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陇原春意浓 耕播正当时——我省各地抢抓农时忙春耕掠影(上)
庆阳市西峰区种植户在棚内育苗。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盘小美
岷县十里镇农民正在进行覆膜作业。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马万安
文县尚德镇周家坝村村民正在田间劳作。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小勇
编者按:正是一年春光好,陇原大地上,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正由南向北徐徐展开。连日来,全省各地以超前的谋划、科学的举措、有序的组织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广大干部群众积极主动投入春耕备耕工作中,为全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庆阳 实干争春 一棚新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春分前后,天气回暖,“陇东粮仓”庆阳按下了春耕生产“加速键”。
连日来,西峰区肖金镇纸坊村抢抓晴好天气,争分夺秒赶农时,整地、覆膜、育苗、定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走进纸坊村设施甜瓜基地,村民们忙着将培好的营养土装盘,为点籽育苗作准备。
“近期开始移栽瓜苗,五月份甜瓜就能上市了。”村民张翠琴边装土边说。
今年开春,纸坊村集中流转了140余亩土地,计划将瓜菜大棚由原来的17座增至140座,目前已完成70多座大棚的新建任务。
“为引导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我们将一部分瓜菜大棚交由村属合作社经营,一部分大棚发动群众承包经营,目前,已有70多户参与其中。”纸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一凡说。
设施瓜菜是西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今年,西峰区计划在纸坊村所在的蒲河川和什社乡武家川继续大力发展甜瓜产业,目前已完成定植300余棚。
“我们今年主要推广星甜20号、星甜24号、博洋9号等品种,这些品种都是经过多年试验、深受市场欢迎的品种。”西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左鹏博说。
同样,在华池县城壕镇现代农业菌光互补示范产业园的香菇接种大棚里,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着摆棒、消毒、扎孔、接种……
“春节后,香菇菌棒生产就已开始,目前已完成40万棒。”庆阳双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启文介绍,“接下来,我们将开展1000万棒黑木耳菌棒的生产工作。”
城壕镇现代农业菌光互补示范产业园是华池县招引北京国电远鹏和庆阳双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是一座集农业科研、菌种培育、示范种植、初深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
在产业园的实验棚里,新引进的“筷子”菌种整齐摆放着。“这些‘筷子’菌种是我们引进的黑木耳菌种,目前已经完成菌种扩繁。”梁启文说。
走进合水县板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棚内,满眼新绿,蔬菜长势喜人,10多名工人忙着给西红柿吊蔓。“这几天正是西红柿吊蔓的关键时期。”板桥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承包经营户李义鹏说。
李义鹏经营着24座日光温室大棚。“去年12月育苗,今年1月栽种了6棚辣椒、10棚黄瓜,其余大棚栽种了西红柿。”李义鹏介绍,目前黄瓜已上市,辣椒和西红柿很快就能上市,每座大棚预计年收入2万元。
随着气温持续攀升,庆阳的19万亩设施蔬菜,陆续进入了生产旺季。
甘南 春耕春管 向“绿”而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
田间地头,农户加紧犁田、翻耕、育苗;经营站点,执法人员严查假有机肥、假种子等假冒伪劣产品销售行为……春光渐浓,甘南州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有序展开,如火如荼。
走进夏河县达哇央宗有机肥料加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一辆辆运输车正将来自全州多个养殖合作社的牛羊粪便运送过来。车间内,机器轰鸣,发酵好的牛羊粪便经过粉碎、分筛、制粒、抛圆、风干、装袋,制成了可供销售的生物有机肥。
“甘南天然草场广阔,牧民将牛羊放养于草场,把废弃的牛羊粪便变成生物有机肥,既能解决养殖粪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不断提高土壤基础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还给当地群众增加收入。”夏河县达哇央宗有机肥料加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扎西顿珠说。
