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陇东报报道 近年来,镇原县瞄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坚持培育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发展新思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探索出一条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新路径。
“去年的收成非常不错,我种植的黄芪亩产能达到2000斤,目前黄芪市场价格每斤在28元左右,切片后的黄芪价格达到了34元,每亩地平均下来收入能达到5万多元,效益很可观。”算起2023年的收入账,镇原县好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博笑得合不拢嘴。
药材收成好,高兴的不仅仅是种植户,还有周边的村民。陈博告诉笔者,药材采收需要大量人工,每年药材采收期,合作社可以带动周边12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务工,每人每天有80元至120元的收入。
“我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以后,就长期在村上的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务工,主要工作是在药田里栽苗、除草、施肥,等到药材成熟后再帮忙采收,每天收入100元左右,离家近,非常方便。”临泾镇桃园村村民张升阳说。
据悉,2023年,桃园村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共种植黄芪28亩、柴胡260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中药材1600多亩。目前,临泾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900亩。
镇原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山地面积大,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药材的优质产区。和传统农作物相比,中药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群众种植积极性高。在镇原县马渠镇三合村,家家户户都种药材,村民王文一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由于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多年来,王文一家日子过得很紧张。近年来,镇原县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马渠镇根据当地实际确定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致富思路。王文一家也在政府的帮助下种起了中药材,种植当年就收入2万多元。尝到了甜头后,王文连年扩大种植面积,如今已发展到60多亩,年收入超过20万元。
镇原县通过政策扶持、大户带动、龙头引领等方式,不断创新产业推广模式,狠抓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强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使中药材产业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中药材主栽品种有柴胡、丹参、生地、大黄、秦艽等,建成5000亩柴胡示范基地5处、3000亩黄芩示范基地6处,培育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0多家,全县中药材留存面积9万亩以上,带动全县1.5万户5.7万名种植农户人均收入3000多元。(通讯员田永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