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甘肃省文物局供图
西安永宁门城墙。 西安城墙管委会供图
澄江化石地博物馆。 云南日报供图
在石家庄举办的全国戏曲优秀剧目展演。 河北日报供图
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遗址。 贵州日报供图
宁夏博物馆展出的鸱吻。宁夏日报供图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历史文化长卷徐徐展开。全国各省区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实践中积极探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让更多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省区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报联合河北日报、辽宁日报、福建日报、河南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日报、四川日报、贵州日报、云南日报、陕西日报、宁夏日报、新疆日报,共同推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联动报道,以文字、图片、视频、海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各地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生动实践、创新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就。敬请关注。
甘肃 文化遗产璀璨绽放焕发时代新韵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星罗棋布在陇原大地的文化遗产,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国有收藏单位藏品51.2万件(套);世界文化遗产地7处;全省境内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居全国第二;其中明长城总长度1738千米,居全国第一;6处遗址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四五”专项规划;历史文化名城(镇、村)37座,中国传统村落108个……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守正创新,保护第一,活化利用,传承发展,以多元举措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璀璨绽放时代新韵,以生动实践精彩讲述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甘肃故事”,以独具特色的陇原风韵添彩中华文化遗产百花园。
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明珠,作为全世界仅有的两个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遗产点,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把莫高窟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真实、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敦煌研究院几代人不忘初心、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全力以赴加强文物保护,努力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攻克古代壁画起甲回贴、酥碱脱盐、空鼓灌浆,干旱环境土遗址结构失稳、表层劣化加固等诸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我国首座考古发掘现场移动实验室,建成文化遗产领域唯一的全气候大型物理仿真模拟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打造全球首个基于风险理论的丝路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数字敦煌”全球上线,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上线运行……甘肃多方发力,以一系列实质成果,加快推进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更上一层楼,“中国特色·敦煌经验”引领时代。
秦安县大地湾出土的彩陶,证明8000年前陇原大地上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庆阳南佐遗址大型宫殿式建筑,实证当时陇东地区已进入早期国家或文明社会;天祝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见证了吐谷浑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一系列重大考古工作和丰硕的考古成果,不仅全面展示了甘肃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价值,也彰显了甘肃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更为“考古中国”增添了不可或缺的“甘肃力量”。
姹紫嫣红的敦煌文创,长居电商平台“流量王”和文创商店“C位”;一经亮相便在业界风光无两的“战国豪车”;铜奔马、驿使图等珍贵文物登上《国家宝藏》等央视舞台;“云游敦煌”等10余个小程序访客覆盖120个国家(地区)6亿多人次……近年来,甘肃在传承中弘扬、在创作中鼎新,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穿越历史、古今对话的同时,一路“破圈远航”,讲述多元“甘肃故事”和精彩“中国故事”。
除有形文化遗产外,甘肃无形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亦资源富集、多姿多彩:截至目前,甘肃共有花儿、皮影和格萨(斯)尔3项非遗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83项非遗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省级、市州级、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493项、2107项和5241项。
保护,让非遗遍地开花;传承,让非遗百花齐放;弘扬,让非遗花繁果硕……近年来,甘肃千方百计固优势、补短板,保护好非遗,让多彩非遗焕发勃勃生机;同时,想方设法挖潜力、增活力,传承弘扬好非遗,让斑斓非遗走近百姓,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融入生活,展示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河北 让更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春节期间,河北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文化地标成为过年热门打卡地。河北博物院“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现场,每天观者云集。
这火爆的场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活化利用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为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河北推动文化遗产融入城乡建设、文旅发展、文化教育,以用促保,让更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正定实施了城门恢复保护、古寺群落修缮、阳和楼复建、“荣国府”周边环境整治等工程,“北方雄镇”历史风貌得以有效恢复,“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不仅正定,河北各地都在将文化遗产融入城乡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事业中。保定市西大街位于市中心,始建于宋、成于元、兴于清。沿街商铺林立,随着时间流逝,古街失去了往日的繁华。近年来,保定市启动古城保护更新项目,以修旧如旧、避免同质化为理念,在古建修复、设施改造、恢复文化业态等方面“绣花”,用修文物的标准修古建筑,打造了有思念、有味道、有故事的“直隶第一街”。
