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贾宁 西北师范大学校长 王占仁
西北师范大学按照“在坚持党的领导上体现高站位、在抓好立德树人上体现高水平、在推动特色发展上体现高效率、在服务中心大局上体现高质量、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体现高要求”的“五高”要求,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发挥特色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努力在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实践中走在前、作示范,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中展现高等教育新作为。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要切实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师范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靠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卓越师资。要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深化双融互促,推动党建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深度融合、一体贯通,以一流党建推动一流大学建设。
坚守教育强国初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要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中的牵头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大思政课”建设专项行动,着力打造“西师小红马”理论宣讲品牌,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能力。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协同育人上聚焦发力,加快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新格局。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跨专业技能和跨领域创新能力,以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布局,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要深入推进实施“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持续探索新时代教师教育新模式、新路径,以提升师范生教师教育能力、专业能力为抓手,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积极为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巩固一流学科根基,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流学科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目标。要牢固树立学科发展的引领地位,优化学科布局,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分层分类发展的建设思路,立足学校办学实际,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以打造国家一流学科为重点,强化教师教育本色,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艺术学科特色,建设形成与国家战略、区域需求和创建国家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学科发展体系。要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省属高校“双一流”突破工程的安排部署,举全校之力支持西北师大教育学、简牍学争创国家一流学科,推动教育学科在学科团队、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强简牍学交叉学科博士点建设,发挥好“冷门绝学”作用,打造“西师简”研究品牌,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学科+”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优势学科引领的学科交叉融合共享,促进文理交叉、理工互动,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集群效应,培育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以学科建设成效牵引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教学为主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转变、从地方性大学向“双一流”综合性大学转变的发展目标。
坚定时代责任担当,切实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职责。要大力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崇高使命,深入落实高等教育“四个服务”要求,在助力“四强”行动中找准发力点,积极助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要着力增强科研服务成效,围绕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寒旱区湿地保护与修复、荒漠化防治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大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协作融通,深入推进理工交叉与产教融合,提升科技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优化学校智库布局,凝练智库建设方向,用好学科与区域优势,积极开展华夏文明传承与“一带一路”研究,围绕教育政策、思想文化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着力打造新型高端智库,持续提升咨政建言质量。要发挥特色优势提升服务质效,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通过开展志愿服务、陪伴成长、援教顶岗等活动,孵化“爱心师大”系列品牌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弘扬崇德向善之风;最大限度挖掘校友资源,充分发挥企业、校友招商作用,助力甘肃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