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网络中国节·春节】春节不打烊 巧手编出幸福花

来源/ 兰州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24-02-17 20:30:04

村民参加手工制作

春节期间,来到永登县柳树镇营儿村,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家家户户门前挂着大红灯笼,贴着福字和迎春对联,村民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脸。

当走进营儿村巧手示范基地的扶贫车间,却看到十几个村民聚集在车间里紧张地制作着大红灯笼。“这两天接到一批灯笼的订单,要在元宵节前赶制出来,许多村民放弃了过节,前来赶制这批订单。”营儿村妇联主席、永登陇原巧手工艺品编织基地负责人徐英告诉记者。

在现场记者看到,村民们熟练地制作着大红灯笼,从制绒、盘丝、套绒到贴金丝,每个工序井井有条,一个个灯笼在村民的巧手制作下完成。当记者询问过年期间还工作,不感觉有缺憾时,村民王建莲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平时和过年吃的都差不多,不如趁过年和农闲时节多挣些钱,让家里人的生活更好。”

“近年来,营儿村兴办的永登陇原巧手工艺品编织基地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组织培训本村妇女掌握刺绣、钩织、串珠、剪纸、竹柳编织、香包、颈椎枕、缝纫加工等技能,通过特色小镇、乡村旅游、微商、传统节会等渠道销售产品,辐射带动永登县5630多名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脱贫致富。”徐英介绍说,基地采用“支部+协会+车间+妇女”的运营模式,按照现代手工艺品编织要求,本着“高起点、多功能、可扩展、高效益”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农村妇女技术培训,积极聘请相关技术人员,组织全县14个乡镇、45个村、5600名妇女参加手工制作、美容、缝纫技能培训,使20%的妇女接受缝纫机培训,使80%的妇女接触手工串珠培训,掌握2-3门实用技术,其中精准扶贫户占45%,贫困户和残疾户占20%,更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妇女对手工艺品制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在家门口灵活就业、脱贫增收,达到了“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效应,同时提升了广大妇女姐妹们的综合素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基地打造的“焉支绣娘”品牌成为工艺品行业中的知名品牌。

徐英介绍说,巧手扶贫车间主要有两种运营模式:一是集中加工、二是分户经营。春节期间,车间集中加工一批春节灯笼,工人是先加工再销售,不同渠道增加收入,目前加工的灯笼在县委、县政府和柳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0000多个灯笼已走向永登县各个市场销售,既亮化了村容村貌!又提升了过年喜庆氛围。分户经营方面,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部分妇女在家灵活就业,通过互联网、快手、抖音平台和各大市场订单需求量,按照计件制多劳多得方式增加收入。

来到村民李玉兰家中,看到李玉兰的爱人正在厨房里炒着菜,而李玉兰正在与几个本村的姐妹坐在客厅里编织着手工饰品,在她们的巧手编织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生肖龙、翡翠白菜、金玉满堂等饰品编织出来。“过年期间为了赶制订单,家里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了自己的爱人,我只需编织好手工饰品就行。”李玉兰说,爱人非常支持自己的工作,不但承担了家里的所有家务,而且还帮着她取材料、分类材料。记者了解到,李玉兰编织手工饰品每月收入可达3000左右,在她的带动下,一些本村的妇女还有外村的妇女都来和她学习编织,目前她已经教会了十几个村民学会了手工编织。

  “由于基地实行计件制报酬,多劳多得,有效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无论节假日,只要有订单,大家都会放弃假日,加工订单。”村民王建莲说,基地还鼓励村民通过电商平台、个人关系找订单、找销路,并给予一定的提成。据了解,仅灯笼一项今年就销售1万多个。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