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博物馆里品西固

来源/ 兰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4-05-14 09:02:03

原标题:博物馆里品西固

展馆一隅

《汉书·王吉传》中记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文化内容多元,包罗了服饰、饮食、礼俗和游艺等与群众传统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文化内涵,而西固民俗文化博物馆正是这样一个场所。

西固民俗文化馆位于依山傍水的河口古镇,22个展厅,收藏民俗物件200多件,经典图片400多张,场景模拟11处,艺术品173件,多媒体设备13台,是一座以收藏西固地区民俗实物,展示西固民俗风情,传承西固民俗文化为主的综合性展馆。

昔日古城展新貌

古城西固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为防止匈奴入侵,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其部下李息在黄河南岸临河筑城,设置金城县,它就是今天的西固,是兰州历史上第一座城池,西固也因此得名“金城”。

河口是进入青藏、连通河西的重镇门户,河口街曾是西出兰州城最大的码头和商埠,商家云集,商铺鳞次栉比,也形成了位于西固新城的青石津古渡,也称“鸣雀峡”。古渡青石津,是扼守金城的西大门,不仅是古渡口,也是有名的古战场。

进入古城古景陈列厅,每个古城堡遗址都留下了美丽的传说。位于西固东川镇的马泉堡,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方整的夯土墙,砖石砌成的城门洞子,让我们感受到当年马泉堡的厚重沧桑。西固境内从东到西有36座古城堡,这些城堡在古城大地上纵横伸展,见证着金戈铁马的烽烟岁月。河口乡大滩村,最早称沙柳城,始建于五代时期(907年—960年),是“大沟湾驿道”的必经之地。沙柳城的老爷庙又称关公庙,当年大多数上京赶考的学子和商贾都要在此庙拜祭许愿,留有许多传说故事。

石化工业城以其永不停息的灯火,向世人诉说着这块充满活力的热土永不停息的创造。这里有风景优美的度假山庄元峁山;有原始古朴的生态明珠关山;有大禹治水劈开的八盘峡;有依山傍水的最美乡村三江口;有古城西固的文化地标孔庙碑林;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万寿寺;有名迹荟萃的历史文化之乡河口古镇;有以汉唐文化贯穿园区的金城公园……古老的历史赋予西固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展现着城市发展的无穷魅力。

民生演变重农耕

古城遗韵的厚重,为古城民生的演变和沉淀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水磨磨出的是面粉,磨碎的却是岁月里的困苦;碌碡碾压的是土地,平静的却是昔日人们焦灼的心情;连枷敲打的是带壳的粮食,呈现的却是人们在日子里的惊喜……种、收、碾、磨的生产场景里,有西北汉子汗流浃背的劳苦,触动的却是人们储存在记忆深处的火热。

最抢人眼球的要数一座微型水车,它就是西固黄河下川大水车,建于公元1711年,是西固人刘功及弟子仿造,是兰州地区制作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黄河大水车,这个母亲河畔的亮丽风景,让历史的回音在吱呀作响里流淌。

人们的生活总会打上地域的印记。虽说民间的生活用品、生产工艺比较简陋,但经过长期的实践、改进和完善,逐渐蕴含了地方特色,成了古城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扁担挑起了家家的希望,簸箕和筛子滤出宽厚为人的思想,托盘和碗碟盛出的是热情,老锁子总也锁不住滚滚历史的车轮。

作物在中国古籍中称“禾稼”或“谷”,俗称“庄稼”。古城作物的丰富,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慢慢地,人们根据水田、旱田分布,种植一些适合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小麦、玉米、油菜籽、胡麻等粮食作物,以及茄子、辣子、洋芋等蔬菜作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城作物滋养着它的子民,强壮着身体,撑起了脊梁。在长期的种植培育过程中,西固人找到了最适合的水烟、百合、红枣、冬果梨等经济作物,作为地方特产增加了收入。

农耕文化孕育了古城饮食,糁饭、臊子面、拌面汤、搅团、烧洋芋、马蹄子、黑油疙瘩、长花馍馍、枣儿甜馍馍、碗儿菜等,无不镌刻着一个城市的记忆。

姓氏文化溯渊源

古城姓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宋元时期就有张氏、柴姓。明代初期和中期是奠定西固姓氏的重要时期。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楧封肃王,明建文元年(1399年),部分军户定居在西固境内(今天的陈官营一带)。在此基础上,古城姓氏逐步丰富、发展壮大。

西固民宿文化馆选取最具代表性的10个姓氏,从家谱、祠堂、家族名人等方面一一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张氏是古城家谱记载中最早来到兰州的。关于张氏历史渊源,可以通过这段文字进行了解——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家族举人张维典撰书“百分张氏序”和“建寺说”“盐税说”等碑文,印证了张氏家族的来龙去脉。

早在宋元之交,张氏就在兰州庙滩子建有宗祠,祠名“百忍堂”,门联: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明清时期,张氏族人在北街、南街及东城门外都建有祠堂。其中北街百分十六支祖祠是河口乡最早的祠堂,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南街张氏族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祠堂牌位上书:“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有学者根据这句话推测南街张氏大二三房为肃王后裔,称“洪武张家”。民间因此流传有肃王后裔改姓张的故事。

展柜里陈列的张氏家谱现存100多册,而《张氏家规》是记载族人历史最详细也最具说服力的一册,由民国四年(1915年)族人张尊英编撰。百分张氏族谱现存32册,立谱最早的是乾隆四十二年新城镇青春村的《张氏十四分支谱》,其他支谱分别立于清朝道、咸、光及民国时期。除了张家外,坡底下李家、钟家河钟家等另外9家,也通过同样的方式诉说着历史与传承,让今天的人们清晰看到一个家族的发展脉络。

民间技艺放异彩

走进“古城民艺”展区,军傩、社火、杂艺等技艺,通过照片、实物和视频展现了西固的民间文化。

傩面具是傩舞的主要道具,是较为原始的面具造型,是原始的图腾再现,是祛灾纳祥的象征。民俗文化馆军傩服饰沿袭了西汉时期的将军和士兵服装的样式,后来又融入了戏剧服饰的特点,既美观又有历史的厚重感。

民俗馆的杂艺,更是引人注目。有西固土生土长的“八门拳”,有老百姓巧手剪出的窗花,有精雕细刻的“木雕”,也有飞针走线而成 “刺绣”,有儿时乐趣的“游艺”,也有传承多年的“眉户戏”和“民间说唱”。其中八门拳是西固土生土长的拳术,嘉庆中期,河北燕山(亦说山东)人常燕山将八门武艺传至甘肃兰州。清同治、光绪年间,八门拳在西固境内盛行,其开创者是西固城人王德成。2007年,八门拳传承人刘金祖参加香港国际武术比赛获一等奖。通过组委会审定,八门拳从“其他拳术”项目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比赛项目。自此,土生土长的西固八门拳走向国际。

俗话说:“有钱没钱,糊个新窗过年。”千姿百态的窗花,既渲染了喜庆的氛围,也展示了老百姓的巧手技艺。刺绣、木雕都是流传甚广的民间技艺,在西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里展示的作品,都蕴含着老百姓的聪慧与勤劳。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西固传统文化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董永前 文/图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