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梓懿 见习记者 雷雅妮
如果给你一个月时间,可以做什么?有人可以读完一本书,有人可以追完一整部剧,也有人可以在驾校学会开车。
平静的岁月里,一个月其实很短暂。
之于积石山,这段时光则注定不平凡。2023年岁末深夜,6.2级地震突如其来。在滴水成冰的气温下,有人抱团生火取暖,把厚厚的棉被披在老人和孩子身上;有人悲痛哭泣,也许就在几分钟前,无情的自然灾害夺去了亲人的生命;有人面对破损的房屋,对新的一天充满迷茫。
对于遭受灾害的群众而言,这个夜晚的确漫长。
消防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救援。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梓懿/摄
无需苛求每一个人都很坚强,地震来临时,任何一位亲身经历的人的任何一种畏惧情绪都在情理之中。
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搜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要求全力组织抢险救援、搜救被困人员并救治伤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省委省政府分秒必争、快速反应,各方救援力量凌晨奔赴现场。
于是,天亮后一顶顶帐篷犹如“定心丸”一样扎在大地上。一碗热汤面、一床厚棉被、一个暖心的火炉……从中央到兄弟省份、从爱心企业到无私志愿者,当源源不断的物资向积石山靠拢时,我们在群众脸上看到了久违的安宁。
一个月,发生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之所以暖心,是因为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233个安置点、12137户受灾群众的妥善安置。
“中国速度”何以如此之快,“中国力量”为何源源不断?在这场人民至上的抗震救灾中,一定可以找到笃定的答案。
(一)
自然灾害总是和人类如影相随。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乃至世界各地随时可能爆发的海啸、台风,都在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无法抗拒力面前,人很渺小。
2023年12月19日凌晨的积石山,真的很冷。冷到羽绒服上叠加军大衣,依然会瑟瑟发抖。前方记者感受到的冷,受灾群众更甚。
这个时候,就是和时间赛跑。能不能快速出动,解救受困群众?能不能尽快运送物资,让受灾群众不再受冻?能不能尽快转运,让伤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各种各样的“能不能”考验着党委政府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快速应对能力。
积石山6.2级地震救援,速度是空前的。
西部战区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300余名官兵连夜出动,地震发生4小时内到达受灾严重的地区。武警甘肃总队出动573名官兵, 承担人员搜救、伤员转运、道路疏通和搭建帐篷等任务。甘肃省军区组织786名官兵和民兵,分组赶赴30个点位执行人员搜救、卡点执勤、道路清理和物资运输等任务。
凌晨1时,高速公路上打开双闪灯的消防车、救护车、大型挖掘设备排成了一组长龙,都向临夏方向疾驰。
凌晨4时,在通往受灾最严重的大河家镇的路上,运送受伤群众的救护车从未间断,人民解放军急促的脚步声从未停歇。
同一时刻,甘肃省人民医院具备现场手术的野战医院已经到位。
爱心牛肉面为灾区群众送上温暖。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梓懿/摄
在大河家镇的广场上,天还没亮,气温却越来越低。我们看到,标注中央储备物资的车来了,从省内各地运送的物资来了,数百顶安置帐篷拔地而起,爱心牛肉面的灶台匆匆垒砌,为清晨的温暖紧急准备……
从外地急匆匆赶回老家的马成忠看到冒着火苗的火炉、全新的被褥以及各种生活物资后,哄着怀抱里的小女儿安然入睡。
救援的路径有很多。可以肯定的是,救援的速度决定着群众的温度。
这种速度,过去的一个月里不断换挡加速。为了让群众尽早入住,施工企业不分昼夜,以分钟为单位加紧搭建活动板房。甘肃省交通厅连夜调集300台6轴半挂货车,全力参与板房的运输保障工作。考虑到当地海拔高、气温低,煤炭企业紧急送来了生火用的炭。
当然,在一个月前的积石山,还有数不清的速度在上演,所有人这么拼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受灾群众不受冻,温暖过冬。
很难想象,19日18时50分,所有受灾群众已经全面恢复供电。地震发生8天后,积石山县已经建起15812间活动板房。一位网友这样说道,“当我在路上看到贴着‘万众一心 抗震救灾’的车辆源源不断驶向灾区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二)
越是艰难困苦,越是能充分理解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深刻道理。地震发生后,从中央到兄弟省份,从爱心企业到志愿者,都紧急动员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强大优势成为我们战胜灾害的强大精神动力。
甘肃,狭长如一柄如意,大自然赋予优美景色的同时,各种自然灾害不时发生。每一次灾害的背后,都是强大的综合国力进行救援支撑,都是中华民族团结精神的时代剪影。
积石山孩子灿烂的笑容。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宇晨/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积石山再次上演。
中央部委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统筹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紧急拨付专项资金。
兄弟省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天津、广东、新疆、辽宁、山东、山西、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宁夏、西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说,我们捐赠救灾资金,全力支持医疗、抢险、物资。
浙江、河南、陕西等地说,我的专业救援队、航空救援队、应急通信保障队都能来。
湖北、天津等地说,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和救援装备、救援物资已经在路上。
黑龙江说,我来紧急调拨急缺物资。宁夏说,我离得近,调拨两批救援物资带着救援力量马上就到。 四川说,我的抢险专家,救援人员已经集结完毕,生命探测仪、多功能挖掘机、应急机械化桥全部安排。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湖南、河南等地多所高校说,地震受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们开展专项资助。
帐篷有了,食物有了,日常使用的药品怎么办?
