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壁画稿·局部)袁运生
收获歌(油画)袁运生
水乡的记忆(壁画稿)袁运生
1979年,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落成的巨幅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以精练的人物造型和富有史诗感的构图呈现了云南傣族泼水节的盛况。作品一经问世便引发社会热烈反响,也让人们记住了创作者的名字——袁运生。
1937年出生于江苏南通的袁运生,无疑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一颗耀眼的明星。从才华横溢的学生到蜚声国际的艺术家,从旅居海外到归国投身中国传统艺术研究,如果要梳理其一生的创作历程,“壁画梦”一定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这场做了60余年的梦,是从中央美术学院开始的。1958年,袁运生进入中央美院董希文工作室。在导师的影响下,他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无尽的宝藏,而壁画作为表现力丰富的综合性艺术,能够在与传统文化的对接过程中产生巨大能量与无限可能。因此,袁运生选择以壁画稿的形式完成自己最重要的毕业创作。
“毕业创作《水乡的记忆》可以算是我的第一张壁画稿。”1962年春天,袁运生来到苏州甪直镇,这里优美的水乡景致处处透溢着古老文化的韵味。他坐在岸边,在纸上随意勾画,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感,为创作收集素材,积蓄灵感。在钢笔线稿得到老师的认可后,袁运生以油画材料完成了这件壁画稿作品。画面中,略带夸张的人物塑造方式与看似并不严谨的场景透视,为热闹的水乡一景增添了生动鲜活的魅力。在色彩营造方面,画家巧妙地运用红、绿二色的对比与互补关系,并以不同的色彩饱和度拉开场景的远近距离,使画面既层次分明又和谐统一。作品完成后,袁运生在笔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悟:“这次创作对我最大的启发是什么呢?我想,因为我曾经不辞辛苦地画了两个多月的写生,充实了自己,因而换来作画的信心。不用模特儿,我感觉更自在,连写生也放到一边去,结果却比写生更接近我的感受。可能,这就是真诚的力量。”
面对机遇与挫折,袁运生始终真诚地追寻自己的艺术理想。“当接到首都机场壁画创作任务时,我想到的唯一题材便是‘泼水节’。在巨大墙壁上画一幅赞颂傣家人精神与情操的壁画,对我来说真是如梦一般美好的事。”作为袁运生的首次壁画实践,《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带给他的除了荣誉,还有对绘画更深层次的认知与体悟。在他看来,线条之于形象的意义,如同节奏之于舞蹈和音乐。人物的造型应当是装饰的、夸张的、抒情的,将现实物象删繁就简,保留基本特征,是为了在简约中求得艺术家个性的充分体现,“单纯化”是艺术走向抽象的重要一环。这一理念也直接影响了袁运生此后的创作之路。
纵观袁运生从1985年至今创作的壁画,如《夫子琴思》《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等,以及众多油画、水墨及综合材料作品,不难发现,他的艺术总是不拘泥于某一形式,有着不断重塑、不断开拓的顽强生命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艺术的综合将产生综合的艺术,我们的艺术触角,应当伸向过去,伸向世界,也伸向未来。”以线条和色块表现生命的张力,依然是画家创作的焦点。我们能在《人类寓言》《内观》《眼睛》等不同形式的作品中看到袁运生对于线条的独到运用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入理解。正如其在创作手记中所写:“艺术的抽象性,首先是线条的抽象性。这正是东方艺术的特征。人们在现实世界里只能感觉到线的存在,而找不到它的实体,当它上升到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时,艺术表现上的飞跃就是必然的了。”
年逾古稀,袁运生的创作却未曾故步自封、停滞不前。高3米、长18米的壁画《纵浪大化》完成于2011年,成为他至今创作过的尺幅最大的作品。画面中那些奔放、肆意的线条,在黑与白的墨色交织中呈现出生命的律动,让我们看到画家寻梦数十载后的艺术升华与豁达心境。
近日,袁运生在中央美术学院迎来了自己的回顾性个展,展览同样以“纵浪大化”为题。“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是袁运生人生态度的生动写照,他痴情于艺术,求索于艺术之海,从青春年少到耄耋之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不论命运沉浮,初心绝不动摇。
(本报记者 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