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村庄美 产业旺 百姓富——永靖县刘家峡镇城北新村建设和美乡村见闻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1-17 01:03:16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剑南 王朝霞 于晓明 王虎

冬日,来到永靖县刘家峡镇城北新村,四通八达的水泥道路宽敞干净,整齐划一的崭新楼房白墙彩瓦,工厂车间里工人们有序生产,田间地头农户们在拉枝修剪……和美乡村的景象映入眼帘。

走进农户吴凡寿家里,整洁干净的房屋里暖烘烘的,沙发背后的暖气片摸上去挺热乎。“我们农民现在也用上了天然气,再也不像以前烧煤做饭取暖,烟气大、灰尘多。如今用天然气烧水做饭取暖,既干净、又卫生,方便快捷,特别实惠。”吴凡寿的老伴乐呵呵地介绍。

便捷的清洁能源服务,不断绘就着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吴凡寿一家人的生活现状,正是永靖县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2015年,永靖县依托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项目和易地搬迁项目,对城北新区原址的荒山挖山填谷、削山造地,进行开工建设。2018年全面建成永靖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永靖县东西山区12个乡镇35个村的1208户5010人搬迁安置在此。

搬得进,更要住得好,村容村貌如何升级?

永靖县刘家峡镇党委书记陈克鹏介绍,围绕新村新貌,城北新村高标准实施了一批民生配套工程。硬化道路全面覆盖,给排水管线畅通无阻,电力网络安全稳定,卫生厕所全面普及,公益设施共管共享,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医疗卫生满足需求,社会保障应保尽保,绿化空地全部美化,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互联宽带接通入户,家家有淋浴洗澡、户户通上天然气……“居住在核心区的村民实现了‘15分钟生活圈’。”陈克鹏说。

“娃儿现在上幼儿园出门走几步路就到了。”城北新村村民吴发忠告诉记者,“孩子即将上的小学离家也很近,听说城北小学还利用大课间的时间教学生腰鼓表演呢。”

“各村组通上了公交车,方便多了。”城北新村村民崇玉堂坐着公交车来村委会办事,他说,之前走过来要大半个小时,现在10分钟就到了。如今,每小时就有一班公交车,往返于城北新村8个村组和永靖县城之间。崇玉堂说:“在城里的孩子回到家乡,说村里的生活一点不比城市差。”

美在乡村,富在产业。“建新家”的同时,城北新村还帮助村民“立新业”。

在城北新村黄芪加工工厂,机器轰鸣声不断,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加工、分拣、打包、搬运黄芪饮片;在宽敞明亮的服饰车间,百余台缝纫机整齐摆放,工人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在林果经济产业园区,临夏州的林果专家正围绕林果业提质增效、冬季管护等内容,以现场讲课和示范的方式对城北新村林果管护员、种植户开展培训。果农们看着学着做着,在与专家研讨交流中,掌握科学的生产种植经验和技术……

桃园内,现年65岁的村民吴凡寿正忙个不停。“没想到搬到这里来,种了一辈子地的我也可以成为产业工人。”提及在产业园做工,正在翻地的吴凡寿脸上洋溢着喜悦。浇水、施肥、修枝……一年里他有近10个月的时间要到桃园打工,再加上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年收入保守估计在七八万元。“比以前在山里生活过得美得多。”

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崔海洋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城北新村大力培育经济林、中药材、针织加工车间、黄芪加工车间等八大产业,建成了城北新村党建富民强村产业园,小田变大田,将全村土地集约规模化种植,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地”,由“党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保底分红+劳务收入+收益分红”的运营思路统一经营,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一系列举措托起了村民们的就业致富梦。

“去年我们领上了合作社的分红,还发了600元的蜜桃。”吴发忠说。

三年来,城北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搬迁前的7540元增长到现在的15088元。

如今,城北新村的变化喜人,区域功能基本明晰,百姓安居乐业。走进城北新村村史馆,墙面上的历史照片记录着城北新村的变迁,村史馆内的“老物件”乡愁气息浓厚。通过一个个物件,每位到访者都可感受到城北新村今昔变化。

  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这里绘就……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