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青年沙画表演家朱晓玲的艺术人生

来源/ 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时间/2024-05-11 10:19:52

青年沙画表演家朱晓玲的艺术人生

近几年,兰州青年沙画艺术家朱晓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奔波在路上。兰州至武汉、兰州至敦煌、兰州至南京、兰州至西安,少则3天,多则5天……但每到一个地方,她都心生喜悦地做着同一件事,挥洒自如地把一把把沙子安放在恰如其分的地方,在光影再塑中,江河山川、风景名胜、英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沉浸其中,朱晓玲乐此不疲,喜不自胜。在每一个城市的甘肃推介会场或是活动现场,方寸之间,朱晓玲的沙画“版图”不断拓展,成为“如意甘肃”“走出去”不可或缺的一个骨干力量。

 用沙画雕琢世间百态

对朱晓玲来说,近几年的沙画“版图”能与兰州市和甘肃文旅官方推介同行,此时和彼时的变迁故事就是一名沙画师的成长历程,只不过,在这份成长历程中,多了几分执拗,几分坚持,几分对艺术的向往。如今,成就她的正是这三者,缺一不可。

朱晓玲自幼学习绘画,从专业院校毕业后,成为一名私企文员,做企划、写文案成了工作日常。一切都定格在中规中矩的轨道,偶尔加班,偶尔忙碌,偶尔迷茫。

直到2008年9月,她在网络上看见一段视频后,她好像在沙漠中找到了一汪清泉,当下就决定辞职,去寻找这“一汪清泉”。

视频是乌克兰沙画师西蒙诺娃用沙画描绘二战时期一对恋人生离死别的故事。短短8分多钟,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浓缩在稍纵即逝的沙画画面中,无声胜有声的力量感染了她。这一年,她走上了前往上海拜师学艺之路。

前路漫漫,但学成归来,历尽千帆,成为别人口中的青年沙画艺术家时,朱晓玲笑着说:“能从事喜欢的事,是一件幸运的事。”

5月9日,记者见到朱晓玲时,兴许因为一直从事着喜欢的事,她笑起来很治愈,也很温暖。与沙子同色的西装和帆布包,既休闲又得体。

因为喜欢,她的创作不拘一格。乡村振兴、文博展览、凡人善举等都是她创作的题材。2018年,用沙画讲述甘肃故事时,沙画《甘肃真正的千面女郎》似涓涓细流还原了一个“美的寂寞、美的纯粹”的甘肃。当《千面女郎》再次现身2018年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后,一举成名的沙画已被翻译成10国语言进行播放。

 把甘肃画给你看

2023年10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沙画宣传片《把甘肃画给你看》,作者正是朱晓玲。在无数人啧啧称叹声中,甘肃历史如同一幅画卷在时长达15分的沙画作品中缓缓舒展开来——“甘肃,一个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省份,一个被誉为丝绸之路黄金段,华夏文明发祥地的省份……”随着解说词同步而出,一双巧手已将甘肃境内的名胜古迹色彩斑斓地铺展开来。黄河母亲、百年中山桥、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山川名胜等甘肃元素在掬沙作画中一一灵动复活。尤其是创作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时,一小撮散沙在朱晓玲的手中如同被施加了魔法一般,转眼间,娇艳欲滴的葡萄带着露珠出现在画面上,令人惊呼不已。时至今日,她的抖音账号上,这段视频仍然被众多网友热议,“见过把葡萄画得特别好的,没见过沙画里的葡萄还能这么新鲜。高人高人!”

只是,所谓“高人”的背后除了万千次的练习,千万次的尝试,还有在沙海中百炼成金,突破创作瓶颈的尝试。

2008年至2018年间,朱晓玲的沙画创作几乎以单色沙为主,66种颜色“各成一派,互不搭理”,面对单色沙呈现出的画面“有点乡”时,她绞尽脑汁也不知如何“破局”。直至2018年底,无意间她得知将各种单色沙融合之后能呈现类似油画的效果后,她带着无以言表的惊喜开辟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赛道”。沙画牛肉面摆在面前,看的人只恨手上少一双筷子;看了沙画张掖丹霞地貌,只想插翅游览一番;夕阳西下,驼铃声声,大漠孤烟瞬间令人神往……

对每一名沙画师而言,每一幅沙画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在自己精心创造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沙画作品中,在一次次推倒和重建的过程完成创作,朱晓玲说:“有时候创作出好的画面时会有些不舍,但沙画就是瞬间艺术,取和舍都是为了呈现最满意的效果。”

近两年,朱晓玲开辟出的桌面沙画作品“赛道”更是成为各大会议和活动的“稀缺品”。长桌会议上,22米长的长桌中央除了文件和茶具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绿洲、诗意盎然的万亩梯田、无限风光的如意甘肃……看古今,观人文,品美景,方寸之功胜过千言万语。

千万粒沙子从手中流走,又在取舍之间完成各自的使命,走向完美的归宿。对朱晓玲而言,十个字足矣——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宏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