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铭刻在陇原大地上的红色印记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3-12-14 09:35:07

原标题:铭刻在陇原大地上的红色印记

南梁革命纪念馆俯瞰图

两当兵变纪念馆

榜罗镇会议纪念馆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 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

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里是北伐战争时期北方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建地,是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地,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后方基地,是解放战争时期影响大西北解放进程的最后战略决战地。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陇原大地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遗迹,这些红色资源承载着丰厚的革命历史、生动的革命事迹、宝贵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为党的事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甘肃共产党人先后发动和领导了太白起义、两当起义、靖远起义等十多起武装起义。1928年起,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就进入甘肃陇东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建立南梁游击队、红军陕甘游击队,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成为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

甘肃是红军长征路经的重要省份,各路红军在甘肃征战历时长达两年半,活动范围涉及44个县区。中共中央在俄界、哈达铺和榜罗镇召开了重要会议。红军三大主力于1936年10月在会宁地区实现了意义深远的大会师。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后发动了泾川四坡村战斗、腊子口战役、西征战役、岷洮西固战役、成徽两康战役、山城堡战役等战役战斗。红军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浴血奋战,书写了人民军队战争史上惨烈而悲壮的一页,有数以万计的红军将士在甘肃这块土地上洒下热血。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甘肃作为大后方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党在兰州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成立了中共甘肃工委,领导了全省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全省建立起一批抗日救亡组织,各群众团体积极创办抗战刊物,演出抗战戏剧,展开抗日募捐活动,动员青年参军抗战,在甘肃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热潮。甘肃人民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战,以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付出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陇东分区是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参议会制度的形成,实现了精兵简政,体现了各阶级、各党派、各族各界民主联合的意志。在大生产运动中,陇东军民创造了骄人的成绩,做到了丰衣足食,并涌现出一大批劳动英雄和先进单位。陇东军民开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建设,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全面执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党组织领导甘肃人民和地方武装,开始了迎接解放的进程。在中共甘肃工委领导下,先后组建了5个地级工委和1个直属县工委,辖县工委16个,区工委30个,党支部1300余个。人民解放军在甘肃境内进行了陇东追击战、兰州战役、陇青战役、河西战役等重大军事行动,促使国民党部队举行了岷县、酒泉、武都等51起起义投诚,歼灭了国民党在西北赖以维护其反动政权的军事支柱,支持了解放大西南的战略行动,打破了国民党凭借西北负隅顽抗的最后幻想,对解放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1949年12月,甘肃全境解放,各级人民政权陆续建立,甘肃人民迎来了胜利。

为纪念这段峥嵘岁月,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先后建成70余处纪念馆,本期我们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0处,与大家一起探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两当兵变纪念馆

两当兵变纪念馆位于陇南市两当县广香东路。1932年4月2日零时,共产党人习仲勋、刘林圃、吕剑人、许天杰、李特生等组织国民党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300多名官兵,在两当县城发动兵变,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甘肃组织的较早的武装兵变。两当兵变纪念馆总占地面积42亩,主体展馆既有汉唐建筑风格,又有陇南地方建筑特点,主体一层,局部2层,楼高20.68米,展览面积4670.5平方米,设有3大展厅,分别是两当兵变事件展厅、红色革命传承展厅和习仲勋光辉一生展厅。

  南梁革命纪念馆

南梁革命纪念馆位于庆阳市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5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辖区达3万平方公里,人口90万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纪念这段革命历史,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1987年11月7日南梁革命纪念馆在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正式落成。纪念馆占地33.12亩,建筑面积2281平方米。整个建筑气势宏伟,肃穆庄严,前面是10多米高的两层仿古式城门楼,镶嵌着陈云同志亲笔题写的“南梁革命纪念馆”馆名。穿过四柱联牌坊门,是一座六角亭,亭内立有南梁革命历史简介碑。后面是高达34.117米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座东西两壁及背面刻着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等608位烈士的英名。纪念碑东侧是显示陕甘边军民英雄气概的白色群雕,西侧是清音楼,最后面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腊子口久里才村的各布寺。1935年9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腊子口地区,敌人重兵把守天险要道,企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红军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突破国民党军两道防线,占领天险腊子口,打通了红军进军甘肃的最后一道大门。2006年中共迭部县委县政府在腊子口战役遗址附近设立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展厅内布展了当年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的一些珍贵历史照片和文物,制作了红军长征过迭部时的全景沙盘。2007年迭部县委县政府在红军长征经过的腊子口乡久里才村的各布寺修建了新的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有4个展区,包括红军遗留在甘南的各类革命文物和电文资料,藏族群众帮助红军架栈道、开仓放粮、救助流落伤残病红军的资料图片,红军途经甘南路线图以及俄界会议、腊子口战役等相关资料、图片及油画艺术品、蜡像、实景模型、多媒体影片等。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陇南市宕昌县西北部哈达铺镇。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哈达铺,在这里休整数日,获得了有力的物资支持。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在当地的报纸中获悉陕甘红军的消息后,初步议定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甘革命根据地。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在哈达铺活动近两个月时间,进行休整、筹集粮饷、扩红建政、宣传抗日、组建游击队等工作,为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纪念这段光辉历史,宕昌县于1966年筹建哈达铺毛泽东长征纪念馆。2006年在哈达铺红军广场新建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纪念馆由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红二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哈达铺苏维埃政府、苏维埃哈达铺游击队司令部7处革命遗址构成。

