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画家吕斯百在兰州

来源/ 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2-28 09:00:16

《兰州握桥》

《关帝庙》

《又一条大桥通过黄河》

《十里店》

吕斯百(1905年-1973年),江苏江阴人。著名艺术家,先后执教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吕斯百自小就跟母亲一起种田,维持艰辛的生活,因此他养成了一种朴实无华的性格,这对他一生的艺术事业至关重要。吕斯百耕读之余喜爱绘画, 考入江苏第四师范艺术专修科,品学兼优。读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时,吕斯百得徐悲鸿教授赏识,于1928年被推荐赴法国留学,先后在里昂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接受法国学院传统的基本功训练。回国后,吕斯百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教授,1937年与法国留学生马光璇结婚。

在留法期间,吕斯百从优秀的西洋传统绘画中吸取营养,融合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前期画风,吸收其他流派的方法,画作笔力老到,意境深邃,色彩纯化雅致,画面朴实无华,生活气息浓郁,题材多为农村、山河,被誉为“田园画家”。

1950年他从北京华北革命大学结业后,在徐悲鸿的鼓励下,报名到兰州的西北师范学院去筹建艺术系。因为徐悲鸿认为在全国美术高等教育方面,西北是个空白,他建议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在西北建立一个高等美术教育基地,获得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徐悲鸿就派吕斯百到西北去考察。经过比较,吕斯百认为西北师院可以入选。经批准,吕斯百身负重任,来到西北师院,在劳作科的基础上创建艺术系,任系主任。

吕斯百考虑到西北师院美术资料的缺乏,就从琉璃厂旧书店购买一部日本版的《世界美术全集》,成为艺术系最早最完备的美术资料,还购买了大量的桌布、地毯、画静物的衬布。1951年秋,吕斯百从南京赴兰州,妻子马光璇教授教法语,兰州高校未开法语课,就留在南京。他在南京买了一批石膏像,是用国外的模型翻出来的,造型精准。乘火车到宝鸡换乘汽车时,他把其中的经典石膏像,抱在怀里,一直抱到兰州。后来他每年到南京探亲时,都购置一些石膏像。这些石膏像有摩西、大卫、掷铁饼者、断臂维纳斯、拉奥孔等,石膏像每个角上,皆有吕斯百的签名,那是验收时签的。

更重要的是吕斯百带来一批教授,其中洪毅然是教美学的,韩天眷教国画,留学法国的刘文清教油画,留学法国的方匀教图案。聘请西北军区战士文化服务社美术编辑黄胄,当创作课教员。黄胄才华横溢,出手很快,他教创作课,紧跟形势,教年画、宣传画、漫画、连环画、速写、剪纸等,形式多样,思想新颖,很受同学欢迎。

这样的师资阵容,在全国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这就为培养杰出美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50年代,经济落后,物资匮缺,教学材料更缺。画素描买不上炭条,吕斯百就指导同学,采摘十里店随处可见的柳树枝烧制成炭条,质地松脆、多孔隙,不亚于厂家专制的炭条。

吕斯百教学严谨,每堂课都备教案,讲课时循序渐进,讲究节奏。示范学生画静物时,先摆一个玻璃罐子,罐外放几枚柿子。画完后,将柿子放入罐子,学生画完后,再加一把木勺,再加一把刀。目的是启发学生用以表现不同物体的不同质感。

吕斯百善于因材施教,同学们在画维纳斯石膏像时,当看到哪个同学画得有问题,并不批评,而是让这个同学先别画,却摆个三角锥体或圆球体,让他画,以领悟造型、明暗关系。这对这个同学是无声的批评,促使他见贤思齐从基本功做起,狠下功夫,迎头赶上去。教色彩时,吕斯百根据同学的悟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他让几个同学先用赭石、白粉画油画素描,不让贸然使用颜色。他说:“用色像用兵一样,你没有那个控制能力,你就不能用那么多的颜色。一个将帅,控制力不强,兵越多就越乱。”这是说有的同学控御力有限,用的颜色越多,画面的问题也就越多。

吕斯百对一些慕名而来的社会青年画家,也热情接待,回答他们的问题。1956年原国正与翟广炜到师院来拜访,向吕斯百请教如何学习油画,他说要自我鞭策,苦下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要沉下心来,苦练基本功,不能像油花一样浮在水面。并告诫他们不要简单地仰慕与模仿名家,关键要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强调素描是关键,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色彩的运用凭感觉,无规律可循,但是素描只有一个调子,有规律可循。这使两个年轻人如醍醐灌顶,为他们的绘画助力很大。

1950年,在中华路小学(今张掖路小学)举办了一次大型美术展览。吕斯百的油画鲁迅像,高两米、宽约一米五,教室墙很低,摆不下,就放在校门对面的院子里,观众一进门就能看到,画得很薄,有些地方用调色刀画的,形神兼备,突出了斗士的性格。

抗美援朝时,全国人民捐钱购买飞机大炮,支援前线。兰州也不例外,甘肃省美术工作者协会组织成员画画,举办义卖展会,吕斯百画了多幅油画,捐出义卖。

1957年,为纪念建军30周年,中央军委、西北军区(后改为兰州军区)及甘肃省,组织吕斯百、陈伯希、张阶平、钟为、王天一、王永德等创作革命历史大型油画《瓦子街大捷》。这是反映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在陕西宜川瓦子街歼灭国民党军的战役。

