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黄虹
秦安白脆瓜,脆甜可口,声名远播。夏季脆瓜成熟,咬一口汁水四溢,甘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曾经只有在夏天才能吃到的白脆瓜,却即将出现在春节的餐桌上。
室外寒风瑟瑟,棚内绽绿吐翠。1月15日,秦安县五营镇张塬村白脆瓜产业种植基地的冬暖棚内,一个个拳头大小的脆瓜挂在藤蔓上,尽情地展示它们的萌态。农历腊月二十左右,这些脆瓜将成熟上市,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瓜、煮茶,其乐融融的画面仿佛已在眼前。 2023年9月,五营镇在该基地建了11座冬暖棚,并利用其中4座试种反季节白脆瓜,棚内使用滴灌灌溉,还装设了空气温度调节器,通过精准灌溉,精准控温,人为调节棚内小气候环境,让脆瓜更好地生长,现在脆瓜已进入膨瓜期,即将成熟上市。
“我们麻沟村的这个冬暖棚种了1200株脆瓜,品种是星甜24和天山雪玉,口感更加脆甜,市场认可度高,春节前上市,每斤的价格大概在50至60元之间。”郝凌志是五营镇麻沟村冬暖棚的负责人,因为膨瓜期藤蔓的病害防治是关键,这段时间他也格外上心,每天一大早就来到棚里,细心地查看每株瓜藤的长势,做好日常管护的同时,还要详细记录棚内每天的湿度、温度和苗木的生长情况等。
不同于传统脆瓜“爬”在地上,五营镇的白脆瓜是一株一株吊起来,也就是“吊蔓”栽培,这样栽培优势也显而易见,那就是产量高。
“爬蔓每株长3到4个瓜,但吊蔓每株能长6到7个瓜,产量高了近一倍,目前长势非常好,一棚预计产量在2000到3000斤,收入约有18万元。”郝凌志说。
“之前咱们秦安从没种过反季节的白脆瓜,而且也没有用过吊蔓这种栽培方式,五营镇算是第一个。如果成功,将为全县推广种植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五营镇副镇长乔鑫告诉记者,该镇积极和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对接,并由省农科院专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在专家的指导下,种植技术是越来越好。
五营镇张塬片区白脆瓜基地是该镇抢抓秦安县发展白脆瓜亿元级产业机遇,流转土地65亩,分两期建成春棚34座,冬暖棚11座,并以张塬村党支部为核心,辐射周边蔡河、麻沟等11个村党支部,成立张塬片区产业化联合党委,采用“1+3+4+N”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
“所谓‘1+3+4+N’即每个支部认领一个冬暖棚,外加3个春暖棚,固定4名专责人员,发动支部带动脱贫劳动力有偿参与经营和日常管护。”乔鑫说,该镇新建冬暖棚进行白脆瓜、大樱桃等反季节水果的种植,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11座冬暖棚预计可为11个村集体再增收约15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和脱贫劳动力双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3年,秦安县把发展壮大白脆瓜特色产业作为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有力举措和“三抓三促”行动有效抓手,采取规划建设、科技服务、品牌打造、拓宽销路等举措,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目前,全县15个镇共建设施白脆瓜产业基地23个,全县设施白脆瓜大棚规模达到1456座,实现产量1116吨,产值2232万元,使白脆瓜产业成为辐射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