市场空间非常充盈。
市场的充分支持让庄浪宫灯快速健康发展。
得到政府大力扶持的丰农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在庄浪全县9个乡镇24个村建办宫灯就业工厂,并在平凉市崆峒区、崇信县,酒泉市瓜州县等地建立分工厂,与浙江义乌、四川成都、陕西西安、甘肃兰州等各大批发市场经销商签订供货合同。经过3年多的发展,年产宫灯500万只、产值2000万元,500多人就地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在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解决增收上探索了新的路子。
样式丰富的宫灯。
旺与不旺?
庄浪县宫灯爆发的强大活力证明,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来到丰农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加工厂,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这里的工人大多年龄在50岁至70岁之间,以女性居多。
“带动留守妇女在家门口稳定增收”是宋小霞深耕宫灯产业的初心。“目前全县宫灯产业可吸纳当地闲散劳动力1000人就近就业。”宋小霞说道。
“这活轻松,挣钱的同时还能把家庭照顾好,真不错哩!”正在做缠盘工作的吊沟村村民陈玉霞说,3年来她在宫灯厂干得有滋有味,“在这每月能挣1800元到2000元,坐着就能把活干完,还能和姐妹们聊聊天,生活更有劲了。”
“宫灯厂采取计件制和弹性工作时间,大家可以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宋小霞介绍,传统的宫灯都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需要近60道工序。如今,当地的宫灯产业有了更加精细的分工,有的村民专门制作宫灯骨架,有的村民专门承揽组装,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逐渐形成,促进了制作效率和收益的提高。
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宫灯产业的红火发展不仅使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的家底也更殷实。
该项目采取村集体入股、联合租赁生产设备等形式,按照每村100万元的村集体发展资金年利率5%计算,每年可带动村集体收益分红5万元,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又一年的新春佳节正慢慢靠近,宋小霞的宫灯加工厂生产如火如荼。对她来说,庄浪县的宫灯产业才刚刚进入系统化的起步阶段,后续发展走得踏实、走得创新、走得精彩,还需要加倍努力。
火红的宫灯照亮火红的日子,“红”起来的庄浪,细细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