接到任务后,吕斯百等人多次去陕西宜川县瓦子街等地考察写生,积累素材,采访多位亲历者,有了感性认识。《瓦子街大捷》由参加过瓦子街战役的陈伯希创意,建议画面上画什么景、什么人,提出战斗场面的安排,然后由几个年轻人画出草图,集思广益后,由王天一完成草图,以此为基础,展开创作。吕斯百对于整个画面布局的把握,色彩、人物造型起了重要作用。张阶平主要画风景。历时数月,完成这幅杰作。画面上解放军官兵及支前农民,人物生动个性鲜明,欢呼大捷,这是甘肃省第一次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巨作。画作参加了全军美展,受到广泛好评,被军事博物馆收藏。

兰州千山万壑,苍凉广袤,但吕斯百则感受到了它的雄壮洪荒,就用画笔为之造像,捕捉其在不同时间中的色光之美,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彰显了干山秃岭的审美价值,开创了博大的画风,给后人以启迪。

吕斯百是二级教授,每月工资300多元,这在50年代一般人四五十元养活一大家人的时代,应该是很高的工资了。但是他自奉甚俭,经常穿一身劳动布的中山装,穿皮包头的布鞋,冬天蓝色大棉袄、戴棉帽子。早餐用小铝锅烧开牛奶,喝完后,再倒入一些开水涮涮锅,涮完后就喝了。南京探亲往返乘火车时,他只坐硬席,并不报销车票,按规定他是能报销软席的。他就这样一直保持着农民的俭朴生活习惯。但是他资助一些贫困而好学的学生毫不吝啬,每月20多元,按时支付,从不逾期。来自渭源农村的刘应琪同学,临毕业借了吕斯百的10元钱,毕业后刘分配到青海工作,刘托同学还钱,他坚决不要。

改革开放以来,吕斯百遗作先后在南京、兰州、北京展览。兰州的遗作展开幕时,各界人士以及吕斯百当年教过的学生到会者甚多,不少是从西北远途赶来。西北师范学院院长白光弼在开幕词中盛赞“斯百先生是西北艺术教育的开拓者,西北师范艺术系创建人”。纪念会上,昔日的同事、学生以及亲友,无不追忆吕斯百先生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盛赞吕斯百先生的人品画艺,表达对他无限的思念之情。

《兰州握桥》

《兰州握桥》是吕斯百的代表作。兰州握桥唐代始建于阿干河上,系参考吐谷浑所创“河厉”而修建的,历代重修。1952年,因拓建西津路,为少拆民房而拆除握桥,千年握桥被拆就在旦夕之间。吕斯百用他艺术家的良知,高超的绘画才气,抢救性地完成画作《兰州握桥》,为后人留下了握桥形神兼备、色彩真实的身影,因此这幅杰作具有文献性价值。

从画面上看,吕斯百位于握桥的北侧,握桥南有一座木平桥,供车辆通行,握桥只能走人。河滩里,运来破山石块,成为料场,工人三五一组,或挥镐挖地,或抬筐运土,错落有致,杂而不乱,显系为新桥开掘地基。这幅杰作,应该是创作,不是原封不动的写生。当年的施工现场,人多杂乱,拥挤不堪,画家做了可贵的省略,既点明了建新桥、拟拆握桥新旧交替的历史定格,又使画面主次分明:河滩人少,分布东西两侧,握桥高触云天,且占三分之二的画面,借以突出握桥的高大、古老、空旷,甚至悲凉,可谓匠心独运。而色彩以土黄色为基调,借使握桥融合于黄土高原的黄土地中,别具悲壮苍凉之感,而桥上、桥下的红衣人相互呼应,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些许生机。有美术评论家评论兰州《握桥》,明快、朴素、典雅,灿烂,笔触有力。是对这幅杰作的艺术风格的准确概括。该画作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关帝庙》

十里店保安堡西门外的关帝庙,可惜拆毁了,也无照片传世,幸运的是吕斯百教授为它留下了《关帝庙》的油画,可以领略它的风采。关帝庙坐北朝南,背靠甘新公路,面向黄河,坐落在黄土台地上,由后高前低两组建筑组成。前面前小院,黄土版筑外墙,山门居中,硬山顶。进门,北部台地上为后大院,居中为戏台,戏台顶部建歇山顶阁楼,显得很高,戏台下有门,进门正北为歇山顶大殿三楹,东西两侧为配殿,围墙由殿宇后墙组成。整个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雄伟壮观,为十里店地区最为高大的建筑物。

《又一条大桥通过黄河》

油画《又一条大桥通过黄河》,描绘的1956年10月开工的沟通七里河到十里店黄河大桥的施工场面,画家在桥南稍西,支起画架,挥笔作画。整个画面是一片带点浅灰色的土黄色,背景是蓝天下九州台的西支,群峰起伏,沟壑纵横,干裸荒蛮。桥已合龙,斜贯画面的中部,枯水期的黄河河面缩小,河滩裸露鹅卵石,被阳光映照得闪烁光芒。工人们就地取材,将鹅卵石铲入大抬筐中,抬运岸上,以备搅拌混凝土,浇筑桥梁构件。工长指挥有度,运石场面杂而不乱。黄河中一艘木筏正要穿桥而过,使画面充满活力。

吕斯百通过合理取舍,将杂乱无章、热闹冲天的建桥工地,处理得主题突出,有章可循,同时塑造出姿态各异的劳动者群像,为他们大声讴歌。既为学生留下了处理大场面油画的示范作品,也为兰州城建史留下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十里店》

1955年绘制的《十里店》,只见浅赭石色的干山秃岭和大地,雄浑荒蛮,仿佛月球表面,中间是西北师院的几栋双流水平房,白墙、绿窗,咖啡色屋檐,造型简略,与黄土地形成强烈的对比,凸显了这所高等学府在闭塞、落后的大西北勤于弦诵,为国作育人才的精神。

  □邓 明 文/图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