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平凉市崆峒区:擦亮平凉红牛“金字招牌”

来源/ 新甘肃 作者/ 时间/2024-03-01 10:41:04

膘肥体壮、毛色鲜亮的牛正津津有味地吃草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胥蕾 朱越

时下,走进平凉市崆峒区大寨乡废弃窑洞生态养殖小区,窑洞整齐排列,标准化牛棚功能完备,膘肥体壮、毛色鲜亮的平凉红牛津津有味地吃着草料。

“这里牛棚宽敞,配套设施齐全,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通了动力电,是个养牛的好地方。”大寨乡赵塬村养殖户金六三一边忙着清理牛舍、添草加料,一边说,“以前家里场地有限,只养了50多头牛。自从搬到养殖小区,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现在牛存栏量达到100多头。”

大寨乡废弃窑洞生态养殖小区是崆峒区借鉴先进经验,践行“小群体、大规模”养殖思路的典型代表。目前,全区共盘活土地100多亩,改造199孔废弃窑洞建成窑洞生态养殖小区,不断提升牛产业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

平凉红牛产业链是平凉市九大重点产业链之一,也是全市聚力打造的百亿级产业链之一。为此,崆峒区坚持“场户结合、繁育并举、科技支撑、品牌引领、链式发展”五条路径,2023年,崆峒区全面推进“五补两投两奖”牛产业奖补激励政策落实,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投入资金3200多万元,培育市级万头产业强镇3个、千头养牛专业村4个,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12个、暖棚牛舍30座,完成“见犊补母”7500头、肉牛冻配改良4万头,培育10头以上养牛大户121户,全区新增肉牛存栏达1.5万头以上,肉牛饲养量达到28.45万头。同时,建成青贮窖20座,向全区1.4万户肉牛养殖户投放优质饲用玉米籽种153吨,不断提升优质饲草供给能力。

崆峒区还围绕特色产业延链,做深做实“畜头肉尾”文章,加快建设集中加工区。

走进位于崆峒区清真肉制品集中加工区的平凉红牛“中央厨房”,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卤制牛肉,一旁的网络直播间内,工作人员正在直播带货。

崆峒区清真肉制品集中加工区于2023年6月投入使用,可入驻商户80多家,现已入驻49家。据平凉市伊通清真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兰亮亮介绍,商户使用的牛肉都是平凉红牛,出货量每天达30吨左右。

“我们的牛肉产品除了销往平凉各县(市、区)之外,还有庆阳、西安、兰州、长沙、武汉等地,2023年销量可观。我们还要新建屠宰流水线,进行冷鲜肉、牛肉肠、牛肉丸、速冻水饺的加工销售。”兰亮亮说。

近年来,崆峒区依托陇东活畜交易市场“平凉红牛”数字中心,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交易网络,陇东活畜交易市场年销售量达到5万头以上。

同时,不断创新营销方式,扶持引导当地平凉红牛品牌企业,统一产品标识,在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并培育带货达人,在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实现牛肉产品年销量2万吨以上。

  平凉红牛肉质细嫩、香味独特,成为家喻户晓的高端牛肉代表。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