  榜罗镇会议纪念馆

榜罗镇会议纪念馆位于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1935年9月26日夜,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红一方面军)到达定西市榜罗镇,27日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确定以陕甘苏区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28日凌晨,红军陕甘支队召开连以上干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军公开宣布: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为纪念榜罗镇会议的重大历史功绩,1978年甘肃省文化主管部门在此修建了革命文物陈列室,1979年,在原榜罗小学旧址修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纪念馆。2009年建成了620平方米的纪念馆展陈馆,布展内容由序厅和“榜罗镇会议最终确定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胜利会师”“星火燎原燃通渭”“红色基因代代传”四个单元组成,通过翔实的史料、图片、图表、实物,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展现形式,全面系统地再现了榜罗镇会议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陕甘支队、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过境通渭的波澜壮阔历史画卷。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位于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西关的会师园南侧。纪念馆是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而建。总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纪念馆以仿古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以会师塔为中心,以会师楼为参照,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半地下式框架结构,宽70米,寓意为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该馆2006年3月开工建设,8月底竣工,2006年10月18日正式开馆。纪念馆陈列着300多件珍贵的文物和400余幅图片、电文、图表,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长征历史的纪念馆,真实生动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英雄史诗。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位于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1935年10月3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党和红军领导人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静宁界石铺,宿营3天。1936年9月,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1师为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再次来到界石铺,驻防42天。10月8日至22日,红四方面军第4军10师和红二方面军第6军先后到达界石铺、会宁一带,顺利实现了大会师。新中国成立后,静宁县人民为了纪念红军,多次维修毛泽东在界石铺住过的院落。1996年,静宁县委、县政府将此院落正式设立为红军长征纪念馆,重新进行了修葺。2008年5月,静宁县启动实施了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改扩建工程,后更名为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纪念馆总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印象厅、主题雕塑、毛泽东旧居、红军楼、缅怀厅、追忆厅、俱进厅、毛泽东诗词长廊、红色记忆长廊,展示了静宁界石铺作为长征会师时中央战略部署中确定的会师中心“基点”的重要历史地位。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314号。1937年5月,为开展对外联络和营救红军西路军工作,在周恩来的指示下筹办了兰州红军办事处。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 办事处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从1937年5月至1943年11月的6年间,八办坚定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营救被俘、流落失散的红军西路军将士,接待我党的过往人员,输送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和为抗战前线接收、转运苏联援华物资,以及指导中共甘肃工委开展革命运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被周恩来亲切地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现拥有两处旧址,一处位于孝友街32号(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314号),占地面积1260平方米,里进三院;另一处位于南滩街54号(兰州市城关区甘南路700号),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东西两院。两处相距约220米,两处院落房屋均为仿古建筑,木质门窗,青砖房脊,是典型的兰州传统民居风格。现有“旧址原状陈列”“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与甘肃抗日救亡”展览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事迹展”展览。

  甘工委纪念馆

甘工委纪念馆位于兰州市广武门后街邓家花园内。甘工委全称中国共产党甘肃工作委员会,1937年10月2日在兰州成立,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领导甘肃国统区党的工作的重要机构。甘工委纪念馆展览共分四个单元,全面展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兰州为中心建立的国统区主要组织及其活动,以详实的文献、档案、图片、实物史料为载体,并借助绘画、雕塑、沙盘、电子触摸屏、声光电模拟、多媒体影像资料等手段,再现了党在甘肃国统区的光辉战斗历程。

  兰州战役纪念馆

兰州战役纪念馆坐落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山。1949年8月21日,彭德怀司令员以一野司令部名义发出进攻兰州的命令,第二兵团4个团和第十九兵团9个团同时向兰州古城岭、沈家岭、狗娃山、营盘岭各敌军阵地进攻,经过数日激战,于8月26日解放兰州。兰州战役是第一野战军于1949年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也是解放大西北中最为关键和激烈的一次决战。为纪念这次重要战役,兰州市委、市政府于1952年修建兰州战役纪念馆,纪念馆展馆面积1000平方米,由序厅、奏响西进序曲、实施千里追击、浴血南山之巅、聚歼青马主力、欢庆西北解放、结束语等七个部分构成。全面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在甘肃党组织的全力配合下,在解放区的大力支援下,果断发起兰州战役,解放兰州城的壮阔历史。

  历史的印记仍在,革命精神历久弥新。在甘肃这片红色土地上,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留下了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播撒了薪火相传的红色火种,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积淀了极其丰厚的红色资源。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空间维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独特优势,在全国红色资源宝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甘肃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是甘肃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本文由王瑞英整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