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经久不衰的武山旋鼓舞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郭永强 时间/2024-01-18 15:14:5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武山旋鼓舞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一古朴而粗犷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在武山土地上经久不衰,加之不断的创造与革新,成为武山地域文化中的瑰丽奇葩,光鲜照人。

武山旋鼓舞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一古朴而粗犷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在武山土地上经久不衰,加之不断的创造与革新,成为武山地域文化中的瑰丽奇葩,光鲜照人。

武山旋鼓舞(资料图)

武山旋鼓舞又称“羊皮鼓舞”或“扇鼓舞”,是流传于天水武山一带的地方民间舞蹈。表演道具羊皮鼓其形似扇非扇,如芭蕉叶面,半圆形外圈用铁铸成,上面蒙着去毛的羊皮,鼓面直径一般为30厘米,槌柄缀着9枚看似古币的铁环,俗称“九连环”,鼓槌由藤条或羊(牛)皮编织而成。

武山地处西秦岭北坡,古时是野兽经常出没的林莽之地。据考证,最早羊皮鼓为当地放羊娃所制。在狼群出没时,放羊娃敲打羊皮鼓,震耳的鼓声吓退狼群,以保羊群。又相传小狼崽一般在每年端午前后出生了,出生的狼崽要得天花,放羊娃们就在狼崽出天花的时候,在各个山头打起羊皮鼓,用粗犷而震耳欲聋的鼓声恐吓狼崽。所以,每年到农历四月初一,放羊娃的羊皮鼓就在各个山头“嘭嘭嚓——嘭嘭嚓——”响起,到了端午节形成聚集性旋鼓的盛大场面。

武山各地都有固定的庙会,时间一般是在春耕结束夏收未到的闲月里,有些庙会活动唱大戏、灯戏,有些庙会活动以旋鼓为主。这时的旋鼓以娱乐为主,寄托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有些庙会是在颗粒归仓后的秋天举办,人们用旋鼓来庆祝庄稼丰收。所以,武山旋鼓与传统农业的农事活动息息相关,鼓声“嘭嘭”,坠环“嚓嚓”,舞动起来,酣畅淋漓。

旋鼓也有好多种套路,各个套路的击鼓声点、节拍和步伐各不相同。时而鼓锣交替各敲两点,迈步前进,中间队列组成球状,外边单列侧身横跃,交叉变换队形,这便是“狮子滚绣球”;时而三列纵队跳跃上前,中队旋成球,两侧队如龙翻腾,鼓击5响,9页环2响,此叫“二龙戏珠”;时而鼓击7响,队列呈“S”形旋鼓,此叫“烟雾缠山”。鼓声从1响直至11响,步伐队列变幻出奇,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套路和名称。还有“十字填梅花”“八门套九星”“齐王乱点兵”“白马分鬃”“太子游四门”“蛇蜕皮”“九连环”等。每变换一个套路,都由领队的“鼓头”用鼓声点示。随着套路的变化,步伐也随之变化,有时纵跳,有时横跨,有时左右踮步,有时坐马式狂奔,剽悍莽撞,粗犷勇猛。

武山旋鼓舞经过代代言传身教流传了下来。父辈们手把手教下一代如何迈步,如何敲打鼓面,如何跟着节拍摇动铁环。为了便于小孩参与,又按比例缩小了扇面,创作出了小孩子能拿得动的旋鼓。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从最初只有男性参与的祭祀活动走向了全民健身娱乐活动。随着女子旋鼓队的加入,旋鼓逐渐地在粗犷豪放中糅进了舞蹈成分,红妆英姿,豪情俊美。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村村耍社火,旋鼓舞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武山县每年也举行旋鼓舞比赛,各个旋鼓舞队伍同台表演,在比赛中相互交流。武山旋鼓舞也屡屡在中国艺术节、全国锣鼓大赛、伏羲文化节等大型艺术节会中亮相,产生了广泛影响。

2023年11月,甘肃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天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天水市武山旋鼓舞保护传承条例》进行了审查,并予以批准,由天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对于进一步保护传承好武山旋鼓舞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旋鼓舞的文化品牌影响力,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