河北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像保定西大街一样,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坚持最小干预,将文化遗产融入城乡建设,实现老城提升改造同保护文化遗产统一起来,让一大批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在秦皇岛“天下第一关”镇东楼眺望,远处角山长城的巍峨壮美画卷铺展开来。依托长城资源,山海关区建设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等8大重点项目,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长城文旅综合展示体系,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山海关游玩。
近年来,河北以开展国家中小博物馆试点为契机,持续培育“十佳博物馆”,已公布的第一批“十佳博物馆”,通过“展板展示+讲解员解说”的方式,打造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流动博物馆”,将流动展览送到群众家门口。推动文化遗产知识融入教育体系,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的保护传承意识。去年以来,河北坚持以文培元、以文聚力、以文兴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力度,成功叫响“北方戏窝子”,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辽宁 守护历史文脉 传承创新发展
辽宁日报记者 王笑梅
元宵佳节,阜新市博物馆《祥龙呈瑞——2024甲辰年龙文化特展》迎来一拨又一拨前来打卡的观众。特展以阜新距今8000年的查海遗址 “中华第一龙”为起点,用文物讲述“龙文化”的历史演变,让游客感受“龙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近年来,辽宁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全省上下形成守护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
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文物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近年来,辽宁在全国率先完成石窟寺、汉唐遗址等专项调查。出台《辽宁省古塔保护办法》《辽宁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积极推进《辽宁省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条例》立法,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革命文物、文物保护示范区等重大保护工程,预防性保护、系统性保护积极推进。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68处,总量居全国前10位。创新实施考古前置“沈阳模式”,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守护好中华文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展现新形象。2023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确证辽宁牛河梁遗址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线由此又向历史纵深推进了五六百年,推进到5800年。这是辽宁对中华文明探源作出的巨大贡献。”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文博中心主任兼张学良旧居陈列馆馆长李声能说。
在辽宁,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备案博物馆总数达131家。辽宁省博物馆“又见大唐”“唐宋八大家”“和合中国”等现象级展览吸引海内外观众近百万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博物馆联盟成立,7市1区39家博物馆联合办展,联合进行文化挖掘、文创研发,整合了区域文化资源。2023年,全省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2574人次,举办各类展览322场,组织各类社会教育活动5924场次。
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2023年,全省共完成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100场,惠及学生群众约两百万人次。
展示时代新价值,文化遗产赋能文旅融合开辟新赛道。深耕红色资源,辽宁“六地”红色旅游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6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发利用步伐加大,文化遗产旅游让文物活起来。加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建设,全省共认定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37名,17家非遗工坊覆盖沈阳、大连等12个地区,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三大项目门类。
福建 “活态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
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今年以来,“世遗之城”泉州频频“出圈”——
春节前夕,福建泉州推出2024古城龙年生肖系列IP,定制“十龙九子”艺术装置,一经推出立即“火出圈”;正月初六,时隔20年,泉州重启大型民俗踩街活动,30项非遗项目精彩上演,吸引线下市民游客超30万人次;高甲戏《围头新娘》荣获第三届全国戏曲会演优秀剧目奖并亮相2024新年戏曲晚会;元宵节期间,泉州超2000盏花灯点亮“泉”城,让市民游客仿若梦回宋元泉州……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现拥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945处(其中国家级44处),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726项、总数居全省第一。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泉州市多措并举,全力推动世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朝着“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阔步前进。
深爱这片土地的泉州人也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千年古城。泉州22个遗产点所在街道、社区相继建立“爱护遗产公约”,数百名义务讲解员,上千名志愿者自愿参与世遗讲解、保护等工作。
走进泉州的大街小巷,俯仰之间,随处可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传统生活方式仍在南音、木偶戏和闽南话里绵延流淌。
