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国晟堂药业有限公司半夏原料库,工人正忙着挑拣半夏。陇南日报记者 冉创昌 摄
陇南日报记者 罗 艳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劲风催动着草丛、田间、原野。然而,这料峭冬寒掩盖不住西和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抓生产的热情和步伐。
一项项农业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涉农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美丽乡村焕发新颜……在西和县,处处涌动着滚滚的生产热潮,孕育出勃勃的农业生机。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
近年来,西和县深挖自身潜力,因地制宜,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通过深入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壮大“产”的规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如今,行走在西和的村落间,温室大棚有序排列、村庄环境洁净优美、农民生活有滋有味……一幅“农”墨重彩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西和大地徐徐铺展。
一
走进甘肃国晟堂药业有限公司半夏原料库,机器轰鸣,一颗颗珍珠般大小的半夏从加工流水线流出,工人们忙着挑拣、装袋、搬运,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
“公司建有标准化半夏种植基地1000亩,投产后年产半夏约3000吨,年产值达3.5亿元,年利润达5000万元。企业自成立以来,解决就业200多人,并创立‘一县、一产、一品’,助力县域乡村振兴。”甘肃国晟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马波介绍道。
西和县被称为“中国半夏之乡”。目前,半夏产业覆盖西和县20个乡镇217个行政村,带动9.6万名农民增收致富,种植面积达2万亩,产量约8000吨,实现了从种植到深加工转型,形成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半夏产业链,半夏产业已为当地农户开出“致富良方”。
乡村振兴,首要的是产业振兴。产业兴,百业兴。
西和县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的收益。
农民焕发了活力,土地焕发了青春。西和县“三年倍增”行动圆满收官,巩固发展中药材15万亩、经济林果蔬61万亩、畜牧养殖169万头(只、箱),建成产业基地106个。让农业成为有奔头、能致富的产业。
此外,扎实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建成产业示范村50个,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家,创建“五有”合作社100家,培育“甘味”品牌2个以上,完成半夏、八盘梨“气候产品”认证。全力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业效益,促进农业增加值和农民收入“双增长”。
“西和半夏”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贡八盘”八盘梨、“巧乡红”苹果入选“甘味”品牌,半夏机械化生产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民乐种业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规模化养殖,全程式管理推动市场主体倍增,为西和县产业富民、产业兴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全县上下踔厉奋发,笃行实干,狠抓生产保供给,巩固成果守底线,统筹协调促振兴,多措并举增收入,西和县农业产业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粮满仓廪,“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产业兴旺,五谷丰登、群众“钱袋子”悄然鼓了起来;田垄阡陌,和美安宁、老百姓幸福指数更高……
二
临近年关,正是土豆粉生产加工黄金期,在西和县西峪镇卢水村,随处可见家家户户趁着晴好天气忙着生产加工土豆粉条。
放眼望去,一排排粉条挂满院内、街边的晾晒架,晶莹剔透的粉条成为别具乡村气息的冬季美景。
这里的粉条纯净、透明、筋道爽滑,是纯手工制作,颇受全国各地消费者青睐。
不仅粉条产业,近年来,西和县坚持以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为关键抓手,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提升特色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清、思路明,行动就有了指向。
——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按照“八区一带一园一中心”的产业布局,依托新型农业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提供服务等方式,创建种养产业示范点106个,特色产业示范村53个。逐步形成了“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材,以花椒苹果蔬菜为主的经济林果蔬,以养鸡养猪为主的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水平,按照“五有”“两规范”“三提升”目标要求,建立动态监测台账,全面掌握县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实情况。截至12月底,全县有农民合作社1821家。全县“五有”合作社达到1111家,占比达到61.01%,合作社联结小农户占比达到35.62%,基本实现了年内预期目标。
——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全面推行产业链长制,由县委主要领导总包抓特色农业产业,任特色农业产业链总链长,围绕“建链、延链、强链”,制定《西和县产业振兴联农带农奖补办法》,重点对种养基地建设、种苗繁育等环节落实奖补政策,建成产业振兴示范村53个。
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新时期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发出了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信号,促进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筑巢好引凤,劲风好扬帆。
当传统农业以开放的视角重新注释资源优势,这就为西和县的现代农业开启了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三
蔬菜住进“空调房”、设施农业“铺地暖”、农业物联网加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设施管理终端化……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新方法的成熟应用,让西和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如虎添翼。
“以前种植靠经验,现在浇水、施肥、打药样样都讲科技,搞懂了就是效益,搞不懂要吃亏。”西和县农业产业园管理中心主任成立指着产业园功能分布图说。
一直以来,西和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殷殷嘱托,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链集聚发展的支撑平台,集中各类资源要素,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成立介绍说,西和县农业产业示范园主要按照“一中心、五板块”的整体布局,高标准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参与园区发展,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加大土地规模化流转、集约化经营,提高科技含量,构筑各具特色、运营高效、带动有力、产业集群化程度高的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示范带动全县马铃薯良种繁育、食用菌研发、经济林果技术推广,有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精”是西和县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培植竞争优势的根本导向。
围绕这一导向,西和县将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半夏、八盘梨、苹果、花椒、核桃等特色优势产业强链升级、补链增效、延链增值。
不仅如此,西和县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和2024年中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扶持油料“扩面积、提产能”项目,建设6个以上油作物示范基地。
发展农业产业,不仅要“立得住”,还要“立得稳”,更要“叫得响”。
“西和县将种植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为重点,着力加强品牌宣传推介,不断提升西和农特产品的质量和认可度,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县共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3家、产品4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2家、产品16个,认证‘甘味’品牌6个,农产品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西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平仲介绍。
号角吹响,路径清晰。
春光眼前、希望无限,播洒汗水、续写辉煌。在新征程上,西和县将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强力度乘风起航,谱写农业产业全面升级发展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