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老兵陈国强:我们给高射炮装上了“眼睛”

来源/ 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时间/2023-12-13 14:58:34

原标题:老兵陈国强:我们给高射炮装上了“眼睛”

陈国强戎装照

记者采访陈国强

老兵陈国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投入战场的各类型作战飞机数量最多时达2400余架,整个战争期间共出动99万余架次。而志愿军对空作战的主要力量除了空军、高射炮兵外,志愿军探照灯部队也为打击敌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52年,22岁的陈国强作为一名高射炮兵前往朝鲜战场,5年后,他随大部队回到祖国。谈起战场上的经历,不知不觉中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

他们从广州一路北上

1951年,陈国强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四军的一名战士,当时大部队在广州的一座港口驻守,并开展渡海作战训练。当时人民海军刚组建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后,部队入朝参战,渡海作战的计划被搁置下来。但部队并没有停止渡海作战的训练,那时四十四军的很多战士是北方人,大家都是旱鸭子不会游泳,部队在海边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便是学习游泳。1951年12月,部队接到上级命令,所有人员全部北上。一声令下,部队立即开拔。军列到武汉后,战士们换上了棉袄棉裤,继续北上到达沈阳。在沈阳,部队等待了一天,上级命令下来了,由沈阳向南去抚顺、丹东。部队就驻扎在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

“我记得有一天下着小雪,下雪之后的第2天,部队接到命令,准备跨过鸭绿江。”陈国强回忆说,那时候的形势非常紧张,大部队要过鸭绿江,但美军飞机时时刻刻在头顶盘旋,很难找到突破口。最后部队摸清了美军侦察的规律,几十万大军赶在天亮前小跑着渡江。

在陈国强的记忆里,非常清晰地记得他是1952年1月进入朝鲜的。当时,丹东鸭绿江上有两座大桥,战争开始时,大桥北侧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把守,南侧由朝鲜人民军把守,朝鲜的高射炮就在附近架着,只要有敌机来袭,高射炮就立即射击。1951年2月,由于美军不断轰炸志愿军的后方交通线,鸭绿江靠朝鲜一侧的桥被炸断。待陈国强所在部队过江时,两座桥只剩下一座。

装上“眼睛”的高射炮

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是首批入朝参战的兵种之一。作战初期,志愿军的火炮大多是在解放战争中缴获的,不仅数量少,而且炮旧、型号多、射程近、威力小。在运动战阶段,由于没有高射火器掩护,受敌空中威胁很大。志愿军炮兵多在夜间开进,往往跟不上步兵,虽然也有打得好的战例,但大多数时候未能发挥出最大作用。“那时候,我们都是‘骡马炮兵’,用骡子和马驮着大炮走。”陈国强说,这样的行进方式目标大,行军速度慢,很容易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于是,他们到了海边把全部武装换掉,用汽车拉载各种火炮。在海边等待两三个月后,从苏联运来了一列车的武器弹药装备了几个师,部队便开始训练起来。

那时候,志愿军从苏联购进了很多火炮,需要从国内转运到朝鲜战场,但美军飞机对我方后勤补给线轰炸频繁。炮兵部队白天无法行军,只能用汽车拉着大炮在夜间行进。随着入朝大军人数的增多,白天行军不可避免,这该怎么办?当时,年轻的志愿军空军还不具备夜间作战能力,而高炮部队装备的又都是光学仪器,夜间看不到敌机,夜间反空袭能力弱,结果后方运输线上不少道路和桥梁屡遭美军夜间轰炸被破坏。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志愿军决定给高射炮装上“眼睛”,于是志愿军探照灯部队便应运而生了。

探照灯是利用强光束来照亮夜空让部队及时发现并瞄准飞机、空降兵等夜间空中目标,为歼击机、高射炮等防空武器创造有利条件。作为配合夜间作战的装备,它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广泛使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期,雷达装备的引入使探照灯有了“眼睛”,提高了发现目标的距离和跟踪空中目标的准确性。

“在山顶上架着探照灯,敌机飞过来,我们就用探照灯一直照着飞机,你飞到哪儿我们跟到哪儿。”陈国强说,他就是负责做这项工作的。1953年,志愿军探照灯部队摸索出了一套特殊的战术,他们在美军飞机低空飞行时突然照射,让敌人的飞行员短暂失明。如果这时候有高射炮对着美军飞机开火,美军飞行员在手忙脚乱之下必然会操作失误,进而让飞机坠毁。

志愿军探照灯部队参战后,多次协助志愿军空军和防空火力击落美军飞机。探照灯部队最彪悍的战绩是用探照灯直接“照落”敌机,低空飞行的敌机被探照灯的强光照射后,飞行员看不清前方而直接撞山坠毁。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使用的高射炮多为85毫米炮和37毫米炮,这两种炮的炮瞄雷达和指挥仪都还没有配备完全,所以夜战中探照灯就成为高射炮部队的好伙伴,成了高射炮的“眼睛”。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一家亲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的第三阶段战役,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重创南朝鲜军4个师,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之后,我军撤退至三八线附近继续训练,以防敌军反击。”陈国强回忆说,战争期间,他和战友们也抓获不少美军俘虏。

停战协议签订后,陈国强所在高炮部队继续留在朝鲜,保障朝鲜战后重建。在朝期间,陈国强和战友们会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建房子、修路等,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尽管朝鲜百姓自己的生活很艰苦,却总能以最大的热情和善意将自家的粮食分给志愿军战士。

1958年初,陈国强随大部队回国,临走前,他所在的部队将武器弹药都留给了朝鲜人民军,并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出发时,朝鲜群众敲着铜盆载歌载舞,传递着他们的喜悦和对友谊的真挚祝福。这些宝贵的时刻成为战士们心灵上的滋养,为他们带来了久违的欢乐和放松。

回国后,陈国强转业先到了辽宁一家农场,之后支援大西北来到兰州工作。如今,已经94岁的陈国强身体还硬朗,安享晚年的他仍对那些燃情岁月念念不忘。

人物资料

陈国强,1930年10月生,祖籍吉林省。1947年10月参军,1952年1月入朝。1986年从国营新兰仪表厂离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李庆 文/图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