如何让老建筑绽放新活力,让“古早味”融入新业态?近年来,泉州采用绣花针式改造手法,对669幢传统历史建筑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分批修缮。
泉州还设立了100个非遗传习所、1000个非遗展示点,建设泉州非遗馆古城分馆。特别在古城金鱼巷开设南音表演,在旧馆驿植入古琴等非遗项目等;立足戏曲、南音等非遗传承文化,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打造一批文艺精品,10部作品获评国家、省级精品剧(节)目,13部作品获评省百花文艺奖等。
“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利用,既能全方位弘扬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也能多维度释放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表示。2023年泉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增长率在福建省排名“双第一”、增加值总量连续10年全省第一,打造“簪花围”“娘惹装”等多个“出圈”爆款,其中蟳埔民俗文化村日均游客破万。
半城烟火半城仙,千古风华千古情。2023年,泉州成功入选全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泉州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02.4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8652.97万人次,两项增速均居福建省第一。
河南 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走在前列
河南日报记者 张体义
2月28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召开。通过资料审阅、综合评议和投票推荐,最终遴选出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河南省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处,探源贾湖文化、寻根中华文明入选十佳,往事越千年、曹操高陵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入选优秀案例。
河南省是国内大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省份,也是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省份。河南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河南省文物局指导省内各大遗址所在地政府,围绕大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专项立法建设、保护规划编制、保护展示工程实施、遗址博物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重点内容开展相关工作,成效显著。在大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方面,推动整理出版了《二里头》《偃师商城》《隋唐洛阳城》《舞阳贾湖》《三门峡庙底沟》等32部重要大遗址考古报告,大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整体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在专项立法建设方面,推动地方人大先后出台了《安阳殷墟保护管理条例》(2021年)《宋陵保护管理办法》(2021年)《洛阳市二里头遗址保护条例》(2022年)等10部大遗址保护地方性法规,为相关大遗址的保护提供了制度性法律保障。
在遗址博物馆建设方面,已推动全省各地建成开放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安阳高陵遗址博物馆、殷墟遗址博物馆新馆等15座考古遗址博物馆,另有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等4座遗址博物馆正在建设中。这些建成开放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已成为向社会公众宣传文明探源成果的主要窗口和服务社会公众的重要文化设施,也成为教育和文化旅游部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旅游的重要场所,在推动文明探源成果宣传普及推广、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面,河南省已有殷墟、隋唐洛阳城、郑州商城等7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挂牌并对外开放,另有大河村遗址、偃师商城、平粮台古城等10处考古遗址公园入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河南省挂牌和立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数位居全国第一。相关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成,不仅优化了考古遗址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的文化生活空间,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广东 “双创”助力岭南文脉传承
南方日报记者 杨 逸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岭南文化再次成为全网“新晋顶流”:普宁英歌前往英国伦敦“首秀”吸引超过70万人围观共赏,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登上央视春晚舞台,音乐剧《雄狮少年》节前在粤港澳大湾区首演……在现象级文艺精品带动下,广东非遗正在全球掀起热潮。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离不开对传承人的培养。今年,广东将开展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和认定,探索认定省级非遗传承群体,同时继续实施广东省非遗传承人群“种子计划”。广东还将做好新一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认定工作,打造“2024非遗品牌大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暨佛山武林大会”等展示展演品牌活动。
珠江白鹅潭之滨,一艘“文化巨轮”正在整装待发,准备扬帆远航。由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组成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在有序推进开馆前期系列工作,力争今年“五一”正式开馆。与此同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和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陈设计以及一体化运营管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
