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渭:非遗传承转化成果丰硕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马红仁
近年来,通渭县大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通过完善机制、健全非遗传承保护体系、创新形式、做活非遗传承保护机制、要素保障、完善非遗保护传承格局等举措,切实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成果。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项目9项,代表性传承人12名;市级非遗项目63项,代表性传承人66名。项目种类及传承人队伍均居全省前列。
该县依托乡镇文化站、民间艺人、演艺班社等不同层面不同队伍深入民间,全面普查,认真梳理,分类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一些有较高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整理。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举办民间民俗文化精品展销活动和剪纸展、农民麦秆画优秀学员作品展等大型展览活动,将非遗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民群众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成果。
同时,通渭大力推进非遗传承硬件设施升级,将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打造成为传承体验中心(所、点),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把红色景区景点变身为非遗传承基地,构建“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格局,使非遗与文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积极开展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实物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加强非遗资源普查,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挖掘,普查内容涉及保护范围所列的十大类项目,重点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发展现状等情况,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和资料档案,建立完整的非遗大数据系统。
通渭通过组织单位职工参加国家和省上的培训,邀请省市专家到文化馆开展馆内培训,提高文化馆职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积极申请非遗专项保护资金,以此统筹规划、结合实际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将部分非遗产品纳入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范围,通过举办购物节、开展展览展销等多种举措,让非遗文创走上市场,提振传承人创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