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春走基层】【进乡村·看发展】
底蕴和美油房坝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小枢 左玉丽 曹立萍 刘健 王煜宇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马海俊
立春时节,从康县阳坝镇上出发,汽车蜿蜒行进在通村路上,两旁的树枝愈发浓密,遮住了向外眺望的视角,等眼前再次变得宽阔,天鹅湖也随之出现,两只黑天鹅悠然游行其中。再向前行驶,茶园鳞次栉比,农家小木屋散落其中,一座“隐居”于山水茶园间的村庄渐渐清晰——油房坝村到了。
这个位于康县南部的秦巴山区小村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光照充足,全村绿化面积达到80%以上,有“陇上西双版纳”之美称。
步入村内,道路整洁干净,房屋排布雅致,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悠然和美的画景让人心醉。这样的“外在美”既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全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的结晶。
近年来,通过“八清理、治八乱”行动,油房坝村的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从2013年的新农村建设,到2017年美丽乡村的提升,再到2023年“和美乡村”建设,十年来,油房坝村先后获得了“中国最美康养小镇”“中国最美康养乡村”“陇南市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生态环境美,人居环境美,产业发展也要美。
早上七点,天还没亮透,张先花的爱人刘树斌匆匆装好一天的干粮,马不停蹄上山了。
大半个月前,整个油房坝村就进入了天麻种籽和埋棒的季节,家家户户都有人早出晚归。
天麻喜湿怕旱,油房坝村山体上疏松的沙质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和透气性,天麻作为林下植物,在深山树木的庇护下“安家落户”。
按照张先花的打算,以每天种20斤天麻籽的速度,过年前就可以结束这项劳作。
“今年天麻的价格涨上去了,想着能多种就多种一些。”张先花说,今年10月份天麻会陆续成熟,大概能收获2000多斤天麻。
“一窝天麻一窝银”。有了好的产品,销路自然不愁。天麻成熟后,有合作社来张先花家里收购。“今年天麻收入预计能达到4万元。”张先花掰着指头算收入。
2023年,油房坝村种植天麻户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为了把天麻这个土特产作为油房坝的“名片”推广出去,阳坝镇一直在延链补链上下功夫,鼓励、支持、引导辖区内的企业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同时结合旅游、康养产业,开发天麻宴和天麻即食食品。
张先花的家庭收入不只源于务农,9年前,她和爱人决定开一家农家客栈。
一来,油房坝村坐落于梅园沟景区核心区域,旅游旺季游人如织;二来,自家房子临近村口,家里地方宽敞,凭借张先花烹饪农家饭的厨艺,游客吃住都能满足。
“家里一共打造了10个标间,旅游旺季还需要雇一名工人帮忙,2023年客栈毛收入6万多元。”张先花说。
在油房坝村,像这样经济实惠的农家客栈有15家,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
为了将闲置茶园利用起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油房坝村集中整治了200亩撂荒茶园,并领办了康县梅子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集体合作社+保底托管+统管统采统销”的发展模式,对相邻村的茶园进行连片管理。
“合作社共管了梅园沟连片5村69户208亩茶园,对托管的茶园进行统一管护、统一采摘、统一销售。”油房坝村的专业化管理书记魏云介绍,2023年合作社支付鲜叶款56万元,实现产值1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5.2万元,“保底托管”茶园每亩增收1600元以上。
“高颜值”吸引着各地游客,反过来又提振着村里人的精气神——油房坝村在推进茶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新路径。
“我们围绕打造生态康养度假村的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特色种植产业。”阳坝镇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尹新玉介绍,全村打造了芭蕉、茨竹长廊、“六无”生态茶园等小景点,开发了茶叶膳、天麻宴等系列美食,还通过举办端午民俗、山地自行车骑游等活动,深挖梅园神舞、毛山歌、锣鼓草等传统文化资源底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2023年油房坝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68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20.3%,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8.5%,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13%。”阳坝镇副书记张玮介绍。
“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个字的演进,让我们感受到,乡村建设既要见物也要见人,乡村发展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要抓。”魏云说。
“2023年,油房坝村先后开展了《乡村新事记》走进油房坝、陇南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端午赛龙舟、山水茶园徒走户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了和美乡村影响力,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张玮说。
年复一年,距离春暖花开的日子不远了,油房坝村天鹅湖翠山倒映、千亩茶园碧浪滚滚的景象也会再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