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守底线 抓发展 促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陇南实践”

来源/ 陇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2-19 15:50:04

原标题:【和美新陇南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特别报道】

守底线 抓发展 促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陇南实践”

武都区裕河镇赵钱坝村。

礼县良源果业员工直播销售苹果脆片。

文县临江镇四新村。

徽县嘉陵镇田河村。本报记者 李董 摄

康县阳坝镇天鹅湖新村。

武都区五马童话小镇。

成县红川镇甘肃暖山科技有限公司叶黄素提取车间。

康县长坝镇福坝村。

成县鸡峰山梯田。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冉创昌摄

本报记者 杨丽君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踏着春天的节拍,在素有“甘肃最早的春天”之称的美丽“陇之南”穿行,处处怒放着“好山好水好地方”的旖旎春光。

地处甘陕川交界地带的陇南,曾经是甘肃乃至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贫困人口高达130多万,贫困面高达53%。

是什么力量引领万千山乡发生巨变,让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奋楫笃行、合力攻坚,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荣膺“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十佳创新城市”等称号。

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踏上新征程,陇南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上承中央省上精神、符合山区实际、具有陇南特点的过渡期有效衔接新路子。

美丽乡村“十重十不”陇南模式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陇南电商“七路助农”新实践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山水韵,产业兴,人和美。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陇南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脱贫地区就业和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群众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更加深入,串联起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巩固

知责履责,精准施策,建好机制守底线

“‘户户清’小程序的开发使用,就是为了督促干部第一时间进村入户,真正实现‘干部常在群众家中走,群众事儿干部心中有’。”礼县雷坝镇镇长张江介绍。

张江所说的“户户清”是礼县开发的“防返贫监测户户清微信小程序”,在使用过程中,不少群众对其竖起了大拇指。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是从制度上预防和解决规模性返贫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举措。

一直以来,陇南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强化责任抓落实,细化措施抓推进,集中力量抓提升,牢牢守住防返贫底线。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陇南健全完善“3229”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关注三类重点人群,设立两个认定条件,采取两种筛查方式,落实九类帮扶措施),防贫保障网越织越密。

这一机制,通过农户主动申请、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社会监督发现、系统数据分析五个渠道开展常态化监测,用好乡村大数据、防返贫监测和乡村振兴咨询服务等平台,及时制定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

“确保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牢牢守住了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黄顺介绍,陇南市还大力推广“一键报贫”系统,做到快速反应、及时识别、精准纳入,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动态监测防到边,综合施策帮到底。

在武都区,“线上+线下”全面加强动态监测,常态化开展数据筛查,确保监测对象及时发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有序退出,累计消除风险2645户9880人;在礼县,设立“政府救助保险项目”,为全县监测对象购买“因病因灾救助保险”……

截至目前,全市监测对象累计达到2.37万户9.24万人。目前,已有1.66万户6.44万人监测对象消除风险,风险消除率70%。

值得一提的是,陇南不断落实帮扶责任,全市各级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共计开展政策宣传2.55万场次65.33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万余件,解决群众急事难事2.3万多件。

在西和县,以“三个强化”提升驻村帮扶工作质量,深入倒逼驻村帮扶干部人在村、心在村、干在村;在徽县,把“一行动一活动”作为淬炼干部真本领的有效载体,坚持“五个一”工作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不是终点。陇南市还通过持续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等巩固机制,义务教育成果不断巩固,医疗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住房安全持续有效保障,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塑形

“十重十不”,守护底色,青山秀水绘新景

白日里,暖阳透过老式的木格窗户洒满大炕;入夜后,壁炉燃起熊熊火光,房间中暖意融融……走进康县朱家沟村网红民宿——“五福临门”,古朴与时尚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

“奔着‘美丽经济’,这些年我们越干越有劲!来的客人越来越多,民宿年收入翻了几番。”“五福临门”的主人朱彦杰感慨连连。

从偏僻落后的“烂泥村”,到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几年来,朱家沟村因“美丽经济”华丽转身,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无数乡村蝶变的缩影。

如同朱家沟村,曾经的陇南广大乡村,绿水青山生态好的优势和山大沟深耕地少的劣势在当地都很突出。如何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让脱贫地区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陇南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实践成果,坚持规划先行、差异化发展,探索出乡村建设“十重十不”的陇南模式。

“十重十不”便是:重规划,不无序推进;重整合,不无效投入;重特色,不同质竞争;重产业,不减少收入;重生态,不砍树埋泉;重文化,不淡化乡愁;重保护,不大拆大建;重品质,不外美里乱;重参与,不大包大揽;重治理,不建治脱节。

理念指引,规划先行,蓝图铺就。

这是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接续奋斗——

通过用好用足各类政策、资金、资源,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启动开展全市“乡村振兴示范行动”,其中2023年新建乡村建设示范村100个。

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厕所、垃圾、污水、风貌、庭院等“五大革命”;有序实施自然村组道路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一场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在广袤乡村持续推进。

在宕昌县,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开启了一场全方位的人居环境再塑;在康县,以共同发展、共同管理、共同提高等“三个共同”为抓手,持续推进“三大革命”和“六大行动”……

目前,陇南累计建成行政村公厕3728个,户用卫生厕所37.94万座,对3160个行政村的农村垃圾收集、清理、转运做到了无害化处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构建起人人爱美、护美,守卫共同家园的浓厚氛围。

这是由点到面、迭代升级的深刻变革——

陇南坚持走绿色生态崛起之路,统筹推动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文旅康养均衡发展,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把美丽乡村颜值转化为群众增收的产值。

