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瓜州 “生态立县”见成效 科学治沙播新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马国顺
瓜州县是我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县境内干旱少雨,植被稀少,荒漠化面积2482.9万亩,其中沙化面积占多数,在全县长达250公里的风沙线上,有大小42个风沙口,被誉为“亚洲风库”。上世纪90年代以前,瓜州县大风天气基本都在140天左右,8级以上大风年平均71天,风沙吞噬绿洲,一度严重危害全县工农业生产。
苦于风沙的瓜州人,始终没有放弃战风斗沙的信念和决心。这些年,该县确立了“生态立县”和“把森林引进瓜州”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科学防风治沙技术,昔日风沙口,如今防护林网纵横交错,封滩育林育草,植被覆盖率由8%提升到40%以上。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瓜州,倾听了关于治沙的故事。
一
冬日的瓜州北桥子长沙岭风沙口,太阳看起来很晃眼,可在大风中依然很难感受到暖意。这样的风,这样的天气状况似乎正在酝酿一场沙尘。经验丰富的瓜州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唐颖荃有点着急,要抓紧准备应对……
以往,每次风沙过后,人们都会清理沙土,然而没过多久,或许一场沙尘暴又将刚刚清理过的地方铺上沙土,积沙毁坏庄稼不说,甚至有人在沙尘暴中丢失了牛羊、损失了农具。
富延选是北乔子村多年的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清理沙土,补种庄稼几乎是他多年前春冬季节的日常工作。瓜州人对风沙的记忆既深刻又沉痛。
常年肆虐的风沙影响深深刺痛了当地人的心。保护生态,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成了大家的共识。“人人种树,人人护绿,现在是瓜州人的‘脸谱’。”富延选说。
然而防风治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一场大风过后,护林员辛苦布设用来压沙的草方格、防沙网总会被吹得七零八落,甚至被流沙掩埋。为了遏制流沙的不断侵袭,通过不断摸索尝试,护林员们就地取材,把红柳枝条扎入沙下1米多深的位置,每隔10米扎一排,借助这种简单的直立沙障,有效缓解了沙丘移动。
唐颖荃望着不远处湿地上停留的天鹅自豪地说,瓜州人近些年累计人工造林25.5万亩,2023年全县年均8级大风日数为42天,生态改善了,全县森林面积达到181万亩,很多候鸟都在这安家了。风沙治理见成效,现在种草放牧一年的收益是过去的6倍。
二
瓜州锁阳城管护站的张昱手机里存放了很多历史照片。他所驻守的长沙岭沙丘过去每年向西移动好几米,从1982年起,他们琢磨在流沙区域设置高立式罗布柴草沙障23.4万亩,在丘间地栽植红柳、梭梭等沙生植物,围栏封护天然草灌植被,分区间设置沙障。
同时采取挖沙换土、挖碱换土的方式,栽植沙枣、红柳2300亩,这些工作做下来,草生植被逐步恢复,固沙成效明显。一排排胡杨林挺立在沙区,成了一道道风景,也直观地展示着瓜州人治沙的成果。
锁阳城的吴德俊家里养着20多只羊,在黄沙遍地的地方寻找饲草都是大问题。现在由于治理风沙,瓜州风调雨顺的年景多了,饲草问题也得以缓解,他的羊群迅速繁衍到了300多只,搞经济的信心更足了。
“以后我还想结合瓜州的自然景观,利用家里富余的房屋,做一些旅游项目,发展民宿。”吴德俊对未来充满期待。
三
治理风沙,改善的不仅仅是沙漠的生态系统。
布隆吉乡的副乡长蒋小平,指着田间一块块防护林说,这些新疆杨成树快,根系深入地下,可有效抵挡风沙入侵,也不会和庄稼争抢养分,以种玉米为例,这些年地里的庄稼比以前能增产300多斤。
开心的同时,他还有隐忧,防护林的树受生长周期影响,很多地方都得提前做好换种补种工作。水耗问题,资金问题,成效问题,一大堆的账需要他们好好算。当地政府除了要做好引导工作,还要垫补资金,植树后的管护工作需要不少费用。不过考虑到长远生态效益,他们都很愿意筹措资金解决这些问题。
石岗墩风沙口位于瓜州县城东6.5公里处,总面积6.6万亩,戈壁、干裸河床、沙地、裸土和盐碱地占风沙口总面积80%以上。唐颖荃介绍说,瓜州县委、县政府近些年坚持生态治理与沙产业开发并举,生态造林和产业培育并重,坚持不懈开展植树造林和沙化土地治理开发,已经达到了渠、路、林、田配套建设,乔、灌、草合理搭配的治理格局,构建起了环县城生态屏障。每年春冬季节植树,群众都会自发参加造林护林活动。
瓜州草原工作站站长何冬梅这个冬天收获的喜悦来自人工草地试验成功。在草原植被恢复项目现场,何冬梅比画着两块草地的差距,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草原平均高度提高了8厘米,平均地上生物量提高到24%。“等到摸索出经验,再逐步推进实施,瓜州的草原会越来越好。”何冬梅憧憬未来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