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2月16日电(记者张新新)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甘肃省金昌市因矿而兴,是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有中国“镍都”之称。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金昌也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瓶颈制约。近年来,为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金昌立足资源、区位、产业基础,一方面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抓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推进城市向“绿”转型。2022年金昌市GDP同比增长13.5%,达到522.5亿元,人均GDP已位居甘肃14个市州首位。
金昌以有色金属起家,当地有储藏量位居亚洲第一的硫化铜镍矿床,铂、钯、锇、铱、钌、铑等稀有贵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也是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位于金昌的金川集团,是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也是甘肃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
过去,金昌的有色金属产业存在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化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供应和消费两头在外的发展困境,产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如今,金昌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更多的“老大笨粗”产业向“高精尖特”发展,产业链、价值链也向中高端迈进。
在金川集团精密铜材有限公司生产线上,铜镍合金管通过空心锭挤压、淬火等新工艺,可生产出口径大、壁层厚的无缝铜镍合金管材,因其具有良好的耐海水冲刷腐蚀性和抗污性,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及海洋钻井平台。在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司,0.077毫米的纯镍带成为新能源电池极耳的高端材料,0.05毫米的高精镍带也被用于高端耳机的振膜、电池的极耳等多个领域。
2022年,金昌市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实现产值635亿元,同比增长54.9%;2023年1至11月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预计实现产值742亿元,同比增长24.9%。
在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金昌还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抢抓“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风光电、新能源装备、新能源电池等产业,提出打造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千亿级产业链。围绕镍钴锰酸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个方向、储能和动力两个应用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建设全国一流的电池材料供应及电池生产基地。
金昌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晓霞表示,作为“镍都”,金昌镍、铜、钴等制造新能源电池的原材料丰富,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就是要实现资源型城市向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转型,培优扶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金昌市出台了支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13条政策措施,设立10亿元甘肃镍都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新能源电池产业联盟,设立新能源电池产业研究院。金昌市被列为全省第二批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随着这些政策陆续落地,政策聚合效应正在金昌逐步释放。目前,电池材料本地化率已达到77%,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串点成线、扩链成网,产业集群初步成形。
2022年,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实现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45%。今年1至10月,实现产值200.35亿元,同比增长47.1%。
除了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有色金属新材料两个千亿元级产业链之外,金昌市还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等4个百亿元级产业链,形成全市“2+4”产业链支撑。今年1至9月,“2+4”现代化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007.41亿元,同比增长20.1%,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今年前三季度,金昌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甘肃全省前列。全市GDP达到414亿元,同比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1%。金昌市也荣获2023年前三季度甘肃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第一名,这已是金昌市已连续七个季度荣获这一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