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卓尼:绿水丰涟漪 青山多绣绮

来源/ 卓尼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时间/2023-12-21 16:05:03

当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追随着一弯清澈的洮河水,共同唤醒这座安静的小城——卓尼,关于这里的故事又将开启新的一页。

图片

远处葱葱的松林和静谧的雪山,近处清澈碧绿的河水,都在湛蓝到不含丝毫杂质的天空下,描摹着人间净土的四季画卷。一群野鸭悠闲地徜徉在洮河水中,三五成群,时而觅食,时而嬉戏,时而在水上滑翔……万物与青山同歌,生灵与碧水共舞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因为对生态环境持之以恒的保护和改善,卓尼这座汉藏走廊上的基因库、“中国西北角”的资源池焕发勃勃生机。

珍稀动物归来“安家”

  是卓尼生态之美最好的注脚

图片

在美丽的大峪沟碧湖畔,在险峻的九天石门旷野中,在水乡扎古录,在黑河沟,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纷纷“安家”,野鸭、白鹭等过境候鸟也来驻足休憩,与这里的人们和谐相处。

图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现身雪后初晴的完冒草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在卡车沟知知滩野生动物红外相机检测影像中“出镜”……梅花鹿、斑尾榛鸡、豹猫、秃鹫、藏雪鸡、赤狐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在卓尼的各个山川河谷频繁“留影”,显然已经在这里“偷偷”安家。

茫茫林海,流泉飞瀑,千百年来,万千生灵在这里孕育繁衍、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卓尼人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信仰深刻践行,让这个“甘肃省主要天然林区和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成为野生动物生存繁衍的“天堂”。

全县91个单位1.1万名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完成义务植树31.46万株、工程造林36万株;总投资1.2亿元的2021和2022年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3000万元的洮河干流水环境综合治理、2291万元的九甸峡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与污染防治、1555万元的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保护和修复、1500万元的农牧村护村护田河堤等项目全面完成;总投资5162万元的2022年水环境综合治理、3867万元的洮河干流卡子至白地段防护治理、3836万元的城区周边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3327万元的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卓尼儿女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漫长道路上踏下坚实的足迹。如今的卓尼,空气优良天数达98.7%,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优良比率达100%。

绿色产业富民兴农

  是卓尼生态之美最实的硕果

图片

三角石下,一群“亮眼”的白牦牛在碧绿的草原上吃着牧草,时而会跑到山河边喝一口清澈的泉水,看起来对这个新环境十分满意。2022年,天祝“白牦牛”安家卓尼,让卓尼牦牛品种改良走上了新的日程。

图片

卓尼草原总面积近500万亩,县境北部、西部天然草场相对集中连片,河谷地带林草相间,使得卓尼全县存栏的10.8万头牦牛拥有了繁育、育肥和杂交利用的天然条件。随着甘南州出台牦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卓尼也开启了借助牦牛这个草原的精灵讲好高质量发展故事的谋篇与布局。2023年,卓尼县又从大通、肃北、阿万仓引进良种牦牛,投放到全县11个养殖基地进行品种改良,进一步繁育壮大牦牛种群。

阿子滩镇板藏村上板藏组的养殖户杨扎高通过贴息贷款养殖牦牛、洮藏羊挣了钱,在县城买了三居室的大套楼房,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是卓尼这片肥沃的土壤给了他勤劳致富的希望。

图片

今年,卓尼洮藏黑山羊和洮羊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委员会现场审核,报请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卓尼县荣获“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这张国家级生态文明“金名片”背后,是卓尼儿女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高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的信念和决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山明水净、生灵汇聚的生态卓尼;“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是人民安居、农村富裕的幸福卓尼。

  (梁红芳)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