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1-02 10:43:04

王建兵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我们要真抓实干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树立大食物观,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大食物观在强调主粮消费和数量安全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居民食物的多样化和健康属性,提倡食物资源的多样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突破耕地资源的限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拓宽农产品进口新渠道,推进进口品种多元化和季节多样化。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要坚决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要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积极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简化识别程序,确保及时发现。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精准施策,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等苗头性问题,及早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要把促进脱贫人口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任务,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确保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总体稳定。推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继续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驻村帮扶、“万企兴万村”等帮扶机制,拓展帮扶领域,完善社会帮扶大格局,汇聚起强大合力。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推广服务主体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完善社会资金向农业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农民创业创新融资支持制度、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激励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经济效益。继续大力加强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化和效能化水平。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力度,大力开展种业领域的重大技术攻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确保中国碗装中国粮。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加快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聚焦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民增收等短板弱项集中攻坚突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密切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群众思想状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互联网+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建设平安乡村。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之一,要通过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比较高,是农民增收的较大来源,要大力发展县域产业,强化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就业技能,丰富就业途径,稳定工资水平。

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优化县城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加大财政、产业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不同类型县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通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吸纳更多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县城,提升生活品质和便利化程度,逐步缩小城乡生产生活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社区建设,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打造“30分钟社区生活圈”。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加强中心镇建设,着力提高保障承载能力,引导人口、资源和要素向中心镇集聚,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培育打造一批县域副中心。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接续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动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