随着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深入实施,广东近年来不断推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手笔”。去年10月,广东省文物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打算用12年时间对岭南早期人类与文化发展历程展开全面溯源。广东考古工作高质量发展从此有了明确的“路线图”。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介绍,今年将继续加强云浮郁南磨刀山遗址、清远英德青塘遗址、英德岩山寨遗址等重点考古项目调查和发掘,推进建设笔架山潮州窑遗址、英德青塘遗址、郁南磨刀山遗址等考古遗址公园,推动重要考古课题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目前,广东正在推动出台《广东省文物保护空间规划》。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广东将在今年认定首批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名录,同时实施三大革命历史事件重要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打造“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中央红色交通线”“东纵抗战路文化廊道”等革命主题游径示范段。此外,还将推动大湾区水下考古国际合作中心建设,依托“南澳Ⅰ号”“南澳Ⅱ号”考古成果建设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加快推进“南澳Ⅱ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重点调查。
“我们期待借此让文化遗产真正融入百姓生活,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曹劲说。
重庆 巴渝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置身大足石刻数字影院,在美妙的视听享受中沉浸式游览世界文化遗产;乘坐电梯深入长江江底,透过圆形观察窗,白鹤梁题刻尽收眼底;登上枇杷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馆一院”精彩纷呈,在这里赏文物、读好书、品咖啡,好不惬意。
这,正是巴渝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当代的真实写照。
重庆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在这座美丽的山水之城,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交织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重庆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助推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文博工作者迈出铿锵步伐。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依托考古遗产资源,创新打造极具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三馆一院”;重庆工业博物馆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生产车间旧址为载体,走出了“文物+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依托立德乐洋行旧址群打造的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全面建成开放,业态兼具休闲观光、旅游度假、餐饮美食、沉浸体验、演艺等,成为集博物馆、公园、慢享街区为一体的城市文旅新地标。
进一步推动巴渝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当代,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去年8月,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重庆市大足区开幕,来自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尼泊尔、挪威、英国等国的石窟寺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话石刻保护之路。
去年9月,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文物保护技术装备研讨会在重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等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高新技术装备持续赋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与路径。
重庆还面向世界,更好地保护利用巴渝文物。重庆白鹤梁题刻与埃及尼罗河水尺,相隔万里,似乎没有交集。但如今,它们已走到一起——两处享誉世界的水文遗产,已启动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今年,重庆将深入实施红岩精神传承弘扬工程,高质量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及红岩文化公园二期项目,三峡出土文物修复、三峡博物馆改陈、重庆非遗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钓鱼城遗址、白鹤梁题刻、川渝宋元山城体系等申遗,打造世界文化遗产集群等,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
四川 让巴蜀文化绽放光彩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 博
近年来,四川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持续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推动川渝携手攻坚石窟寺保护世界难题、探索三星堆遗址考古资源多元共享、成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等举措,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国家文物局部署安排开展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统计,川渝地区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850处,点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量的二分之一。
然而,由于川渝地区石窟寺文物主要是砂岩质地,结构松散,区域气候高温潮湿多雨,文物本体病害类型多种多样,风化、微生物、水侵蚀、彩绘脱落褪色等自然破坏所带来的文物病害机理研究十分复杂。
2022年6月,重庆市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签署《共同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及科技创新基地。双方将共同编制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共同组建专家团队,共同推动石窟寺保护关键技术攻关和学术研究,共同实施川渝石窟寺考古行动,共同推进石窟寺综合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共同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共同推出一批体现川渝特色的石窟寺外展精品,携手打造中国南方石窟寺保护利用高地。
伴随着三星堆遗址考古“再醒惊天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全国50余家单位共同开展考古发掘与多学科联合攻关。此外,在文物保护修复和全景展示传播方面,本次考古发掘也进行了多种尝试。“科技视野下的三星堆遗址考古资源多元共享新模式”也成功入选2023年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
