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河州蛋雕上的精妙世界
光波
复刻马家窑彩陶
杨星国在制作蛋雕作品
鹅蛋《牡丹百福》
掐丝珐琅《河州牡丹》
河州牡丹小夜灯
李萍 严海萍 包蕾
以蛋为纸,以刀为笔,刻刀起落间,蛋雕艺术像河州牡丹与“花儿”一样纷繁盛开、娇艳绽放。古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艺术,南朝《荆楚岁时记》里的“镂鸡子……古之豪家食,称画卵”,唐代白居易《和春深》里的“玲珑镂鸡子,宛转彩毬花”,这些记载中的“镂鸡子”就是现在的蛋雕。
杨星国是河州蛋雕艺术的创始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他传承家乡的雕刻文化,把砖雕、木雕、葫芦雕刻的图案和雕刻技法成功融为一体。他开创的河州蛋壳雕刻工艺受到广泛赞誉,赋予河州文化独有的特质,以精彩纷呈和通透精妙凸显出别样的艺术气息,跃然于大众视野。
1978年,杨星国出生于临夏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初中毕业后,他开始长达十多年的长途货运生涯。八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串雕刻在鹅蛋上的葡萄,惊叹不已,小小蛋壳上怎能雕刻出那样好看的艺术?他被折服,从那时起,他就对蛋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没有老师教授蛋雕技艺,但是杨星国依照网上搜索到的视频,自学成才。他自己也没想到接下来的日子会与蛋雕息息相关,也没想到会在蛋壳上雕琢艺术人生。
谈及初试蛋雕的种种,杨星国记忆犹新:“刚开始雕刻时,发现要想在蛋壳上雕刻简直难如登天,又脆又薄的蛋壳没有任何的柔韧度,用力稍有不当蛋壳就会被刻透、碎裂。一次、两次、三次……很多个蛋壳、很多次破碎之后,我终于刻成了第一件作品。”
镂空雕刻,灯光下,几何图形凸显的美,犹如一朵异样的花,盛开在他的心田。他感动于小小蛋壳带给他的惊喜和内心的悸动,至今还保存着那件处女作的照片。
有了第一件作品就有了第二件,并越来越多。杨星国的生活开始改变,他出车回家,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满心欢喜地扑在蛋雕上。起初家人不理解,埋怨过他,但他没有放弃,一边跑车一边学习摸索雕刻技术,花花草草之外开始慢慢尝试人物肖像的雕刻。他发现人物雕刻与花草雕刻一点也不一样,第一次成功雕刻的人物肖像作品是他依照姐姐的照片雕刻的,家人看到后都说非常像。那次的成功,使杨星国更加喜欢蛋雕。
对于雕刻过程,杨星国深有体会,他说:“蛋雕基材由于薄、脆、材质不匀称等原因,稍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所以以刀代笔自始至终都要保持心静、手稳、下刀准。因此,在蛋壳上作画是个考验,是对手法技巧的考验。”
一颗对蛋雕艺术执着的心,让杨星国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也升华了他对蛋雕的喜爱。
一款款唯美的蛋雕艺术品,要经历选蛋、构思、布图、雕刻、修整、装裱的过程,其间所付出的精力只有蛋雕艺术家自己知晓。为了精益求精,杨星国努力学习,仔细钻研关于蛋雕艺术的种类、流派、雕刻手法等各方面的知识,从把蛋雕当作一种业余爱好到术业有专攻的技能大师。2015年是杨星国难忘的一年,那年,他凭着长期的锤炼,以古老丰富的河州文化为载体,把临夏独具特色的砖雕、木雕、葫芦雕刻的图案和雕刻手法,以及阴刻、阳刻、线刻、浮雕、影刻、拼雕、套雕、衬雕、镂空等丰富多彩的雕刻技法,经过反复尝试和钻研,融会贯通。同时,他借鉴吸取西方蛋雕的透视技法,使作品一步一个台阶,层层递进,最终给大家呈上了一件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艺术珍品。
那些艺术品完全是蛋壳本身的色彩,只是通过特殊的技法分层表现,从而呈现不同色彩,彰显蛋雕的精妙,使作品充满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他的作品被誉为“可以带走的八坊十三巷”。
杨星国的蛋雕作品惊艳了众人。2016年,他在临夏市的八坊十三巷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将河州蛋雕作为临夏特色手工艺展现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同年,采用临夏砖雕图案和雕刻手法设计雕刻的一件鸵鸟蛋作品应邀参加拍摄了2017年CCTV1春节宣传片。
