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穿越历史长河 探寻“何以甘肃” 兰州市第八十三中学百名甘肃小记者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

来源/ 兰州晨报 作者/ 时间/2024-04-08 12:01:03

原标题:穿越历史长河 探寻“何以甘肃”  兰州市第八十三中学百名甘肃小记者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

体验“丝路历程”主题课

小记者们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甘肃网4月8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 纪敏 裴强)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此春和景明之时,兰州市第八十三中学的百名甘肃小记者来到甘肃简牍博物馆,邂逅简牍中千年前的春光之美,从万卷简牍中探寻“何以甘肃”。

什么是简牍?简牍长什么样?简牍又是从哪里发现的?同学们刚进入简牍博物馆大厅,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文化瑰宝映入眼帘,一条象征丝绸之路的装饰带顺着地面向馆内延伸。

“你们知道在纸张出现之前,古人的主要书写材料是什么吗?”“我知道,有石料、陶器、甲骨、青铜器,还有竹片、木片。”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着,“简牍是如何制作的”“简牍是怎么发现的”“简牍上写错了字怎么擦掉”等等问题,在这里,同学们都一一找到了答案。“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建立起一条以丝绸为贸易、贯通东西方的交流大动脉。两千多年后,这一条道路再次将人类文明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在“简述丝路”展厅,同学们跟随着讲解员,体验了一堂生动别致的“丝路历程”主题课。同学们通过文字、图画、视频等形式,酣畅淋漓地感受了千年丝路的雄伟壮阔,也体会到简牍上承载的汉代丝绸之路上的灿烂文明和悠久文化历史。

  文物静默,汉字有声,汉字的豪逸之美中隐藏着文明的密码。一片片竹木简牍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游历时间长河,领略书法之美。同学们在这里了解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感受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