非遗是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过去几年来,四川同样着力颇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四川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非遗保护理念,按照“三中心三基地”的目标定位,提高全省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为推动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推动非遗保护的跨学科研究,去年10月13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贵州 赓续文化基因 推动传承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以“人文山水,时光峰峦”为主题的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开展20余天,就吸引了超15万人次前来观展。
贵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
2023年,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从九个方面系统科学制定了128项重点工作举措。在深化考古与文明历史研究方面,2023年,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贵州考古第八次获得该荣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海龙屯遗址第一阶段考古顺利收官,15212件出土文物移交对口单位,围绕遗址出版的图书《海龙屯(全四册)》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贵州省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被评为“2022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助力文化强省建设,2月22日,贵州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眼下,贵州正积极筹备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苗族村寨、侗族村寨、中国白酒老作坊4个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兴未艾。
贵州文化遗产正在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漫步丹寨万达小镇,蜡染、刺绣、银饰等非遗工坊、非遗旅游体验空间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贵州文化魅力。
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项目,贵州摸清“红色家底”,将分散零落的红色资源连点成线、串珠成链,让更多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与遵义《伟大转折》剧目以“文化+科技”讲述长征故事,形成红色文化演艺“双子星”格局,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长征文化的新地标。
去年,由贵州省政府主办的《中国苗·艺术展》在意大利米兰开展,上百件贵州苗绣珍品亮相时尚之都,展现了贵州苗绣源远流长的艺术风采,成为2024春夏米兰时装周的焦点。
云南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云南日报记者 侯婷婷
2023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发极大关注和热议。申遗成功展示出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取得的成就,也让云南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创新举措广受各界好评。
2023年,云南省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持续提升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
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之外,云南还在积极推进滇缅公路申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此外,“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云南持续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考古遗址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保护管理,持之以恒抓好文物安全工作,推动重点博物馆建设等。
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另一着力点。2023年,云南省文博宣传教育活动有新亮点:组织开展了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主题的256个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开启以“知识奇遇季,暑期研学游”为主题2023年清凉一夏研学游直播活动;在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文化和旅游馆序馆设置博物馆文创专区,搭建“永不闭馆的展厅”。省博物馆《听,历史在说话》获2023年度全国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优秀项目十佳称号,云南民族博物馆《博采兼收 美美与共》获得入围项目资格。《中国声音——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入选全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名单,省博物馆“百年风华正茂,云岭沧桑巨变”巡展项目荣获“首届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陕西 做好文保工作 推动文化发展
陕西日报记者 赵茁轶
作为文物大省、考古大省,多年来陕西省先后发掘遗址千余处,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中华文明在陕西这片沃土留下的印记,有展现史前文明之光的半坡,有“石破天惊”的石峁,有周秦汉唐的传承,有延安中国革命的重要圣地。
强化大遗址保护,提升大遗址管理能力。陕西省在大遗址集中的西安、宝鸡、咸阳等市实行考古前置制度,实现出让时“净地”供应;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优势,加强大遗址保护研究;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等,持续完善规划设计。深入挖掘大遗址价值,加强保护利用宣传。陕西省深入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石峁遗址、太平遗址、清平堡遗址等大遗址考古成果丰硕;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稳步推进石峁遗址申遗工作。
融合文保与文旅。目前,陕西省正在利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持续提升博物馆展示水平,打造旅游景区展示文化的多样化平台。陕西考古博物馆依托陕西省大遗址资源,打通考古学科全链条,具有“中国考古的里程碑”重要意义;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建成开放;国家文化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特色突出,建成秦始皇帝陵、石峁遗址、统万城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7处;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碑林博物院等文博单位吸引广大游客,春节假期全省各文博开放单位共计接待观众733.59万人次。
西安城墙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一张特别的名片,实现了文保展示、交通改造、生态提升、文化复兴、城市发展5个方面的蜕变。“大数据监测+智慧化管理”让千年城墙焕发新机。2024西安城墙新春系列文化活动首度打造了全天覆盖的沉浸式文艺演出。
