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2月28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12月27日,兰州市医疗保障局召开2023年度新闻发布会,对推进医保领域重点改革、调整医保待遇政策、优化医保服务措施等情况进行通报。通报说,2023年市医保局不断深化医疗改革,着重从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门诊费用报销、创新信用监管等方面开展改革探索,从制度体系层面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恶性肿瘤放化疗门诊支付改革试点
为全面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我市医院医保结算方式从总额付费向疾病分组付费转变,基本完成按病种付费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实际付费机构达到100家,医疗机构覆盖率达81.30%,付费病种覆盖率达88.30%,医保基金覆盖率达78.24%,有效促进医院发展的同时大幅提升医保基金的使用效能。同步推广实施全省范围最大、项目最全、程序最规范的日间手术及诊疗项目,让群众就医选择更多,有效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降低参保群众医疗成本。在探索试点方面,在省肿瘤医院启动实施恶性肿瘤放化疗门诊治疗医保支付改革试点,将恶性肿瘤放化疗门诊治疗纳入报销范围,这将极大地方便适宜患者在门诊接受治疗,切实减轻肿瘤患者费用负担。
新增调整规范医疗服务项目187项
持续深化医药服务价格改革,按照国家、省医保局具体工作安排,新增、调整、规范医疗服务项目187项,并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落地,较好地体现医疗服务价值,促进医疗行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药耗集采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国家、省医保局药耗集采任务,全年参加19批次、539种药品和22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集采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省内率先开展市际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品费用379.86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群众用药贵的问题。
职工门诊共济制度医保统筹基金报销4.94亿元
为更好解决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门诊保障问题,进一步健全基本医保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职工医保制度,根据国家和省上的统一安排,自2023年1月1日起兰州市实行职工门诊共济制度。在不增加单位、个人缴费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医保基金内部结构实现门诊就医可报销,增加了基金统筹共济能力,整体提高参保人员门诊待遇,推动职工医保门诊保障由个人积累式的保障模式转向社会互助共济保障模式,避免患病的参保人面对门诊费用负担只靠个人账户“不够用”的窘境,减轻群众特别是退休人员的门诊医药费用负担。截至12月6日,全市共报销职工普通门诊657.583万人,医保统筹基金报销4.94亿元,个人账户支出7.97亿元,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明显提升,医保公平普惠特性进一步体现。
此外,我市调整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将临时省外就医个人先行自付由30%降到20%、转诊就医由10%降到5%、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有效期内回兰由10%到不降低,切实提高群众跨省异地就医保障待遇。
“医保贷”实际贷款近4亿元
市医保局率先推动医保信用管理,建立健全医保信用评价体系,医保信用评价已覆盖全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形成良好的评信、用信行业氛围。积极推动信易+金融合作,针对定点机构的“医保贷”金融产品有力促进医药行业发展,产品推出一年来已累计授信近10亿元,实际贷款近4亿元,让诚信经营创造生产力。深度参与并主导合作银行、意向医疗机构开展分析研究,高效整合金融、医疗机构、医保数据资源,结合医保个人信用评价结果应用,探索“医保惠民信用就医”兰州模式,将打造市域“先诊疗、后付费”新型就医结算模式作为医保改革惠民利民的攻坚方向并不断努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