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下,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交通运输保障组火速组建抢险救援力量赶赴灾区,第一时间抢通全部受损公路,确保了抗震救灾“生命通道”畅通。随后,立即启动“零点行动”,利用夜间时段全力错峰施工、交替作业,争分夺秒对灾区农村公路全面进行排危拓宽,为活动板房搭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全面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省交通运输部门随之又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月3日,记者走进设立在临夏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现场办公室,采访了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
三地九县部分公路不同程度受损
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对灾后恢复重建有序开展意义重大,因此,必须优先加快推进公路灾后重建工作。
恢复重建,核灾定损是前提。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树峰告诉记者,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省交通运输保障组在火速组织应急抢险队伍进行道路抢险救援的同时,组织包括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相关专业设计院的专家组成近300人的核灾定损团队,赴地震灾区一线分组实地踏勘,提早展开了交通基础设施核灾定损工作,实现了边抢通、边核灾,边核灾、边定损。
“通过采取同步推进、并行作业、交叉审核措施,核灾定损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核灾定损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李树峰说。
此次地震对部分公路路基、路面、边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专家团队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等分类,详细进行了调查,形成了17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核灾定损资料。
打开一本资料,记者看到,每一处灾损点都详细说明了毁损情况,并配了3张现场图片,标注了坐标。
李树峰介绍,经全面核查,受此次地震影响,地震波及地区有4条高速公路、11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565条农村公路共约1600多公里公路不同程度受损,涉及临夏州等3个市州的9个县。
相关交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加速编制
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要有相关规划作为指导。省交通运输保障组在开展核灾定损的同时,提前谋划,于2023年12月23日组织专家开始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
“早一天完成规划编制,就能早一天开展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李树峰介绍,目前共有百名专家参与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当中,每天加班加点,全力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据介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确定了“聚焦积石山、突出‘8度区’、兼顾影响区”的原则,以“逐步完善灾区公路网布局,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为总体目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大纲已于2023年12月31日编制完成,预计今年1月10日完成恢复重建项目清单,本月底可完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为了让规划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参与编制规划的专家团队深入现场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受灾群众、基层干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大类项目建设时间表初步确定
记者了解到,甘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将分为修复类、提升类、优化类三大类分类分步实施。
修复类项目是,修复完善既有公路和设施,为全面巩固原有建设成果而实施的项目。提升类项目是,立足灾区发展需要,为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实施的项目。优化类项目是,充分考虑灾区经济恢复与长远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新三通”政策,统筹安排的支撑灾区高质量恢复重建与发展振兴的项目。
为确保这些项目有力有序推进,省交通运输厅于2023年12月29日成立了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协调指导小组,并在省交通运输保障组核灾定损专责组的基础上,组建了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现场办公室。
“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利用开春前的这一段时间,在开展项目工可编制、报批的同时,同步开展实施方案编制、建设用地手续办理等项目前期工作,做足提前量,做到开春即开工、开工不停工,全力加快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现场办公室主任祁伟说。(记者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