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牛树梅《竹枝词》里的通渭年俗
牛树梅《竹枝词》共九首,收《省斋全集》第十二卷。竹枝词是一种诗体,原本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而来,牛树梅作此词,当为在四川为官期间,正值春节来临,怀念家乡,有感而发,作词抒怀。
此九首词,以白描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陇中人民春节的各种习俗,词句平实、通俗易懂,而诗中描绘的“故事”(即社火)、“烧香”“拜年”“走亲”等各类年俗,至今仍然流传。
牛树梅官至四川按察使,也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廉吏,被称“循良第一”。其出生地是甘肃省通渭县鸡川镇牛坡村,在几百年的繁衍生息中,这些传统习俗在当地仍得到很好的保护,民俗文化也得到良好传承。
春联
“对纸门神挨户鲜,都从除日说新年。火光缭绕初更候,村外家家接祖先。”在第一首词中,“对纸”“门神”,是过年的重要标志,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对纸”即春联,一般都请村里的书法家书写,称之为“写对纸”。每个村庄都有几个会书法的,春节为村民写对联,是一件盛事,前来求写的村民络绎不绝,写好的春联墨迹未干,便小心翼翼地拿到院子里晾晒。
春联写好张贴在门框上,来来往往的亲朋好友,还要对书法的水平品头论足言论一番。通渭为全国书画之乡,普通村民也都有一点书法鉴赏能力,对春联的书写要求也比较“苛刻”。在当地人的眼中,如果只会写春联还算不上大书法家,对水平低的人,还会说他“也就是贴个对纸的水平”。
如果当年家里有人去世不满三年,春节时的对纸就不能用红纸,而是用黄纸或白纸书写,黄底黑字或白纸黑字,以示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与敬重。
在20世纪末,当地的门神都是木板年画,甘肃一带的木版雕刻,虽然没有天津杨柳青或山东潍坊杨家埠那样有名,但是仍然流传着传统的雕板,线条浑厚古朴。院子大门的门神是秦琼敬德,有骑像和站像两种风格,骑像是手持锏、鞭横在头顶,站像是双手握锏、鞭,脸微侧。
在正房一般贴“天官赐福”像,在锅灶台处贴灶神像。除了门神,当地村民还在屋檐贴“丰签”,“丰签”一般用宣纸制成,一张张叠在一起,由紫黄红蓝白五色构成,色彩艳丽,上好色之后要用模具再匝一下,最终呈现出古代铜钱中铲币的样子。当地村民建房一般都是“琴口”,每个“琴口”处贴一张,五彩斑斓,相当喜庆。
争头香与拜年
“爆竹遗风自古行,于今拌柦却成名。逐家十拌连村响,争取鸡鸣第一声。”大年初一,自然要有开门炮,一般早晨四五点,就有那勤劳的人家,庭院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牛树梅笔下的“拌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个别村庄还有这种习俗,但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拌柦”这一习俗已非常少见,基本失传,“拌柦”的习俗,大约也是村民们祈福驱瘟的一种独特方式吧。
“最喜小儿学礼数,向人胡乱把头颠。”再说拜年,拜年仍然非常流行,就是全村人家家户户、挨门串户互相拜年,甚至不分大小辈分,年轻人对年长者,都要跪地磕头,而每家都要准备好拜年时发的糖果、核桃、炸棋子、红枣,还要备好香烟,向男人们敬递香烟。
家里女主人负责发放糖果,院子里满是前来拜年的乡亲,尤其是小孩子们都会来抢她手里的糖果,分外热闹。
拜年主要是讨好彩头。“逐辈分行官节见,人人各带笑容回。”拜年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故事(社火)
“小儿饭罢便昏眠,心上偏教故事牵。再四叮咛须叫我,兀然一觉到明天。”
过了初五六,村里的长辈们就会有人张罗“起故事”。“故事”,即社火。有唱小曲、舞狮、划旱船、踩高跷、扭花灯,这些年舞龙也逐渐流行。
