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紧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结合文明实践阵地资源特点和优势,统筹市级部门各类优质资源,推动资源向基层下沉,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把阵地用起来、让活动火起来、人气聚起来、效果实起来。
顺民意 谱写时代新篇章
3月5日,由市文明实践办牵头,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了2024年“十个100”优质资源下基层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这次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实践基地、文明实践广场)为阵地,围绕理论宣讲、农技服务、普法教育等主题,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去年以来,市文明实践办通过“十个100”优质资源下基层整合全市各级各类优质资源,着力构建协调统一、资源聚合、特色鲜明、长效发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格局,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面对面实践服务的创新举措,引导群众成为文明的践行者、贡献者,让文明实践时时可见、处处可感。
听民声 文明风尚暖人心
我市推动“十个100”优质资源走进社区、学校、乡村,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愁,力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在100场农机服务下基层文明实践活动中,专技人员下乡入户进棚,抓培训、提技能,强信心、助增收。
随着“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实施,市科协设立凉州区松树镇农技协联合会、凉州区金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2个科技小院,帮助群众及时解决相应的难题。凉州区中坝镇村民马德武说:“有时遇到不清楚的问题,会有专家专程上门指导,而且效率很高。”
“现在看病比以前方便了许多。”古浪县土门镇村民于文栋说。
市人民医院中医主治医师张勇是下基层志愿服务医师中的一名,他说:“我们去基层服务不仅给群众提供便捷,更让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得到了城市医疗机构医师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在100个普法小组下基层文明实践活动中,常态化推进宪法学习教育,推动宪法精神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场所、进家庭。“社区会经常组织志愿者普及法律知识、提供义诊服务等。我们在社区的组织下一起看电影,带着孩子做手工,吹拉弹唱样样不缺。”凉州区文庙路社区居民李阿姨满意地说。
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入推进,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暖色。
创品牌 文明实践润心田
经个人申请、学校选派,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乡村学校紧缺、薄弱学科教师需求实际,结合“三区支教”、城市教师服务乡村教育等,我市精心组织实施“100名城区教师下基层”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已选派城区骨干教师137人到乡村学校支教一年,选派72名教师参加“三区支教”服务,帮助乡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实践出真知,磨炼长才干。“百名菁英学子进乡村”品牌项目是由团市委搭建让大学生在火热实践中成长成才、服务家乡的有效平台,也是积极助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民族团结、社会治理的有力举措。“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杨振瑜说:“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努力学以致用,积极彰显助力振兴的‘青春担当’。”
市图书馆紧密结合“书香武威”建设,把开展100场公益讲座下基层作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载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拓展服务空间,在全社会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
在基层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中,我市党员干部带头,整合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典型人物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培育“理响凉州”“绿洲新声”“昌松有理”“马背宣讲”等文明实践项目品牌,全面推广“道德储蓄银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一碗烩菜办丧事”等经验做法,每月开展理论宣讲以及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等各类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弘扬时代新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形成“文明实践人人都是行动者”的浓厚氛围,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稳步提升。(记者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