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守护十万分之一的缘分
兰州市一周完成2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 甘肃首例00后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陌生人的生命续航
1月12日,水高鹏在兰大二院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甘肃省首例00后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水高鹏获得的荣誉证书
也许一生没有交集,但缘分已经注定。当在中华骨髓库遇到十万分之一的缘分,你会如何选择?
1月12日,西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水高鹏在兰大二院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甘肃省第58例,中华骨髓库第16757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也是2024年伊始,兰州市红十字会在一周内配型成功的第2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挽救了千里之外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出生于2000年的水高鹏也成为甘肃省首例00后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月13日,水高鹏办理了出院手续,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市两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陌生人的生命续航
兰大二院血液科一病区48床,这是一间看似普通的病房,却承载着重症血液病患者的希望。继1月8日省中医院大夫丁伟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2024年兰州市首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后,1月12日,西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2023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水高鹏在兰大二院的同一间病房里,经过6个小时的采集,顺利提取出19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甘肃省第58例,中华骨髓库第16757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不管是医务工作者丁伟,还是大学生水高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他们用大爱创造生命接力的奇迹,唱响生命的赞歌,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兰州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孔令利说,新年伊始,这两位捐献者为陌生人的生命续航,彰显了兰州这座城市向上向善的力量。近年来,兰州市红十字会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关爱人民健康,护佑百姓生命,积极开展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活动。截至目前,我市共有4300余名志愿者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西北师大已有8名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水高鹏出生于2000年,是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大学期间多次参与学校志愿服务,累计献血3200毫升,用青年志愿者“奉献社会、勇于承担”的责任与胸怀,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大爱和担当。
当天,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冯连宝,西北师大党委副书记刘玉泉专程来到兰大二院看望慰问水高鹏,为他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和甘肃省红十字会“博爱金奖”,并送上鲜花、果篮、慰问金等,对他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挽救生命的崇高精神表示敬意。
病房里,薛抒燕和另外三名同学作为志愿者承担起照顾水高鹏的责任。作为师出同门的同学,薛抒燕和水高鹏一起学习,一起参加研究生会,她眼中的水高鹏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努力、有责任心、爱帮助人,同学和老师有事情都喜欢找他帮忙。“我们从老师口中得知他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后,大家都很受触动,很多同学自愿报名来医院照顾他。”薛抒燕说,之前从媒体上看到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新闻,但水高鹏是她身边的第一个捐献者,“没想到自己身边就有英雄,很让人敬佩,也很受鼓舞。我今后也会积极参加爱心献血等志愿活动,为社会尽绵薄之力。”
除了水高鹏,西北师大还有很多学子加入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动中。早在2002年,西北师大阳光服务社就发起建立了“中国西部第一个大学生干细胞无偿捐献库”,全校共8300余名学生志愿者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张占飞、许纪林、赵建平、刘亚文、徐静、刘智杰、魏世超、水高鹏等8名学生先后捐献造血干细胞。
“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范教育更要把仁爱之心作为师道传承的重要内容,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西北师大党委书记贾宁说,西北师大是人民教师的摇篮,已将仁爱之心根植于师生心田,师大师生用实际行动奉献爱心、服务他人、回报社会,在陇原大地浸润爱心、传递爱心、激荡爱心,谱写了“爱心师大”的感人旋律,也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好老师,用教育家精神熔铸师范教育底色。
专家带您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与血液病患者实际匹配率只有六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因为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所以每一位捐献者都让人非常敬佩。”兰大二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曾鹏云说,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无损捐献者的个人健康,却能挽救重症血液病患者生命,是一种安全、科学的方法。但由于社会认知度不高,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整体数量偏少。
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官方微信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华骨髓库库容总计3402811人份,捐献造血干细胞总计16708例(含境外374例),累计患者申请查询人数119962人。
兰州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年龄在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的人士志愿捐献干细胞,可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心血站或者红十字会联系,在当地献血点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采集约8毫升血样,即可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志愿捐献者的血样经HLA分型检验,相关信息及志愿捐献者基本资料会被录入到中华骨髓库数据库中,等待患者查询。兰州市红十字会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携手传递这份无私的爱与勇气,共同创造生命的奇迹。
记者手记
对于受捐者来说这是一次重生
经过兰大二院血液科一天的观察,水高鹏一切检查正常,1月13日办理了出院手续。他的朋友圈还是1月8日转发的怀念周恩来总理的文章。记者问,不在朋友圈记录一下自己的善举吗?他说:“捐献造血干细胞跟献血差不多,不值得宣传,只要能帮助别人就好。”
水高鹏给记者看了由红十字会转交的受捐者写给捐献者的感谢信,“您的善举不仅给我带来了新的生命,更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爱的力量。”受捐者在这封感谢信中,详细描述了他的经历以及捐献对于他生活的意义。受捐者说,得知患有白血病时,他感到绝望和无助,那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茫茫人海,找到与我全合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向中华骨髓库提交申请后,我便陷入焦急的等待中,祈祷有奇迹发生。而您就是奇迹!我们不知道您的姓名,只知道您是来自甘肃兰州的一名学生。当您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进舱治疗。因为有您的捐献,我相信2024年会是我重生的一年……”
透过这封信不难看出,虽然捐献者水高鹏说得云淡风轻,但对于受捐者来说,这是一次重生。茫茫人海,因为这十万分之一的缘分,两个也许一生没有交集的陌生人成为命运共同体。水高鹏的一次捐献,成就了受捐者的重生。谁还能说,这样的大爱不值得宣传?用感谢信的结尾来结束这篇稿件,祝水高鹏同学前程似锦,万事胜意。(记者 刘蔚霞 谭安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