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写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2-22 09:07:04

原标题: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写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文物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动全省文物事业蓬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全方位进步,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樊锦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和“改革先锋”称号。省考古所荣获2022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先进集体。

  创新实践,引领时代的文物保护利用“甘肃方案”

出台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弘扬敦煌文化、让文物活起来等5份重要政策文件;颁布长城保护条例、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以及行业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62项,将文物政绩纳入省州县三级地方政府考核;

将省级财政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从2012年的780万元增加至2015年的5000万元,10多年累计投入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资金71亿多元;

……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多元文化交相辉映,文物遗存富集独特,是历史文化的富集地,中西文化的交汇地,红色文化的传承地,现代文化的创新地。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文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全面发力,凝聚共识,以新发展理念全面构建保护利用新格局,以创新实践,写就引领时代的文物保护利用“甘肃方案”,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喜人成效。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革命文物资源调查、石窟寺专项调查全面完成,文物家底基本厘清,“四有”基础工作更加夯实,文物资产实现科学管理。

累计实施各类文物综合保护利用项目1800余个,嘉峪关、拉卜楞寺、武威文庙等一批标志性文保单位保护利用水平产生质的提升,1.7万余件(套)馆藏和出土珍贵文物得到抢救修复,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

坚持国家站位、突出国家标准,长城、长征、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与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三园一廊”建设有声有色。大地湾、大堡子山、锁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和马家窑、辛店、齐家遗址等黄河文化史前遗址公园建设有序推进。昌马石窟环境整治、马蹄寺石窟数字化等重要石窟寺综合保护利用项目加快建设,聚力打造丝绸之路文化制高点和彰显中华文化的“甘肃符号”。

实施革命文物基础提升、片区建设、保护利用、展览展示、铸魂育人“五大工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

聚焦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砥砺前行,成果喜人——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土遗址物理仿真实验室、敦煌学国际研修中心等平台或建成投入使用,或有序加快建设;

《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和六大石窟壁画保护修复、数字化保护等55项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本体迁移保护工程”等50多项省外石窟寺、壁画及土遗址保护项目持续推进;

加快推进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省部级重点课题60余项,2023年编印《樊锦诗文集》等著作30部,发表论文150余篇,《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二卷)、《麦积山石窟内容总目录》正式出版,4项成果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数字敦煌”中英文版全球上线,建成“敦煌遗书数据库”和“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录入信息5万余条,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上线运行。高质量办好敦煌论坛和《敦煌研究》《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在珍贵文物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理想日益成为现实的同时,牢牢占领敦煌学研究话语权。

攻坚突破,鼎力添彩“考古中国”的“甘肃力量”

“何以文明?”“何以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文明形成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舞台。其独特多样的文化资源为考古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奠定了甘肃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人类起源与演化、农业起源与扩散、文明起源与传播、国家起源与发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近年来,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核心力量,我省文物工作者不断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依托甘肃独特的历史演进轨迹和文化资源禀赋,以周秦文化、史前文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简牍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等专题为引领,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工作,打造了“八千年大地湾文化”“两千年敦煌文化”等一批甘肃文化标识,全面展示甘肃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价值,彰显了甘肃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通过丰硕的考古成果,实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彰显了甘肃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更为“考古中国”增添了不可或缺的“甘肃力量”——

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丹尼索瓦人考古研究,将人类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上推到19万年前;秦安县大地湾出土的彩陶证明8000年前陇原大地上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庆阳南佐遗址大型宫殿式建筑显示,当时陇东地区已进入早期国家或文明社会;礼县四角坪遗址代表国家意志的礼制性建筑,标志着秦从王国到帝国阶段的转型;天祝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见证了吐谷浑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累计完成主动性考古发掘60多项。其中,夏河白石崖古人类遗址入选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敦煌旱峡玉矿等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庆阳南佐遗址、礼县四角坪遗址等列入“考古中国”项目。

此外,还完成900余项考古调查发掘项目,保障西气东输、平庆铁路等重大基本建设。

  活化利用,焕发文化遗产时代活力的“甘肃路径”

主题陈列展览、青少年特色社教研学、“专家讲文物”系列宣传视频展播、夜游博物馆、文物公益鉴定……2024年春节假期,我省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馆内室外互动等多种方式,精心组织策划了1000多项主题活动,邀约广大市民游客走进博物馆,度过一个彰显文化自信、富有历史内涵、体现甘肃特色的“文化中国年”。

博物馆里过大年,是我省致力于焕发文化遗产时代活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省文博工作者推陈出新,围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目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活化利用、传承发展,以独具特色的多样“甘肃路径”,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焕发时代活力。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殿堂,是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近年来,全省博物馆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全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建成开放,省博物馆扩建工程主体即将完工,新建成陇南市、定西市、甘谷县等35个博物馆,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248个,每10.08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居全国第二。

与此同时,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持续提质增效。在全国率先推广策展人制度,每年新推出陈列展览200个以上,累计开展社教、研学等活动1.5万多场(次),推出“云”逛博物馆、云展览等新业态,赴省外举办敦煌艺术、丝绸之路、彩陶文化等精品展览230多场(次),累计接待观众近3亿人次,“博物馆热”“纪念馆热”空前高涨。

我省文物资源丰富,全省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国有收藏单位藏品51.2万件(套),世界文化遗产地7处;全省境内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居全国第二;其中明长城总长度1738千米,居全国第一……

莫高窟、万里长城等国宝文物主题元素融入高雅艺术创作和实用产品开发;铜奔马、驿使图等珍贵文物登上《国家宝藏》等央视舞台;《云赏敦煌》《简述中国·牍懂丝路》等代表性节目好评如潮,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深受大众喜爱,“云游敦煌”等10余个小程序访客覆盖120个国家(地区)6亿多人次……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我省全面盘活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效喜人。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我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放大文旅融合综合效应:莫高窟、麦积山、嘉峪关等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会宁、南梁、哈达铺等成为知名红色旅游品牌,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受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文物新优势,多元发力,促进文物交流互鉴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积极融入国家外交大局,在10多个国家举办敦煌艺术和丝路特色精品展览30多场,开展“敦煌文化环球连线”等文化传播活动27场(次),以“甘肃创意”“国际表达”精彩讲述中国故事。

另一方面,不断拓展文化交流,先后高规格举办六届敦煌文博会,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敦煌文化、石窟艺术等主题研讨、论坛等交流活动220多场(次),文物保护修复、联合考古、人员培训等国际合作更加务实,文物这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愈来愈熠熠生辉。

同时,打造敦煌艺术、丝路文化、黄河文明、简牍基因等一批甘肃文物外宣品牌,向世界展现有厚度、有气度、有温度的如意甘肃,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肩负使命,守正创新,未来可期。陇原儿女必将饱蘸浓墨,接力谱写甘肃文物事业蓬勃发展新篇章,让星罗棋布在陇原大地上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时代光彩。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