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秦腔耿家脸谱
甘肃秦腔分为多个流派,流行于陇东的为东路,流行于陇南的为南路,而兰州地区流行的则为中路,主要流行在以兰州为中心,西至河西走廊,南至岷县、临夏,东至定西,北至靖远这样一个范围内。注重功架是甘肃中路秦腔的特点,秦腔艺人们创造出了三杆子、三斧子等独具地域特色的表演方式。
清末民国是个巨变的时代。秦腔也在改良和传统相碰撞中发展,中路流派的一批艺人,在学习陕西秦腔的同时,也大力推进秦腔的生意兴隆推陈出新。这些人中,岳钟华就是其中的主力。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陈岚讲述的一代秦腔大师传奇。
周仁回府 108个袖头,独树一帜
周仁双袖极速地卷起,哗的一声散开,右面水袖打在左靴底,左面水袖则打在了妻子的裙边。周仁妻子:“这效尤?哎,你倒去吧?”周仁回应:“在!”就在这时,一声云板,将周仁无奈、假装、忘恩负义的情绪完美地表达了出来。这就是岳钟华的戏《周仁回府》。岳钟华演周仁时,创造了108个水袖动作,这成了他的招牌。其实,这戏也是他跟别人学来的。
岳钟华祖籍陕西,1898年出生,他父亲是清末兰州戏班福庆班的名角岳麻子。不过,岳钟华并没有跟随他父亲学戏。他年幼时跟随李夺山入门,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本功,腰腿功非常好。岳钟华后来专攻小生。戏剧角色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种,然后又有细分。生角有贫生、铁生、武生等等。在李夺山的教导下,岳钟华继承了甘肃秦腔中路派的演技,基本功非常扎实,在《牛脾山》一戏中,他演子都,能从两张叠放的桌子上,翻个跟头下来,稳稳当当地站住,寸步不移。可惜,他演的很多拿手戏,现在都失传了,如《辕门进酒》《木月剑》《借赵云》等。
岳钟华登台的时代,正是清末民国初期,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他看了陕西秦腔名角王德孝演出的《忠义侠》后,在王德孝的指点下,学会了这部戏。此剧目后来被人们改编为《周仁回府》。岳钟华将戏学到手后,融入了兰州秦腔的演出技艺。陕西秦腔界有“活周仁”之称的陕西女小生黄金华,上世纪40年代末来兰州演出,看了岳钟华的《周仁回府》后大为赞叹,并向他学会了周仁的水袖技艺。在多方融合中,岳钟华逐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演出特点。
黄鹤楼开场 周瑜晕倒了,这咋办?
岳钟华还有一个绝技——救场的绝技。俗话说,戏台如战场,救场如救火。救场完全看演员的基本功。
一天,戏班上演《黄鹤楼》。这是场三国戏,演刘备过江的内容。眼看着要开场了,演员们都装扮好了,就在这时,有人忽然晕倒了。立刻,戏班炸了锅。晕倒的不是别人,是周瑜,这咋办?观众在台下翘首企盼,可周瑜上不了场,即便找人顶替,上妆也要一阵子,没有办法,只能先让鲁肃上场,稳住观众,为后台换人争取时间。于是,扮演鲁肃的岳钟华就上场了。
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没这段词啊!上台了总要唱,唱啥呢?只能现编。于是,岳钟华在台上,现编现唱,大段唱腔。这下可把观众镇住了,成为街头巷尾的佳话。岳钟华和那个时代秦腔艺人有个最大的不同,他不仅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且极其善于学习。从编词救场的事来看,他的文化修养是很高的。无疑,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兰州秦腔的变革中,他承担了主力军的作用。
岳钟华还与文汉臣、耿忠义等联络了一批名角,邀请陕西名家,共同组织了文化社。文化社成立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因租用定西城隍庙的戏箱,定西的城隍是文天祥,故而文字打头,取名文化社,在兰州双城门外活动,并首创夜场演出。
岳钟华在文化社的成立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文化社一直延续到了1949年后,在这承前启后的时代,他们为保存甘肃本土戏剧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兰州秦腔脸谱 在他的抢救下得以保存
岳钟华对甘肃秦腔还有一个重大贡献,那就是保存兰州秦腔脸谱。
甘肃秦腔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开始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衰落。一大批秦腔艺人用他们的毕生心血,创造了这一文化奇葩。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兰州秦腔脸谱,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艺术珍品。
兰州秦腔脸谱和陕西秦腔脸谱在造型、着色、勾画技法上有非常大的区别,是以宋元杂剧中勾画眉眼的特点逐步发展起来的,最终形成了多种脸型的脸谱。即便在全国三百余种戏曲中也是独树一帜的。过去,兰州街市上有个习俗,居民和商户们喜欢悬挂兰州秦腔脸谱,并把它作为辟邪、招财的象征。
民国时期,秦腔大师耿忠义根据自己面部瘦长,额头宽平,颧骨突出的特点,巧妙构图,创造出了耿家脸谱。
1954年,就是岳钟华去世的前一年,他受甘肃省文化局委托,画了208幅兰州秦腔脸谱。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几乎是义务劳动,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工作。他不仅依靠自己记忆,更是走访民间艺人。
画《封神榜》系列脸谱时,其中有段戏《黄草山》,有北海四魔这四个角色的脸谱,究竟是啥样子?这时,这部戏已经好长时间不演了,几乎说不清。为了画得准确,他多方打听,得知武威有个净角演员拓下脸谱。这脸谱怎么拓呢?原来,在照相技术没有进入中国之前,演员们要保存自己的脸谱,咋办?演完戏后,找一张麻纸从自己的脸上拓下来,这是失传的技术了。于是,岳钟华就跑了一趟武威,找到那位演员,将他保存的脸谱临摹了下来。前前后后忙碌了大半年,总算将兰州秦腔脸谱描绘了出来。
今天看来,这208幅脸谱,无疑是甘肃文化的珍品。20世纪80年代初,《陇苗》杂志发表了200多幅,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如今,人们看到的各种兰州秦腔脸谱都是从《陇苗》上来的。
这些脸谱告诉人们,兰州秦腔舞台上曾演过从殷商时代到明末清初各个时期历史事件的秦腔。
在一个巨变时代,作为秦腔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是当之无愧的甘肃秦腔大师,也是一位被人们忘记的大师,如今他已去世六十多年了,谨以此文纪念这位秦腔大师。
□陈 岚 王文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