据了解,为全面加强有机肥质量,确保全州绿色春耕生产有序开展,甘南州早在年初就对全州16家有机肥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抽查,将抽样送到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同时详细了解有机肥产品登记备案、包装标识标签、广告宣传、生产销售库存和价格等情况。
“我们连续三四年春耕用的都是有机肥,成本低、肥力足,庄稼还长得旺。”谈及有机肥,舟曲县峰迭镇嘎麦诺村村民刘金先赞不绝口。
随着甘南州有机肥全面替代化肥行动的深入推进,舟曲县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公害的“绿色”春耕成为新风尚,“环保施肥,施有机肥”的理念已融入广大农民群众的春耕生产中。
迭部县电尕镇更古村,是迭部县良种青稞的主产区。站在迭山俯瞰更古村成片的青稞良种繁育基地,村民们正在开展春灌、施肥等作业,干劲十足。“青稞作为迭部特色产业之一,因其产量稳定、病虫害少、绿色有机深受群众和市场青睐。今年我们村种植青稞约300亩,县里为我们免费发放了青稞良种和有机肥,我们一定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为今年的丰收打好基础。”更古村主任贡巴九说。
“新模式、新技术、新理念,正在让甘南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甘南州农业农村局局长旦智杰说,“‘绿色’将持续为农业生产注入活力和动力,让甘南州的农业向‘绿’而行,行稳致远。”
陇南 人勤春早 播撒希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春回大地,空气中的寒意渐渐褪去,陇南市122万亩冬小麦最先返青,陆续进入生长旺盛期。
田间地头,农户们纷纷开始给返青后的小麦追肥,并开展病虫害防治等各类田管工作,农技人员持续跟踪苗情动态变化,面对面指导农户落实落细田管措施,真正做到因“麦”施策。
冬小麦管护忙而有序,犁地育苗赶春更是火热。
伴着隆隆机声,武都区桔柑镇农机手们动作娴熟地驾驶着旋耕机、播种机穿梭在田间地头,翻地、播种、施肥等程序一气呵成。转眼间,原本杂乱、硬实的土地变得整齐、松软,新翻泥土的气味四处弥漫……
为筑牢全年粮食生产基础,陇南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紧盯218万亩春播生产任务,抓好技术服务和保障工作,全面掀起春耕热潮。
去年秋播结束不久,陇南各县区供销社主动出击,加强与上游化肥企业对接联系,通过电话预约、网络销售、微信订购,确保春耕备耕农资供应量足、价稳,不断档、不脱销。
在春耕启幕时,农药以及农机具等进入销售旺季,陇南市各级供销系统科学研判农资市场供求形势,做好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春耕生产物资储备和调运工作,确保物资充足、供应到位。
春耕备耕,种子先行。2月下旬以来,陇南针对春播作物种子备种供种情况实行周调度制,指导缺口数量调运,确保春耕生产用种数量充足、品种齐全。今年全市春播作物预计商品种子需求量7101.93万公斤,截至目前已储备4352.52万公斤。
春耕需要天帮忙,更需要人努力。陇南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奔赴田间地头,蹲点包片对田地“问诊把脉”,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农技人员“巡逻式”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情,因地因苗加强田间管理。“要落实落细肥水管理、小麦一喷三防、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各项稳产增产田管措施。”农技人员叮咛农户,要及时关注发布降温降雪天气预警预报,科学开展蔬菜大棚、畜禽圈舍等设施加固、增温、补光、肥水管理。
如今,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春耕生产的“主力军”,为确保以最佳的性能、最好的状态投入春耕生产,陇南市提前做好机具检修、机具调度、机手培训等工作,确保春耕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定西 不负农时 采挖药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春回大地,气温转暖,陇中大地迎来中药材种苗采挖的忙碌时节。
用三齿铁叉轻轻地将土壤挖松,捡起党参种苗抖去泥土,整整齐齐码放在田埂一侧……在漳县马泉乡骆家沟村,占地420余亩的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热闹非凡,农户们正忙着采挖党参种苗。
“党参这两年价格好,去年育了2亩苗子,其中1亩是党参苗,自己育苗成本低,收益会更好,今年我还想多种些。”村民骆建喜手下忙个不停,说着新一年的打算。
在定西,山乡沃野处处可见这样采收药苗的农忙场景。
临近中午,位于陇西县双泉镇胡家门村的千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里,药农张麦唤和妻子还在地里采收黄芪苗。