医药企业说,我来。他们送来了灾区急需的感冒,腹泻药品。
婴儿日常吃的奶粉怎么办?
奶粉企业说,我来。他们把旗下最好的产品送到了帐篷前。
担心群众吃不好饭。
副食企业说,我来。一批批生活物资源源不断驶向灾区,还有普普通通的面馆老板,关了自己的店,在安置点开了免费的牛肉面摊。
担心群众的衣服还不够厚实,制衣企业站了出来,说,这是我们的专长,我来。古浪县一家乡村振兴车间想要加班赶制棉服,工人们听说这是送往积石山的,二话不说,凌晨3点赶到车间,用15小时做出了2000件保暖棉服。
地震发生后24小时,我们就完成了如此庞大的救援保障体系。难怪有人说,这样高效高速的守望相助,只能在中国看到。
共克时艰的故事远未结束。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和捐款如同星光点亮银河,给予积石山无比强大的信心和底气。
在临时搭建的板房教室中,学生们的梦想正在起航。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宇晨/摄
30个日日夜夜的涓涓汇集,可挡严寒朔风。那是一个装下了全国爱心的帐篷,从蔬菜到折叠床,大小物件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却传递着同一种爱;是灾区安置点开设“帐篷课堂”,《高高的积石山》歌声久久回响;亦是不缺人手的牛肉面馆还是招聘了新员工,只为给积石山受灾群众提供的一个工作岗位。
……
一个月了,我们依旧感动,心存感激。来自全国的援助让我们相信,灾难迟早会过去,因为我们相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危难,总有挺身而出的人,不辞千辛万苦,为你而来。
(三)
面对艰难险阻,陇原儿女向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比如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我们如期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可以说,每一个家庭不等不靠的坚持努力,是我们赢得胜利的最终法宝。
震后一个月,我们在积石山见到了曹学锦。他将自己的活动板房收拾得像家一样整洁有序。他说,住板房并非长久之计,大家都商量着要抓紧时间外出务工挣钱,重建新家园。
像曹学锦一样,越来越多生活新篇已悄然而至。寒冬中,安置点举办新年“村运会”,在动与静之间积攒起家园的信心和劲头。肖红坪村响起的民间小调,一弦一柱间唱响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积石山老乡们拉起二胡,唱起歌谣。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 王宇晨/摄
如今,积石山安置点按照暖、厕、水、电、讯“五通”和热饭、被褥、保暖衣物、干净水、安全保障、医疗服务“六有”标准,已全部通电、通水、通互联网,安装和接通指挥部监控,厕所全覆盖,简便易行、因地制宜安装路灯,确保安置点公共设施到位。同时配套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安装充电桩,设置固定垃圾收集点,并及时清运生活垃圾。
广大群众面临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如何统筹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
积石山计划以村、安置点为单位,开展瓦工、钢筋工、电焊等内容的青壮年劳动力培训。截至1月18日,共计开展劳务技能培训848人。积石山县委有关负责同志说,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凝聚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强大合力,营造和谐融洽、幸福美好的过渡期居住环境,激励群众不折不挠、重建家乡的源泉力量。
一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无数镜头像幻灯片一样掠过。这个月,又感觉过了很久,万众一心的场景时时留存在记忆中。
进入腊月,距离立春已不再遥远。如同陇原大地发展的脚步始终向前,我们坚信,春天的脚步绝不会因为一场暴风雪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