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2024年农历正月初七,我驾车带着家人从甘肃返回新疆途中,突遇沙尘天气。一时间,黄沙漫天,狂风吹起的石子不断击打着车身。过了马莲井服务区后,风慢慢小了,但天空中又飘起了雪花。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过,汽车油料也在一格一格地减少……雪越下越大,焦急、忐忑、恐惧开始充斥我们的内心。
此时,我们已经离老家八百多公里了,再前进六公里便是星星峡服务区。就在这时,我们接到紧急通知:前方因为道路积雪被临时交通管制。
怎么办?是等待转机,还是原路折返?半岁的女儿在车上摇晃了一整天,已经坚持不住了,妻子也因为长时间坐车,加上一天没有吃饭,很不舒服。怎么办?
不能再等了!我掉转车头向最近的柳园驶去,并让妻子立即在网上订酒店,但网络信息显示此时柳园的宾馆已经全部满客,就连瓜州的酒店也都已经全部满客。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柳园,这里所有的酒店和民宿都已住满。我们继续打电话了解在当地是否有亲友,又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结果。
不经意间,夜幕降临,气温越来越低,路面的积雪也被过往的车辆碾压成冰。我看到有人已经开始购买棉被,准备在车上过夜。但我们不行,孩子在车上肯定坚持不住。我一次又一次地拨打电话,终于打听到在几十公里外的瓜州有一位远房亲戚。来不及犹豫,我们立即赶往瓜州。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夜间行车,我尽量放慢车速,但每当有车辆超越,就会扬起路面的浮雪,瞬间让我眼前一片模糊,而雪也越下越大……
冒着风雪又艰难行驶了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在晚上十点左右到达瓜州。刚到收费站,便有工作人员询问有没有住宿的地方。我告知对方有亲戚收留,顺利下了高速,瓜州县城的万家灯火映入眼帘。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担惊受怕后,闪烁的灯光仿佛是希望的曙光。
顺着导航,我们来到了从未谋面的远房亲戚家楼下,我下车去购买礼物,家人都留在了车上。这时,有人敲响了车窗。
“你们有地方住吗?我看你们是新疆的车牌,太晚了,要是没地方住,我给你们安排住宿。”一位大姐热情地说。
妻子疑惑地问:“现在还有地方吗?”
“有,有,有。学校、体育馆都已经向你们开放了,快跟我来吧!”
“可是,我们有个半岁的小孩子,我怕不方便。”妻子难为情地说道。
“哦,来让我看看小朋友,一路上你们受苦了。”大姐说着还伸手逗了逗女儿,接着又说:“走,去我们社区活动室,里面有三张值班用的空床,刚好可以安排你们一家,喂孩子也很方便。”
正说着,我买上礼物回到了车前。妻子担心去了这位素未谋面的亲戚家,会给人家带来许多麻烦和不便,于是打算到社区去借宿。我赞同妻子的想法。
大姐骑着电动车,在前面领路。几分钟后我们到达了社区,社区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一家忙前忙后,有人指挥着停车,有人去为我们买方便面,有人为我们拿来了崭新的被褥、床单,整理床铺……宽敞的活动室里,窗明几净,暖气也格外温暖。
一切就绪,我们还来不及道谢,他们便又匆匆离开,去寻找其他需要帮助的旅客了。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在高速收费站的询问,是为了妥善安排每一位前来瓜州的旅客。想到此处,一股暖意瞬间涌上了心间。
瓜州位于新疆和甘肃的交界处,饮食集各家之长。对于我们这些生在甘肃、工作在新疆的人来说,饭菜格外可口。店家得知我们是滞留旅客,不仅递上热茶,还特地增加了菜量,热情招待,关怀备至。吃完饭回到社区后,又有社区的居民带着开水和一大包零食前来问候。他们热心、善良、无微不至,并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家也可以安顿旅客。知道我们都已经安排妥当,便和我们坐下聊起了家常,安慰我们:“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你们踏踏实实住着,等到安全了再出发。”
次日一早,我们刚刚起床,社区的工作人员便送来了早餐,一位姓付的老伯也在社区工作,知道我妻子还在哺乳期,特地从家里带来了煮鸡蛋。不多时,那位和我同名同姓的小区居民也来了,他又带来了一壶开水,还特地交代中午去他家里吃饭。
刚到中午,他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的电话铃声如约响起。这时,社区工作人员也已把饭菜送到眼前,红烧肉炖土豆、肉末茄子、清炒油麦菜……
当天下午,大部分滞留人员离开瓜州。但因高速公路依然拥堵,我们便又在社区留宿一夜,其间,依然有好几个热心的当地居民前来探望。
第三日一早,天还没亮,我们悄悄离开了这座城市,实在不忍心再打扰这座城市的任何一个人。来到车前,发现已经有好心人把我车上的积雪清理得干干净净。行至天亮时,我们给付伯伯发去信息,表达了感激之情。付伯伯的问候和关心伴随了我们一路。到家后我又接到了付伯伯的电话,得知我们已安全抵达,他才安心地放下了电话。
后来,我在网络上了解到那个夜晚许多人在瓜州的经历,他们或被安置在学校、体育馆,或被邀请到当地居民的家中;瓜州人拿出过年的酒肉,腾出自己的卧室,像招待亲戚般招待这些远道而来的陌生人……这让我一次次想起了在瓜州的种种恩遇,一次次感动得无语凝噎,泪眼迷离。
在我的心里,瓜州是一座美丽的县城,更是一座有温度的县城。在那个乍暖还寒的春天,两万多名滞留于风雪旅途的人们,在这里与温暖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