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5000多年前的“齐刘海儿少女”,这个名字是网友根据我的特点帮我起的网名。
我的学名叫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我现在就职于甘肃省博物馆,职称是馆藏一级文物。我还是个“国宝”,是国家一级文物。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遗址。那里面临河川,背依山地,包含了仰韶早期村落遗址和原始宫殿遗存等。20世纪70年代,大地湾遗址曾出土200余件彩陶。
我在甘肃可是个“显眼包”,因为我是大地湾遗址迄今出土的唯一一件塑有人像的彩陶瓶。
你看我的器口是圆雕头像,双目圆睁,短发齐额,挺鼻小嘴,五官端正,面庞秀丽,瓶身施黑彩,双耳还留有挂饰物的小孔,任谁看我一眼,都会被我的神秘和美丽所吸引。
也不知道是哪个“托尼”给我设计了这个齐刘海发型,是不是泰酷辣!
我的家乡甘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在黄土高原西南麓的陇山山前地带,渭河冲积出肥沃的土壤,这里纯净细腻的土质,为制作陶器提供了优良的陶土。先民们凝土成陶,生产提升、文化赓续。
我属于仰韶文化里的庙底沟类型,由细泥红陶制作而成,整体上是一个两头尖的长圆柱体。
仰韶文化是我国北方黄河流域分布广泛、影响深远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7000至5000年。考古学家通常将仰韶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
大地湾二期即仰韶文化早期,我就是在这个时候面世的。
这一时期陶器以细泥夹砂红陶为主,典型的器物有圜底钵、迭唇或卷唇盆、葫芦形口尖底瓶、侈口双唇深腹罐、弦纹浅腹罐、敛口瓮、尖底缸等,主要用作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品和其它用途。
彩绘符号陶片,大地湾遗址出土。陶片分别长10厘米,7.8厘米和7.2厘米。在大地湾文化的一些彩陶钵上,绘着红色的独体符号,已发现有“↑”、“+”、“×”、“∣∣”等10余种,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钵刻划符号的前身,它对研究中国古文字的发展源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距今6000年前),秦安县王家阴洼出土,高15厘米,口径50厘米。广口、卷唇、弧壁、圜底。泥质红陶,上腹部用黑彩绘两组变体鱼纹。
绳纹红陶圈足碗,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口径18厘米。大地湾文化是黄河流域最早产生陶器的古文化之一。陶质多为夹细砂红陶,以陶器器表印有交叉绳纹为特征。八千年前出现的圈足碗的样式,至今仍被沿用。
这一时期的彩陶制作方法主要有内模敷泥法和泥条盘筑法,彩陶普遍使用黑彩,宽带纹、生动活泼的鱼纹及各种直线、圆点、弧线构成的几何纹线条简洁明快,图案规整有序,以鱼、鸟、花瓣、叶片为主题的图案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弧边三角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距今5500年前),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高16.4厘米,口径39厘米,底径13.2厘米。器上施橙黄色陶衣,腹部以黑色彩绘两两相对的弧边三角形纹饰一周六组。
我们这些朴拙的坛坛罐罐不仅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也成为先民最初的艺术创造。
我的领导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说:“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丰富发达的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文化,包括多姿多彩的彩陶艺术在内,是甘肃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独特文化风貌的体现,也是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辉煌灿烂的一页。”
在我瓶身上精雕的彩陶纹饰恰似滚滚黄河水,蕴藏着勃勃生机;微微隆起的腹部,也让人联想到孕育华夏文明的黄河母亲。
在我们甘肃彩陶大家庭里,您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到的是不一样的陶器之美,但相同的是我们身上都凝聚了古人的智慧,隐藏着文明的密码。欢迎大家到甘肃省博物馆来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