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大柳镇西瓜小镇产业基地。 本组图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
村民在古浪越海农业现代智能温室里采摘番茄。
村民在民勤县重兴镇红旗村现代农业产业园采摘葡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初冬时节,走进古浪县富民新村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日光温室鳞次栉比,大棚里各种蔬菜长势正旺;在现代养殖产业园标准化羊舍里,羊儿正在悠闲进食……以“种植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养殖区、经济林果基地”为主的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武威市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化党建引领,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多点开花、增量提质的良好态势。
高位推进聚合力
“我们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列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建立市级统筹推进、县级全面负责、乡镇组织实施、村级推动落地的四级联动体系,有力凝聚各方力量推进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壮大。”武威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武威市制定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清单、强化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年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在产业发展、项目扶持、金融服务、税费减免、土地水电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同时,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情况作为评判干部能力作风的重要标尺,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进展缓慢、未达到年度目标的约谈督促,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的严肃处理。今年以来,当地先后调整不称职不胜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9名、村党组织书记9名。
盘活资源促提升
和面、制馅、包制……在凉州区松树镇南河村水饺加工车间,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经过制馅、压皮、包制等环节,一个个饺子经冷冻锁鲜封装成箱后,被运往省内各地市场。
今年10月,南河村党支部积极盘活闲置厂房,通过村企联建的方式建成水饺加工厂,产值可观,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吸纳周边村劳动力就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饺子厂建起来后,我就来这务工,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既能照顾家里,还能挣工资,这日子幸福着哩。”南河村村民曹亚利高兴地说。
相距不过50公里的天祝县祁连镇马场滩村,火热的乡村旅游业激发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强劲活力。
“今年我们利用30余亩闲置林地打造了集‘露营+亲子团建+自助烧烤+围炉火锅+网红打卡’于一体的‘山野里’露营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我们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91.15万元、同比增长188%。”天祝县祁连镇马场滩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廷泽信心满满地说。
为深入挖掘发展潜力,盘活资源要素,整体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武威市组建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顾问团,指导帮助基层解决技术支持不够、管理经验不足、“三资”增值困难等问题。
同时,武威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帮助乡村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发展路子,有力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目前,全市村资源发包收入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种养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28.2%。
组织推动夯基础
“我们可以找一家龙头企业入股,‘借鸡生蛋’收入也稳当。”“我觉得还是要搞实体产业”……日前,在古浪县兴堡乡兴民新村村“两委”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出谋划策。
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酒钢集团嘉峪关宏晟电热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王斌先已在兴民新村任职3个年头,三年来,他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帮助指导兴民新村村“两委”班子理思路、找出路,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村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转变。
“我们充分发挥集团资源优势,在帮助兴民新村发展集体经济、建设和美乡村上出主意、想办法,筹集帮扶资金70万元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目前,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已达244.69万元。”王斌先说。
武威市建立帮扶单位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所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捆绑责任制,引导帮扶单位与帮扶村结成共建对子,力所能及支持帮扶村发展集体经济。今年以来,全市有706个帮扶单位落实扶持项目和资金2379.22万元。
同时,武威市强化人才支撑,从市县直部门选派2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72名选调生到村任职、1684名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指导服务,组建309支驻村工作队982名队员常态化驻村,为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
精准施策强动能
发展特色产业,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关键。武威市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过去,凉州区大柳镇西瓜种植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种植品种单一,西瓜产量虽大,但整体效益不高。为了破解制约西瓜产业发展的瓶颈,大柳镇党委依托产业优势,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面参与”运行机制,走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路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率先建成凉州区首个村集体经济产业园,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截至目前,已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40余万元。”凉州区大柳镇西瓜小镇产业基地党支部副书记张艳霞说,通过集体经济产业园的示范引领,大柳镇已建成新型全型钢架温室近700座,推广种植新品种1500多亩,形成了年产值3600万元以上,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产业集群。
武威市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行动和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先后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1.38亿元,撬动整合投入各类资金14.75亿元,全面推行区域联动、强弱联动、村企联动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因势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全面做好“土特产”文章。
今年三季度,武威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实现25040.82万元,村均收入达到23.83万元,同比增长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