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5-08 09:36:04

梁海燕

作为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前哨,基层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必须统筹做好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推动应急管理向风险治理延伸,切实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要树立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坚决担负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把握本地风险实质,做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准备,做到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打造应急科普宣传矩阵,经常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安全应对、防灾、自救等知识宣传,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全民动员、协调联动的宣传教育体系,提高群众安全意识水平,推动应急管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要建立党政领导、部门协同、专业协作、全社会参与的风险防控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沟通协作和区域协调,改变分散化、碎片化管理方式,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主体的重大风险防控有机协同联动。健全风险识别机制,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重大风险信息基础数据库,对各类风险信息进行采集、识别、预警、公开,有效防范化解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矛盾风险,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构建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体系,将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重大改革纳入公共风险评估,打通社会风险评估与经济影响评价、技术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壁垒,提高风险防范与社会治理的系统性。

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构建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制度规范,重点围绕信息公开、先期处置、综合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研究应急管理和风险防控有关标准规范、技术规程,推进各类预案标准化建设。健全社会有序参与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协商合作的互动机制,提高公众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及监督制度,强化良性互动的批评、建议、问责和纠错功能,确保应急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强化应急技术支撑。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风险防控、应急管理深度融合。搭建省、市、县域应急信息系统、应急公共服务平台并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医疗卫生服务等融合,依托信息网串联与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引导应急需求与社会服务有效对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解决基层治理任务繁重、专业力量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足、资源有限等问题。建立具有应急功能的常态化治理体系,推进日常防治科技化,以科技赋能应急管理现代化。

加快构建应急力量体系。科学规划应急救援中心力量配置和功能建设,推进消防救援、卫生应急救援等专业应急力量建设,以点拓面推动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技能培训、应急演练、知识竞赛,提升基层风险预警、事件处置、后果评估和反馈、事后恢复等能力,建立现代化应急体系。要强化公共安全服务思维,强化公共安全服务供给,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建立城乡社区、企业等应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构建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的应急管理力量体系,提高基层应急响应处置能力,并完善财税优惠、保险支持等配套保障措施。

广泛调动社会参与。建立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有序参与应急治理的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治理格局。畅通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建立普通群众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同配合机制,广泛宣传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的典型事迹,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培育社会组织的公共精神,支持志愿者组织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志愿者基金,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构建社会力量培训体系,开展“菜单式”培训,积极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应急能力。

  作者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财税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