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慷慨悲歌唱英雄
——评移植秦腔历史剧《魂归两狼山》
石小军
近日,由定西秦腔艺术联盟、定西秦腔艺术研究中心和甘肃铁堂秦腔艺术剧院移植创排的大型秦腔历史剧《魂归两狼山》成功首演。这部剧讲述的是北宋年间,宋辽交战,宋朝奸相潘仁美为报私仇,暗中与辽国勾结,在金殿之上谋夺帅印,点杨家父子三人为先行,出征之后,强命杨业与辽军交战,而未布伏兵支援,致使杨家父子兵困两狼山中。杨七郎回营求援,被潘洪用乱箭射死。杨业突围无望,血溅李陵碑。
故事耳熟能详,讲故事的方式则是剧目吸引人之所在。《魂归两狼山》从杨家将金沙滩遭受巨大牺牲之后、亲人们祭奠亡灵的灵堂开场,使本剧一开始就被注入了浓浓的悲剧气氛。灵堂之上,亲人尸骨未寒,然军情危急,皇帝的诏书直入灵堂,国恨家仇,使杨业不得不做出选择。更让人感叹的是,在困境中,杨业依然忍辱负重、决然出征,“一片丹心照日月,我以我血写忠诚”,将杨业以国事为重的崇高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故事悲伤中有壮美。出征后潘仁美设下圈套,杨业明知难以取胜,仍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奋力拼杀,直至壮烈牺牲,其勇于担当、高风亮节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全剧在慷慨悲歌中,抒发了炽热的家国恨、父子情,苍凉凄绝,感人至深。
《魂归两狼山》的创排,有其鲜明的艺术特点。首先,本剧所褒扬的“英雄主义”主题,具有十分珍贵的现实意义。
其次,这部剧的选材有着天然的感召力,自带亲民特质。众所周知,“杨家将”的戏在中国戏曲观众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长期的观演实践中,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愫和清风正气的人物形象以及武打、唱功所显示的戏曲美学价值契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一提到“杨家将”,戏迷们基本耳熟能详。
第三,在编排手法上,编创人员突破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法,创新表现形式。比如,以大唱段作为抒情的主要手段,特别是把人和马的情感创造性地作了大段抒发,巧妙地反衬了杨业一心为国的英雄情感,可谓独辟蹊径、别出心裁。杨七郎遇害后通过“托梦”的形式为杨业的主线事件递送信息,推动情节。佘太君牵挂前线战事也是通过幻境进入主情节,使主线叙事更加流畅。佘太君的唱段,表达了杨业和佘太君之间的情投意合、志同道合、默契配合的夫妻情感,使英雄的形象有血有肉,立体丰满。梦境、幻境中多角度的立体抒情手法使人物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使人性得到了最真实的还原,增加了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需要指出的是,剧目移植是不同剧种传统经典剧目不断取长补短、互相成就的重要形式,是优秀剧目不断发挥其艺术魅力、表现艺术价值的重要手段。本剧在保留原剧种传统剧目优点的前提下进行适合当下观众的再创造,很好地为传统剧目注入现代价值,为传统戏曲作品现代化作出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