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
刘尔炘(1864-1931)甘肃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
庄严寺
兰州古称金城,是“控扼冲要、道通西域”的丝路要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的见证地,历史文化厚重,文物遗存丰富。本期《金城遗珍》栏目聚焦位于兰州城南的皋兰山北麓五泉山建筑群,走进这一处遐迩闻名的陇上名胜,感悟其地方特色鲜明且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
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博物馆
悠悠岁月,时光荏苒,漫步在五泉山公园,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历史长河,踏入了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仙境。这座占地广袤、建筑群复古的公园,如同一幅精致的画卷,展示着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和源远流长的历史。随着脚步的移动,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园内的五泉山建筑群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修葺增建,至民国初年定型,遗存庄严寺、浚源寺、嘛呢寺、地藏寺、卧佛殿、千佛阁、三教洞、文昌宫、太昊宫、清虚府、酒仙祠、武侯祠、万源阁、秦公庙、二郎庙、青云梯、木牌坊、山门、蝴蝶亭、半月亭、企桥、澄碧滴翠水榭和漪澜亭、子午亭等24组(座)古建筑,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地方特色鲜明,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因其较高的科学、艺术、历史和社会文化价值,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群所处的五泉山,因“蒙”“惠”“甘露”“掬月”“摸子”五眼泉而得名,都有着独特的寓意和来源。如惠泉因水量丰富而得名“惠”,甘露泉因水质甜美而得名“甘露”,掬月泉因是山中最早被月光照到的泉水而得名“掬月”等。这五泉汇聚成一幅山泉画卷,为整个公园增添了灵动的氛围。山中丘壑起伏,古树参天,清流环绕,一组组古色古香的殿宇楼阁、廊亭桥榭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布列其间,雕梁画栋,飞檐反宇,争奇斗艳,俨然是一座陇上“古建筑博物馆”。
古建筑群与潺潺涧水、晨钟暮鼓、缭绕烟岚、沧桑古树,同聚于喧嚣的古城一隅,营造出了一处清幽雅静、寄情览胜的“人间小洞天”。
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
据文献记载,五泉山最早建筑为建于元代的崇庆寺和二郎庙,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建卧佛殿、大悲殿、武侯祠,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同治六年(1867年)部分寺庙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修嘛呢寺、千佛阁、武侯祠、秦公祠。民国八年(1919年)夏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冬,兰州人清翰林院编修刘尔炘募集白银4.8万余两,修葺了原有破败殿宇楼阁,并迁建原甘肃贡院的明远楼,增修太昊宫、企桥、半月亭、牌坊等一批建筑。至此,经历了数百年风风雨雨的五泉山建筑群终于成型。
1924年之后,五泉山建筑群又经过了数次修缮,20世纪90年代,位于张掖路的庄严寺迁建于此,最终形成今天的规模布局。如今,五泉山建筑群已为一处陇上名胜,“危楼飞阁互连绵”,让人流连忘返,而附属于上的匾额楹联和陈列于内的先贤塑像文化,更是让人在登山临泉、访胜踏幽后回味无穷。
