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和美新陇南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特别报道】
徽县:民事直说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美丽的田园风光 高琼 摄
虞关乡芋滩村民事直说议事现场。 高琼 摄
随处可见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宣传栏。 高琼 摄
本报记者 张美乐
“邻居装修噪音太大”“村里的产业路应该翻修”……走进徽县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定会看到一本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台账,上面详细记录着群众的各项诉求。谁是经办人、问题是否解决、何时解决、怎样解决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近年来,徽县把全面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作为全方位化解群众诉求、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创树品牌”行动,推动民事直说进村组、进楼院、进小区,通过搭平台、建机制、促融合,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陇南样本”提供徽县方案。
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固定说事日活动2453场次,线上线下说事7328件,已办理6987件,办结率95.3%;县乡村联办村里事4900余件,解决家里事、邻里事2000余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共建共治共享的“徽美善治”新格局加快形成。
聚焦三点发力,推动民事直说扎根基层
上下联动抓推进。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在推动部门单位下沉参与说事、县乡联办解决难题等方面狠下功夫,建立并落实“四个一”推进机制,18个部门单位立足职能合力推进,努力让民事直说在更大范围发挥更大作用。
专题培训抓规范。将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纳入县乡党校培训计划,开展辅导讲座、观摩交流260余场次。全县223个村(社区)全部成立“民事直说委员会”,打造村、社组、庭院说事阵地427个,全覆盖建立民事直说微信群。此外,设置全科网格998个,划分党员“1+N”联户微单元4253个,逐户制发民事直说连心卡,把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
示范带动抓典型。培育打造工作法推行示范村50个,摄制《把老百姓的事办在心坎上》等专题片13部,开设“徽美善治”专栏推广典型案例80篇。
抓好四个关键,构建民事直说治理闭环
有事敞开说。紧盯乡村建设、“三留一困”关爱等涉及发展的“村里事”,聚焦琐事争执、土地争端等关乎团结的“邻里事”,关注父母赡养、情感纠纷等牵肠挂肚的“家里事”,采取“码”上说、群里说、现场说、集中说、上门说等多种方式,引导群众充分表达心声意愿。如,针对“三留守”人员普遍反映的生活不便问题,在虞关乡许坝村、榆树乡剡坝村率先建成“幸福家园”。
党群一起议。以“村内事务大家议”为载体,明确收集议题、确定议题、拟定方案、开展商议、结果公开五步议事流程,组织村民对“村内事”发表意见。如,大河店镇文池村按照群众意见,变临时疏通为彻底整治,让修好的水渠通到群众心坎里。
诉求马上办。对受理事项分类处理,相对简单的“现场直办”,较为复杂、涉及面广的由“干部领办”或“村镇联办”,同时对办理进度、办结成效、办事作风“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如,伏家镇伏镇村、城关镇石佛村破解了集体晾晒场私占乱建问题,建成文化广场,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好坏大家评。建立以村民满意为标准的民主评议制度,对办结事项线上“一事一评”,线下每月在固定说事日通报办理结果、开展民主测评,对重大事项进行专项评价,通过“一事一评”“多事一评”,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深化五治融合,增强民事直说整体效能
坚持政治引领。全面建设“四强四好”基层党组织,通过“挂门牌·亮身份”“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做法,让4200多名村(社区)党员在宣传政策、化解纠纷、帮办代办过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法治保障。全覆盖配备乡村法律顾问21人,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277场次,结合村级固定说事日开展“警民说事”“法官说法”“检察官说案”活动46场次,乡村两级化解矛盾纠纷740件,成功率达98%。
注重德治教化。推行“积分制”管理、红黑榜公示,依托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定期说事议事,让群众自己评选心中认可的“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各类典型2900余户。
激发自治活力。制定了通俗易懂、共同遵守的村规民约,建立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沉服务机制,开展不同形式的微协商30余场次,让大家的事情大家议、大家管、大家办。
探索智治支撑。依托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推进村级事务及时公开、村民在线监督。发挥“民情民事码上说”小程序作用,推动实现码上诉求、码上智办、码上反馈、码上知晓,打通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