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态可掬的《春牛图》。
礼县春官歌是以礼县龙林乡川坝河谷地区为流传中心,广泛分布于礼县下四区的一种非常原始的说唱艺术。2008年,礼县春官歌演唱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春官除了“说春”之外,还会向农户送上自制的《二十四节气表》,也称《春牛图》。
这种《春牛图》系民间春官自制的木刻版画,以实用为主,但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是最具典型性的农耕文明视觉符号。
一
在地处甘肃东南部的礼县农林乡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古老的民间风俗——说春,是一种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征的说唱艺术。说春的民间艺人称为“春官”,每年冬至前后,春官们每两人一组,身背褡裢,怀揣一叠“二十四节气表”,外出说春。春官每到一家,即唱起韵调古朴的春官曲,祝愿主人一家来年吉祥如意、子孝孙贤、发财致富,同时赠送一张来年“二十四节气表”,充当春天使者的角色,表明春天即将到来。礼县春官自制的“二十四节气表”,被称为《春牛图》。
《春牛图》系春官自制的民间木刻版画,用彩纸印制,图文并茂,文字内容以二十四节气为主,同时附有关于来年的气象、收成等信息的预言,占据画面的绝大部分面积,下部绘制耕牛和农人形象。主旨在于劝农事、促生产,虽以实用为主,但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是最具典型性的农耕文明视觉符号。
《春牛图》图像部分内容,以造型敦厚、古拙的春牛和农人形象为主体,春牛的形象采用民间艺术中“添加”的装饰方法,在牛的图形部分刻“牛”字,突出主题;农人头戴草帽,有的手拿鞭子,合乎“鞭春”主题,有的肩扛木犁,正向田野行进,似乎传达“人勤春早”之意,用极其有限的图形元素,传达出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民间生活气息。
《礼县志》中记述农林乡一带当地的民间传说:“过去每年‘立冬’后,皇上将新一年的‘节气表’,通过规模较大的祭祀活动后,再传给各州、府、县官,再到××庙举行‘拜春’仪式后,把‘节气表’分发给各路春官,让春官通过‘说春’的形式分给各家各户。”虽为民间传说,但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春官”及其“说春”的源流是由古代官方的、与立春有关的礼仪、节俗活动发展而来。
二
中华民族很早就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历代统治阶级也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因此对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历法、节气也非常在意,传播来年的节气、气象、收成等信息,历来就是一种官方行为。《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冯相氏”之职中明确指出:“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作为中华民族发源地的黄河流域,春天是播种的黄金季节,所以标志春天到来的“立春”节气,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中最重要的节日。
《事物纪原》中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土春牛”也首次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图像符号出现。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立春之日,从中央到地方都要举行迎春礼,“京师百官穿着青衣,郡国以下的官吏头上戴着青帻,树起青幡,并把土做的牛和耕人置于城外,以此仪式告诉百姓已到立春时间,土牛和耕人一直要摆至立夏”,此时,作为农耕文明象征的重要视觉符号系统“牛和耕人”已约定俗成。
除了“土春牛和耕人”外,汉代最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画像石中也有少量的“牛耕图”,和《春牛图》图形部分的艺术形式、趣味极其相似,也有劝课农桑的意义,但无“二十四节气”等文字内容,可以称得上《春牛图》的雏形。
礼县与农耕文明息息相关的立春系列民俗文化在此承传、发展,“春官”与“说春”风俗,可以称得上古代立春民俗事象的活化石。
三
《春牛图》的呈现内容除二十四节气以外,还会涉及来年的天时气象、收成等方面的信息,例如“×牛耕田”“×龙治水”“×日得辛”“×人共丙”“×屠共猪”等,耕田之牛、治水之龙越多,说明来年的雨水越充沛;得辛之日越短,说明来年五谷成熟越早;共丙之人、共猪之屠越少,说明来年的收成越好,在当地民间,取“丙”的谐音为“饼”。
《春牛图》中还有关于来年出行、红白喜事等活动的导向性信息,传达了几乎所有与农业生产及其他民事活动相关的重要内容,对农民的衣食住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他们行动的指南。
《春牛图》既有民间艺术的质朴、古拙,又有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清新、典雅,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表现过程不受过多规范的约束和限制,大胆自由,对比强烈,纯绘画的因素浓厚,而前者则更具有北方艺术古朴、粗犷、稚拙的典型特征。《春牛图》中刻制的文字占据了画面的主体,虽然出自民间艺人之手,但不拘成法、天真率意的字体,却产生了另外一种独特的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享受,文字不受过多传统书写规范的制约,章法于单纯之中又富有变化,结体随意,也杂有许多错别字,但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反而增添了几分率真和浪漫。
每年立春至春节期间,《春牛图》也成为陇南许多人家中不可或缺的、兼实用与审美为一体的装点居室的艺术品,与大红大绿的年画、鲜活亮丽的窗花、和煦明媚的阳光一起,将春的气氛推向高潮。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