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继续工作的运维人员。叶满山摄。
春节的钟声悠扬飘荡,象征着团圆和喜庆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欢聚的欢乐和温馨中。此时,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园区,有一群默默奉献的身影,他们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为大科学装置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春节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日历上的一个符号,真正的使命是让大科学装置24小时不间断地运转。”大科学装置离子源运行团队负责人冯玉成告诉《中国科学报》。
在加速器技术中心,记者看到科研人员们如同往日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盯着屏幕上的实验数据,长时间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是他们工作的常态。他们更是在与时间赛跑,捕捉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大科学装置看似是冰冷的机器,却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工具。它承载着科研人员对未知领域探索与追求的使命,每一次的启动与运行,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的汗水与智慧。
冯玉成在检查装置。叶满山摄。
“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现新元素119和120,让中国的符号出现在元素周期表上。”冯玉成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自豪。为了这个目标,他们需要确保离子源系统的稳定运行。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实验的成功与否;每一次的实验尝试,都寄托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在实验室里,各种先进的科研设备和精密的仪器布满了房屋,但这里也充满了挑战和压力。在这里,记者仍然能看到科研人员在紧张的忙碌着,虽然春节期间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他们也会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一起聊天、一起放松,分享彼此的生活趣事和科研心得。
窗外,烟花绚烂绽放,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他们的心。“每当看到窗外的烟花,就当感受过年的氛围了。”运维技术人员孙晓龙说到,“但我知道,我的责任在这里。”
年年如此,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确保着大科学装置的运行情况一切正常。
“虽然我们不能回家过年,但我们的心始终与家人在一起。”冯玉成说。他们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过年的氛围,品味着家的味道。
春节期间,许多科研人员选择了与实验室相伴,与家人相隔。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在本职岗位上做着自己应有的奉献。
他们知道,科研的使命何其重要,不能辜负这份责任与担当。
一年365天,在科研工作者看来,并无明确的节假日之分,只有取得科研成果或进展的时候才是他们值得庆祝的“节日”。春节过后,科研人员又将投入新一轮实验之中。他们知道,科研的道路上永远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他们愿意为了科学探索和研究而不断努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