一路走来,陇南建设美丽乡村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改变的却远不止于此:

陇南着力保护原生态美丽“画卷”,在旅游开发时尽量保持原貌、体现特色,打造“一核、两心、三轴、四区、十线、百村”全域旅游格局,走农文旅融合旅游新路。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438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6亿元。

脱贫基础更稳固,乡村振兴动力足,群众生活更美好。

康县花桥、徽县石佛、宕昌鹿仁、两当乔河、成县陈院……一批集生态经济效益、景观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乡村“百花齐放”。

赋能

培强产业,稳岗就业,赋能提质促增收

“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到厂里上班,每个月有近4000元的工资,有了这份稳定的收入,我特别知足。”近日,在甘肃国晟堂药业有限公司半夏原料库挑选半夏的王小宁高兴地说。

王小宁家住西和县十堡镇苏团村,以前家里一直靠丈夫打工维持生计。去年上半年,王小宁来到该公司上班。

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陇南立足于独特而富饶资源,突出绿色发展,推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陇南坚持“点、片、园、链、群”同构,紧盯打好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收官战,深入推进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两大牵引”行动,做足“土特产”文章,加快构建“5+5+N”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培育“药椒油核畜、菜果菌蜂茶”为主的特色富民产业。

在文县碧口镇马家山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户均收入达3万余元;在徽县,各类畜牧产业存栏数达110.9万头(只),产值达到7.26亿元;在成县店村大寨村,“白菜套种”增加土地复种指数;在武都区裕河镇,茶产业年收入已突破1000万元……

目前,全市特色产业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综合产值280亿元。全市牛、羊、猪、鸡存栏达到1008.6万头(只),特色养殖成为稳定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

其中,花椒、油橄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核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位居全国第二,陇南祥宇牌特级初榨橄榄油被评为“北半球最好的橄榄油”。全市“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累计达到9个、企业商标品牌达到99个。

产业发展的关键,更在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强化品牌建设。

为此,陇南着力在提质、增效、延链上做足文章,突破传统农业“小散弱”瓶颈,2023年开工产业链项目60个,完成投资14.78亿元,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茶叶5条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真正把农户“嵌”在产业链上,带来持续良好的经济效益。

走进甘肃良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苹果脆片生产车间,一台智能果蔬脆生产线火力全开,全天不间断地加工生产。“苹果进行精深加工后,身价能涨近6倍,延长了产业链,让企业增加收益,也让果农获得了红利。”公司董事长康永良介绍。

陇南还抓住稳岗就业这一关键,千方百计拓渠道,坚持有组织输转、东西劳务协作、市内拓岗多措并举,在保总量、提质量、扩增量上持续发力,去年全市实现脱贫人口务工就业35.6万人,端牢脱贫饭碗,一批特色劳务品牌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陇南还推动数字经济“互联网+”为乡村振兴赋能,探索创新农村电商“七路助农”新实践,电商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贡献1129元,全市网店稳定在1.4万多家,累计销售逾380亿元。

与此同时,陇南市深化市内与市外、线上与线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消费帮扶模式,打出“政府主导组织、财政资金撬动、市场主体让利、社会全员带动”的“组合拳”,倾力打造陇南消费帮扶“升级版”。“有了即墨区的消费帮扶,木耳更不愁卖了。”文县食用菌(木耳)加工厂负责人李宁说。

铸魂

“三治”融合,有效治理,聚焦和美促振兴

“没想到我们家的困难能这么快得到解决!”两当县西坡镇店子村村民姚秀良是“民事直说”机制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前年夏季,一场暴洪泥石流的突袭,造成姚秀良家房屋院落被掩埋。村党支部收到灾情信息后,立即启动“民事直说”处理机制,安全转移姚秀良一家六口,并妥善安置。

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根本。在两当县,每月的10日都是该县的固定“说事日”,目前全县累计说事6862件。姚秀良一家困难的解决,是当地基层服务治理水平提升的一个缩影。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近年来,陇南不断加强和改善乡村治理,坚持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子。

激活自治动能,鼓励基层创新,涵养基层治理多元互动的源头活水——

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成为新时代陇南版的“枫桥经验”。“民事直说”工作机制将“群众说事”与“干部办事”有机结合,“说、议、办、督、评”线上线下环环相扣,让群众“话有处说、苦有处诉、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坚持‘有事坐在一起好好说’,密切了党群关系,在服务群众和乡村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武都区安化镇党委书记王鸿来感言。

目前,全市3160个行政村建立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民事直说委员会”,实行民主议事和网格化管理,推动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

不限于民事直说方式,在陇南广大乡村,议事已成为推进村庄建设的重要一环。宕昌信访代理制、西和“有事好商量”、徽县“阳光调解”、成县“五队一卡”等基层治理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

融入德治力量,弘扬正气新风,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与此同时,全市普遍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大力推行积分制,建成积分超市2500多家,广泛开展“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媳”评选活动,通过举办集体婚礼等活动,弘扬婚俗新风,坚决破除陈规陋习。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练兵比武”活动,大力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和“十项关爱送家门”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

发展底气足了,年轻人也回来了。几年来,陇南乡村不断出现可喜的新变化——随着乡村振兴有效推进,年轻人越来越多,有从城市回来的“归乡人”,更多的是“新乡人”,他们聚在一起,不断拓宽着“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站在新起点,擘画新蓝图,谱写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出安排部署。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陇南,将积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