48岁的张麦唤是地地道道的药农,这两年适逢行情好,又赶上好政策,他把家里近10亩地都种上了中药材。去年,靠着种药苗和大田药材,家里收入了10多万元。
“精品药苗根茎粗长、品相好,统装药苗粗细长短不一、品相稍差,两种药苗价位相差一半多呢。”夫妻俩一边采挖,一边按照种苗粗细长短进行分类整装。
双泉镇胡家门村千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是陇西县为提升中药材种业发展质量而设立的一个重要试点。基地占地1800亩,为双泉镇及周边乡镇中药材种植提供了优质种苗。
2023年,陇西县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达到6.38万亩,预计产量将达到3.85万吨,其中六成用于本地种植,其余将销往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等地。
挖、捡、装、运……连日来,在岷县中药材主产区梅川镇西坝村,占地423亩的中药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一片繁忙。
西坝村药农曾小强去年栽种了7亩多种苗。一开春,他就流转了100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黄芪挖完有三四千斤呢,自己育苗自己种,成本小、质量好,更放心。”曾小强说。
如今,岷县2.4万亩当归种苗已完成采挖开始销售,3万亩黄芪、党参种苗正在采挖中。
定西市积极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标准化基地建设等工作,持续提升中药材质量。2023年,当地加快推进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当归、党参、黄芪三大道地药材和柴胡、黄芩、淫羊藿、牛蒡子、款冬花、金银花六种大宗药材为重点,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87万亩。
天水 春到果园 管护正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春回日暖,在天水市各县区的果园里,果农们或修剪果树,或施肥挖坑,或学习种植技巧……
近日,记者在甘谷县谢家湾乡新集流域看到,果农们正忙着进行老旧果园改造,施肥、丈量、挖坑,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
“苹果种植是我们这里的支柱产业,随着树龄不断老化,老旧果园改造换新迫在眉睫。”谢家湾乡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祁瑞龙说,今年,我们在去年成功实施千亩低产果园改造的基础上,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全乡原有的低产低效果园全面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一个集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苹果示范园区。
在麦积区新阳镇的果园里,处处都能看到果农们抢抓农时,修剪果树的身影。
在新阳镇丰农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农们三两人一组穿梭在果园里,修剪枝条,为裸露的树干涂上防虫药物。
正在忙碌的技术员安鑫跞告诉记者,春季是果树修剪的重要时期,不仅可以调整树形,平衡上下树势,控制枝干比,更新过粗主枝,还能通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花量、产量,增进丰收。
“新阳镇现有各类果园2.2万亩,已全面进入果园管理期,预计3月下旬完成春剪,之后进行施肥、浇水等。”新阳镇副镇长李小亮说。
在新阳镇,老果园改造也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走进新众创农业公司葡萄基地,一株株葡萄藤整齐地排列在大棚中,果农正在进行老品种的挖除更新。
“由于棚里巨峰葡萄树体老化,经济效益慢慢下滑,新众创农业公司已经逐年开始对老树种进行品种更新,打算种植阳光玫瑰、缇娜皇后等新品种。”基地管理员何自义说。
立春以来,天水市早谋划、早行动,全力抓好果树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果园管理工作,为确保果品丰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全市已完成果树清园及病虫害防治56万亩,修剪72万亩,果园施肥95万亩,开展技术培训40多期,培训果农2200多人次。
此外,天水市还督促各县区紧盯农时、抢抓时限做好早春开花类作物保险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开花类作物承保面积6.22万亩。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农作物苗情变化,指导农户、粮油生产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设施加固、增温保暖、蓄水保墒等措施,全力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