陇上名儒刘尔炘在重修五泉山时,结合每座建筑功用和所处环境,撰写了相应匾额楹联,如青云梯题额“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万源阁望来堂楹联“正学废兴关世运,斯文绝续在人才”,企桥联“要过去么,过去便能通碧落;休下来了,下来难免入红尘”,构思巧妙,通俗风趣,意境深远,读之见仁见智,让古建筑更有几分灵气。
当代恢复的殿宇内的中华先贤和陇上名人配祀塑像,如太昊宫的伏羲和陇上孔门弟子,武侯祠诸葛亮,清虚府岳王殿的岳飞,左公祠的左宗棠等,更是融注了兰州先贤的精神信仰和人生理念,让古建筑更有灵魂气魄。可以说,五泉山建筑群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后来者。
匾额楹联饱含人生哲理
五泉山公园的牌坊,如同古代的标识,巍然矗立在山前,成为现今公园的大门。这座牌坊上刻有“五泉山”三字,正是刘尔炘的手笔。这座牌坊建于民国8年(1919年),走马板上镌刻刘尔炘隶书“五泉山”三字,背面篆书“仁静智流”四字。这字里行间传递了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的人生思考,也在山静水动之中奉劝世人,在暂离红尘入这个山水间行乐后,不要忘了家与国,不要忘了仁义礼智信。原明柱悬挂有“频年在这个山中,与水为缘,偶种成林泉花草;举世入奈何天里,及时行乐,都来上烟雨楼台”楹联。
建园之初,山门是入园的正门,而今,山门上的匾额已经毁于岁月,但现在的门额上悬挂着“乐到名山”牌匾,由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山门体量宏伟、结构精巧,由大门门厅和东、西两侧曲尺配廊合围而成。门前台阶下置原明肃王府石狮子一对,明间楹联“作雨还云,随时天趣;钟灵毓秀,他日人才”。山门左右各有便门一通,右曰“韫玉”,左曰“怀珠”,取自晋代陆机的《文赋》,寓意山上的泉水、山石都有一种珍贵的灵性,让人进入公园时怀才抱器,期望人们在风云变幻莫测时代,要成为国家栋梁英才。
蝴蝶亭是公园内引人注目的景点之一。站在山门之后,迎面而立的是孔子像,而蝴蝶亭则因形状独特,得名蝴蝶亭。刘尔炘在蝴蝶亭的北面台阶下设有一戏台,题曰“高山流水”,寓意戏曲需要会唱的演员和会听的观众。在蝴蝶亭的东西两侧有上山之门,虽然已经毁于岁月,但门额上的题字“上下关”“仙凡界”仍然传达着刘尔炘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蝴蝶亭的名字寓意着轻盈飘逸的美好。站在蝴蝶亭下,仰望孔子像,仿佛能够听到千年前的经文吟唱。而蝴蝶亭东西两侧的上山之门虽已残缺,却透露出岁月沧桑中的历史沉淀。这里曾是戏曲之地,“高山流水”寓意着戏曲需要演员和观众的共同奉献。
浚源寺:对源远流长历史的敬仰
浚源寺是公园内一处历史悠久的寺庙,山门上的刘尔炘题字“浚源寺”表达了对于这片土地源远流长历史的敬仰。寺内供奉众多的圣贤,刘尔炘的联曰“大地河山造成乐土,满林风月来扣禅关”,充满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世界和平的期许。该寺始建于元代,称崇庆寺,明洪武初,改为五泉寺,民国8年(1919年)刘尔炘重修后改名浚源寺。
寺有两进院,由前院山门、金刚殿、东西厢房和后院的大雄宝殿、钟、鼓楼及观音殿、地藏殿组成。正门上方刘尔炘撰书“浚源寺”石额,寺内铜接引佛,铸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原供奉在庆阳路接引寺内,1954年迁至金刚殿内。佛像通高5.33米,铁基座高0.65米,重约两万斤。身躯修长,面目匀称,衣褶自然,神态悲悯,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明代大型铜佛造像遗存。
步入浚源寺,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宗教的殿堂。寺门巍然耸立,三间大门散发着古老的庄严。刘尔炘的墨宝“浚源寺”字迹苍劲有力,彰显了对于宗教信仰的敬仰。寺内的联语言优美,表达了对大地河山的赞美和对风月禅关的思索。
千佛阁:最为峻峭奇丽的景观
千佛阁,位于五泉山东龙口飞瀑之上,始建于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由东端千佛阁、“先登桥”和西侧无名殿三部分组成。靠山岩一侧,开设多处窟、龛,塑有佛、菩萨、罗汉等,现造像已毁,仅存三通明碑。悬岩危阁,距涧底深近百米,为五泉山最为峻峭奇丽的景观。