2017年,他将马家窑彩陶图案雕刻在鸸鹋蛋壳上的作品参加了第14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获创新创作一等奖。同时,作品《富美临夏》获制作技艺一等奖,《蛋中蛋镂空笼中鸟》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此后,一组作品又在第七届甘肃省旅游商品大赛中获金奖。鸸鹋蛋雕刻作品《伯乐相马图》参加深圳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2018年5月,鸵鸟蛋作品《牡丹亭》和鸸鹋蛋作品《八坊印象》在第14届深圳文博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
随着蛋雕技艺的精进,杨星国的名气越来越大,去年3月,他被吉林卫视邀请参与拍摄高手在民间栏目的节目录制。
由于杨星国雕刻时对力度的掌握恰到好处,且十分讲究握蛋的手法,因此,他的《蛋中蛋镂空笼中鸟》《童年》《拼雕蛋中蛋牡丹亭》《梅兰竹菊》等诸多作品,以“脆弱”的艺术赋予河州文化珍贵的记忆。
生活在重复,杨星国沉浸于蛋雕艺术的美好,他说:“宁静的午后或深夜,我总是埋首案前,在蛋壳上雕刻着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手中的刻刀在那一刻被赋予了生命,让蛋壳与手艺人实现了今生最完美的相遇。在我看来,蛋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丰富生活、修身养性的补充。”
蛋雕改变了杨星国的生活,也改变了他对人生的追求。源于蛋雕艺术品呈现的精妙,慕名拜访他的人很多,去他的工作室参观或学习,并向他请教问题时,他都会细致、耐心地讲解或演示,有时候还会让游客自己上手体验。
过去的几年,杨星国一直把自己的蛋雕手法、技巧等发到网上,分享制作经验,提供远程辅导。后来又对制作过程进行直播,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详细讲解,让更多的朋友通过网络交流来体验和感受蛋雕艺术的奇妙之处。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抖音原创作品《河州蛋雕》一经发布,短短一周时间,单条点击量超过7900万,点赞量537万,使河州蛋雕技艺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为了将蛋雕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为了让更多喜欢蛋雕的孩子们掌握蛋雕技艺,临夏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了杨星国蛋雕艺术大师工作室。同时,他开展蛋雕艺术课,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他的蛋雕技艺,他说:“艺术灵感的激发、艺术才华的养成,很多时候来源于思想的交流、技艺的切磋。”
杨星国雕刻过的作品达两千多件,作品《牡丹亭》是他用最新的拼雕手法创作的,鸵鸟蛋壳细分成300片,打磨成“瓦片”样,逐片贴成古建筑中亭顶盖状,形成牡丹亭之样,做成外层的“亭”;内层的“牡丹”则用鸸鹋蛋壳,利用其自然色,依照牡丹层层雕透,第一层深墨、第二层墨绿、第三层淡绿、第四层白色从外到内雕刻,作品既有国画的神韵又有雕刻的立体艺术之美。浮雕、阴雕、阳雕、镂空雕、拼雕等手法,在《牡丹亭》作品里全部显现。为了让作品表达的效果更充分,杨星国又加了一些机械原理让其旋转,还加了灯光,于是,3个鸵鸟蛋壳与1个鸸鹋蛋壳在杨星国的巧妙构思中有了全新的生命。
今天,蛋雕深受大家喜欢,而杨星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更多的身份。从一名货车司机到工匠,再到客座教授,他钻研蛋雕,传承河州的雕刻文化,开创河州蛋壳雕刻工艺,锲而不舍地续写着“河州蛋雕”的故事。
当夜深人静时,一盏灯亮着。那盏灯下,一支铅笔与一把刻刀,让杨星国摒弃浮躁,在一枚枚蛋壳上开启一个又一个丰富精妙的世界……
(本文配图均由赵宇、朱国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