2023年4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西安开幕,21个亚洲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基金等3个文化遗产领域国际组织参会,大会宣布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正式成立。此次会议是联盟发起至今的首次大范围高级别会议。联盟的成立有利于促进文保领域合作交流,传递亚洲文化遗产价值,增进各国人民理解互信,共建繁荣美好文化家园。同年10月23日至25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西安举行。这是中国考古学界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规格最高的国际性高端学术会议,全面展示了中国考古学近年来的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
宁夏 传承守护好塞上山川的文化根脉
宁夏日报记者 何耐江
塞上宁夏,独具特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是塞上儿女对历史负责、对未来担当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宁夏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精准提炼宁夏文化遗产的内在精髓和时代价值,坚持以长征、长城、黄河国家公园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开展黄河文化遗产资源再梳理工作,全面起底历史文献古籍和文物资源。探索非遗保护研究基地、非遗村落等动态管理机制,打造高水平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
2023年,宁夏围绕配合基本建设与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相继开展文物保护、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等工作,水洞沟遗址、鸽子山遗址、姚河塬遗址、张家场城址、苏峪口瓷窑址等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实证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发展进程。
以红河流域彭阳段开展的区域系统调查为例,调查发现史前遗址4处、历史时期遗存3处,年代上跨越新石器至宋元时期。史前遗址中以韩堡遗址最为重要,该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晚期,是宁夏境内发现的为数不多的仰韶时期遗址。通过考古调查,有益补写了红河流域乃至陇东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谱系。
“目前,全区已登记的3818处不可移动文物,516处文物保护单位,75座博物馆,以及长城、西夏陵、水洞沟等遗址,串起了黄河宁夏段各个历史时期开发建设的历史轨迹。同时,全区现有包含贺兰砚、二毛皮、剪纸、刺绣、花儿等10大类别非遗项目,非遗资源达到5667项。”宁夏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去年,宁夏博物馆以馆藏文物“琉璃鸱吻”为元素,推出芒果、抹茶、蜜桃3种口味的文创雪糕,文物跨界与美食联动,契合了年轻消费群体需求,一时间引发抢购潮,成为博物馆里的流量担当。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宁夏各博物馆充分发掘馆藏文物藏品资源,凝练展示主题,通过联合办展、巡回展览、流动展览、网上展览等形式,精心策划推出“龙行中华——甲辰年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等系列展览27项,推广以需定供的“菜单式”“订制化”展览服务,通过云展览、云活动等形式,为观众带来更多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春节期间,宁夏共组织县(市、区)级以上非遗展演展销、文化美食节、戏曲大拜年、社火民俗展演、花灯冰灯节、非遗游园会等民俗活动570项1625场次,线下参与群众达185.6万人次。
新疆 非遗勾画出美丽的风景线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 璐
正月未过,年味尚浓,新疆各地的迎新活动在美好的春光里情意暖暖。是什么让春节如此温暖?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股暖意的重要来源。
花灯、社火、剪纸、陶艺、年画、茶艺、皮影戏、十二木卡姆、麦西热甫……从正月开始,新疆各地多样的非遗把各族百姓的新春打扮得绮丽炫目。对非遗的发掘、保护、传承、利用,让这些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载的文化瑰宝,越加清晰地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新疆相继实施了《自治区非遗保护条例》《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提高非遗传承保护的规范化和系统性水平,推进非遗可持续发展,服务于现代生活,让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者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在喀什古城、和田团城、约特干古城、葡萄沟风景区、伊宁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新疆国际大巴扎……一座座非遗巴扎、非遗集市遍地开花,让到访的游客享受着一场场“非遗盛宴”,艾德莱斯丝绸服饰、剪纸、绳结、桑皮纸团扇、木雕手杖、刺绣手包、民族乐器等写满智慧与创意的非遗,满足了人们在旅途中留下美好新疆印记的心愿。
新疆持续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支持利用非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雕刻、印花织染、民族乐器弹唱、刺绣、戏曲等,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乐趣。
截至目前,新疆有非遗代表性项目5425个,其中3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94个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315个入选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非遗保护政策法规的制定及执行,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逐渐走入良性发展空间。全疆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6559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2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548人。
新疆的艺术院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非遗在教育传承中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招收木卡姆表演专业、木卡姆与麦西热甫研究专业学生,持续为全疆各文化馆、艺术院团、木卡姆传承中心等输送着“唱、奏、舞”兼能的青年人才。
全疆已有120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并建成玛纳斯、刀郎麦西热甫、哈萨克族阿依特斯、锡伯族贝伦舞、新疆曲子、维吾尔族刺绣、塔塔尔族撒班节等10个非遗传承中心,传承人既能传授技艺又能依靠表演和手艺增收,以十足的动力与热情展现中华文明瑰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