文昌宫是公园内一个古老庙宇,殿中供奉文昌帝君,作为道家主管文运之神,也是民间习俗中常祭拜的对象。刘尔炘为文昌宫题写的联语言优美,表达了对真实品性的崇尚,强调忠孝性天真爵位的重要性。这里仿佛是知识的殿堂,让人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学识追求,也能够思考现代人对真善美的追求。该建筑始建于明代初年,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修,是由文昌帝君殿、乡贤祠、魁星阁及游廊共同组成的两进合围院落。
登上万源阁,可以俯瞰整个兰州城的美景。在文化之巅,万源阁的三层分别祀奉儒家四圣伏羲、周文王、周公和至圣先师孔子,宋明理学家四贤周敦颐、邵雍、程颐和朱熹,以及思源楼和望来堂,如同一座文化之塔,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学术传承。这里仿佛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古老的智慧和对未来的期许。
该建筑原系甘肃举院主体建筑之一“明远楼”,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8年刘尔炘迁至五泉山,更名“万源阁”,一层正门保存有刘尔炘题写的“望来堂”匾额,两侧为 “正学废兴关世运,斯文绝续在人才”砖雕楹联,希望世人关心国家命运,重视培育人才,现内设刘尔炘塑像和陈列展。
太昊宫:传承陇上智慧和仁德
太昊宫,位于五泉山西龙口东侧,坐落在万源阁的西南处,民国8年由刘尔炘在原“燃灯寺”旧址处修建。四台五座建筑依山就势,祭祀陇上文明鼻祖、文化圣贤。第一台建有三座大门,中门额题“高山仰止”,西门额“奋上兴下”,东门额“继往开来”,第二、三台为主祀孔子弟子的秦子祠、石作子祠及壤驷子祠,以及后世陇上乡贤。第四台为伏羲殿,现殿内存有塑像并开放供游人瞻仰纪念。该建筑是五泉山公园内的一处神圣之地,用以祭祀陇上的先贤圣贤。这座宫殿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反映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也如同一座历史的长廊,将陇上的智慧和仁德传承了下去。
庄严寺,原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1995年迁至五泉山二郎岗。据载初建于隋末,相传为薛举故宅,唐初改为庄严寺,为兰州唐代著名的三大寺院之一,素以塑、书、画“三绝”著称。现存前、中、后三座大殿,均为明、清重建。
泰和铁钟,原悬于城关区兰园唐建普照寺内,1939年,日本飞机轰炸兰州,古寺被毁,铁钟幸存。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将铁钟迁至五泉山猛醒亭内保护,2001年树碑警示国人。铁钟铸于金泰和二年(1202年),通高2.60米,口径1.65米,“重万斤”,系古代兰州工匠杰作。钟身铸有“仙闻生喜,鬼闻停凶,击破地狱,救苦无穷”等88字铭文和“维大金岁在壬戌五月甲辰塑二十三日内丙寅……”等年款字样,是省内幸存不多的金代珍贵文物。
青云梯:结构奇巧 工艺细腻的小品佳作
企桥,位于五泉山西龙口,民国八年(1919年)刘尔炘创建。桥体下方用块石砌筑拱券涵洞,桥面建连廊3楹,柱间装置栏杆,桥端青砖墙面开设券门。西端门外题额“企桥”,两侧嵌有刘尔炘题写的楹联:“想过去么,过去便能通碧落;休下来了,下来难免入红尘”。东端题额“问来来往往人,今日之游,水意山情都乐否?到活活泼泼地,任天而动,花光草色亦欣然”。
青云梯,始建于清光绪初年(1875年),为一重双排三开间,起脊卧兽,八角飞檐,檐木制殿堂式牌坊,青筒瓦覆面,结构奇巧,工艺细腻,实为小品佳作。现存刘尔炘题写“若登天然”“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匾额。刘尔炘为此处撰联曰:“谁教人只管好高,上上上上;我替你从容定喘,来来来来”。匾额楹联生动活泼,大道至简,饱含人生哲理。1983年10月悬挂了著名书法家舒同重新书写的“青云梯”大木匾。
中山纪念堂由原秦公庙正殿改建,重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堂内陈列孙中山先生有关纪念物品。殿前所立孙中山铜像,铸造于20世纪30年代,1956年由城关区中山林迁于五泉山公园。(首席记者 李超)图由兰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