在西北个别村社还有扮玩,称之为“探马”,在脸上戴木制的花脸,手中打着火把,称之为“跳探马”,这种习俗大约来源于古代军事,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傩戏”有相似之处,这几年表演“探马”的不多见了。但社火中最常见的舞狮、旱船等不但得到良好传承,而且还进一步发展壮大,又加入了舞龙、现代舞蹈,在通渭小曲中还加入了现代歌曲。
过去的舞狮都是人工编扎,从大柳树上砍下柳条,生起一堆火,将柳条烤软,编成一个狮头轮廓,再将鸡毛粘在狮头上,狮身则用大麻袋,在上面再缝上从苴麻秆上剥的麻衣,这种自制的狮子,高大威猛,一个至少得二三十斤,比现在卖的工艺品狮子重多了,所以需要村里力气最大的壮汉来舞,而且要好几个人轮流上阵。
旱船也是村民自制,全是用柳木条扎成轮廓后再糊上,船篷上贴有对联、剪纸,挂小小彩灯,船身装饰彩带,而且还要在船口安放煤油灯或蜡烛(现在用手电灯)照明。舞旱船也需要力气,有时由青年男子扮演,由于船儿太重两只手提不住,得用一条床单拴起来,挂在脖子上。
起社火仍然沿袭着家家户户出人出钱出物的优良传统,把费用平摊到每户家庭身上。
等这些准备工作全做到位后,村里会推选一位“故事头”,相当于总管。由“故事头”统领,一般会在初三起“故事”,“故事”表演,一般在打麦场里进行,依次是舞狮、划旱船、扭花灯,再就是请村里年长者来唱小曲,通渭的小曲,各乡镇也略有不同,一般都唱《绣船》等传统曲子。
正月十五“卧故事”,“卧故事”的阵势比“起故事”还要大,此时“故事”要每家每户进门驱邪,村民依次在家门口焚香烧纸迎接“故事”进门,此时主要是扮演的“四大灵官”,手抡木鞭,在门窗上依次敲打高喊,狮子到每个屋里轮流转,摇头摆尾转一圈,锣鼓在院子里转两圈,再到下一家。
一直到后半夜,“故事”才算真正结束,但有时恰逢“正月十五雪打灯”,“卧故事”就得后延,一般会延到正月十八,人们称之为“黑十八卧故事”。
走亲戚
“甥婿年年走一回,每闻犬吠便相猜。床头检点壶空否,今日准当亲戚来。”
走亲戚是一大盛事,正月初四,路上走亲戚的人络绎不绝,是亲情的纽带把人们紧紧连在一起,小朋友们也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加入走亲戚的行列,就为了挣年钱!
走亲戚,最亲的就是姑或舅,另外就是刚刚结亲的两亲家,这都是必走的“上门亲”,其他关系稍远的,可走可不走,或者几年走一次。
从初一到初三,是真正的三天年,三天年一过,到正月初四,才开始走亲戚(这些年随着进城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也打破了初四走亲戚一这一习俗,有时为了赶时间,在大年初一初二初三都开始走亲访友了)。
在过去,人们生活条件比较差,走亲戚带的是自己炸的油饼,一家四个油饼,而被走访的亲戚,都要给来客回礼,称之为“回福”,一般是两个花卷或方馍。
正月十五“寻蚰蜒”,人们将对子、门神、丰签等全揭下来,缠在一起,用胡麻油浸一下,做成小火把,在屋外沿着墙角仔细地寻找,一边找一边念念有词:“寻,寻,寻蚰蜒,寻蚰蜒了!”“寻着了没?”“寻着了!”“打死了没?”“打死了!”
这样一遍遍地,把院子里各处角落毫无遗漏地找个遍,再到屋里,在炕角灶沿各个角落都这样寻一遍。当然啥也不会寻着,但是这个仪式相当的严谨。
结语
“不是银花和火树,夜来处处满堂红。”“最爱远听锣声响,太平景象一庄庄。”
过年的热闹劲儿,主要体现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每个村社都备有锣、鼓、钹、长号,从除夕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村民们就会在村口敲锣打鼓,从早到晚,锣鼓声随时就会响起,各种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体现的是当地村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牛树梅为官清正廉明,有着“牛青天”的美誉,同时他更是对老家有着深沉的眷恋,在四川为官期间,就拿钱在老家捐建义仓以抚恤贫民,在回乡丁忧期间,组织民众对抗匪乱,保护村民免受涂炭。我们从这九首怀乡的竹枝词中,也能读出牛树梅对村民安居乐业的期盼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