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清明小长假,来平凉追寻红色印迹 ——“吃天水、游平凉、幸福小拐弯”康养畅游推介活动之红色文旅篇

来源/ 平凉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4-07 09:57:07

本报记者 柳娜

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

春山如黛,如思念绵延不绝,风过无痕,似生命来了又去,缥缈如云,像人生聚了又散。清明,是悲喜交织的时节。祭奠祖先,缅怀先辈,踏青赏春,万般深情,尽付天地。

清明假日,平凉市文旅局发布 “泾水激浪 初心赞歌”清明十大红色旅游线路供广大游客选择。此时,来平凉赴一场红色之旅,用眼睛感受历史,用脚步丈量初心。

线路亮点一:

展示生动,红色精神“浸润人心”

奔流不息的泾河水,孕育滋养着平凉这片红色热土。平凉是党在甘肃开展革命活动比较早、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途经地,是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中心基点”,是甘肃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平凉大力实施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工程,一大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被盘活,让红色文化更成体系,更具吸引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而众多红色文化的深入发掘与创新表达已成为对青年一代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主体建筑由印象厅、缅怀厅、追忆厅、俱进厅、红军楼、毛泽东旧居、主题雕塑、展陈馆、毛泽东诗词长廊、红色记忆长廊等构成,设有余新元事迹专题展、青少年教育专题展等十多个展室,展览总面积4400平方米。整个建筑吸收了当地民居特点,既尊重红军长征史实,又融入了旅行游览功能,庄严肃穆,结构严谨,气势宏大,独具特色。

严谨的历史文献如何以情境化的手段呈现?该馆将厚重的历史文物和先进的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展厅内有图片、雕塑的静态展示,更有液晶电视的动态演示,有遗址、文物的无声回忆,更有光电仪器、模拟场景的历史还原。基本陈列内涵更加丰富、主题更加突出。

当你走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界石铺纪念馆“印象厅”,你会看到墙壁上那熟悉的《七律·长征》手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壮志豪情顿时充臆胸间。

纪念馆前的主题雕塑,以“中”字为基本造型,寓意是“中心基点,胜利指针”,它是以我国古代的日晷作为造型的基本元素,日晷内圆面刻着红军有关界石铺的电文,外圆面雕有红军长征会师的欢庆场面。主题雕塑充满张力的圆环,围合天地之气,凝聚长征精神,突出界石铺在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中心基点”作用,而红军战士的铜像恰好站在基点位置上,中线寓意长征之路,这些红军战士仿佛从历史的时空隧道走过。一根五角星的日晷指针,分9节,通高15米,寓意1936年9月15日中央发出的关于界石铺战略地位的第一份电文。电文指出:“四方面军宜在五天至七天内以主力出至隆德、静宁、会宁、定西大道,控制以界石铺为中心之有利基点,迟则界石铺通渭大道有隔断之虞。”

每一天,随着时间的变换,日晷的投影依次指向内圆雕刻的红军不同时期关于界石铺的电文,把历史与现实一次次串联起来,也把长征精神一遍遍温习。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线路亮点二:

增强互动,红色资源“可感可亲”

在平凉,红色旅游早已不是印象中的传统模式,游客也不再满足于“教与学”的刻板形式,“接地气”“有温度”的故事,可看、可学、可玩、可互动的沉浸式、强互动红色之旅,让人更有共情感和参与感。

泾川县以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为核心,精心打造了首个全市党史教育研学经典线路:吴焕先烈士纪念馆——汭丰镇红军村(郑家沟村)——王村镇红军楼遗址——朱家涧移民新村——知青记忆园。这条线路深度挖掘泾川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全面串联红二十五军在泾川的重要活动节点,全景式展现了军政委吴焕先烈士的英勇形象,沉浸式体验知青艰苦奋斗的火红岁月,立体式感受泾川人民脱贫攻坚的伟大力量。

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位于泾川县汭丰镇郑家沟村,由吴焕先烈士陵园、主展厅、红二十五军临时指挥部——“红军楼”、“四坡战斗”旧址、红军“渡河口”等五部分构成,总面积1476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现有馆藏革命文物及藏品1297件(套)。

红军楼是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泾川时的临时指挥部旧址,这个位于王村镇羊圈洼村的二层土楼,依原样保存至今,四周被草木环绕。在8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这里是吴焕先不幸中弹身负重伤后的紧急抢救地。

这条线路看点丰富,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既有课堂教学,又有现场教学、音像教学、情景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如重走红军长征路,在红军村唱红军歌、讲红军故事、吃红军餐,在拓展训练基地打靶归来之后,在王村镇掌曲村红军楼瞻仰遗址、聆听四坡战斗故事。

背起行囊,从这里出发,是为了重温伟大的党走过的烽火岁月,从历史的篇章中感悟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线路亮点三:

供给丰富,红色教育“常学常新”

单一的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对于红色旅游的多元化需求,为丰富红色线路内容,平凉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巧妙融合,通过“红色+”“产业+”“科技+”的良性互动,推动红色旅游业态不断创新,向外界展现一个“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情景感染人”的红色旅游新高地,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平凉以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为依托,实施界石铺红色小镇建设工程;将吴焕先烈士纪念馆等资源纳入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统筹规划,结合汭丰镇郑家沟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以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为契机,推动崆峒区白庙乡红色乡村旅游项目、灵台县抗日英雄高永祥故里星火乡王家庄旅游示范村等项目建设,打造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过支持红色乡村旅游与建设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融合发展,全市涌现出一大批乡村旅游红色记忆展馆、乡村记忆博物馆、知青记忆园等乡村红色主题教育阵地。

  从点到面,平凉不断探索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深度及广度。红色旅游景区涌现出了新线路、新玩法,深度融合生态游、民俗游、研学游、乡村游等,形成了旅游新业态,为游客提供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刻内涵的项目,富有现代气息的旅游元素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