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缤纷社团活动给同学们带来多彩校园生活
创意衍纸
非遗木桩画
衍纸手工
中国甘肃网5月20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 纪敏)在木桩上用画笔与“年轮”对话,让纸在翻转扭曲中成为雕塑的艺术品,在光影中感受皮影这项非遗技艺的魅力……
在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的特色社团活动中,衍纸、木桩画、皮影戏、刻纸、珍珠画……缤纷多彩的课程内容,让同学们在接触中将艺术与多学科有机结合,以兴趣打底,拓宽视野、陶冶情操为主旨,一堂社团课给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许多亮丽色彩。
把大自然画进木桩 体会不一样的“风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你试过在木桩上绘画吗?在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的教室里,同学们通过在木桩上绘画,展示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同学们用画笔与“年轮”对话,在树木的横截面上,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味道,刻画光阴里的故事,铭记时光中的秘密,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非遗木版画,据记载起源于北宋,明清时期趋于鼎盛,直至清末民初,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艺人会做木版年画。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木版画,周瑾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木桩上绘画,感受非遗的魅力。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先在木桩上勾勒出自己作品的雏形,有画花草树木的、有画人物的、有画风景的,然后再用颜料为自己的画作增添色彩,最终一幅幅充满想象、充满童趣的木桩画作品就完成了。
“第一次尝试木桩画感觉很特别,有一种不同于纸张的笔触感,更加厚实的感觉,圆形的外轮廓也带给我灵感。”同学米梦瑶对新奇的作画方式饶有兴趣,“和以往的美术课不同,从过去的画纸变为木桩,而木桩来自大自然,一圈一圈的年轮象征着生命与时光的痕迹,让图画更生动。”学生马嫣然说道。
“我们看到同学们在作画的过程中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这样有助于加深非遗文化的理解,培养了同学们的艺术素养及学习能力。”指导老师周瑾认为,这种方式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绘画技能,也提高了图像识读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这有利于围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完善中学美术课堂。
衍纸中的别样风景
衍纸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生活艺术,用纸作为雕塑和绘画技艺的载体,通过卷、捏、拼、贴等步骤组合完成作品,成就一幅幅生动的图案。衍纸艺术多样的表达手法展现了同学们眼里的缤纷世界,同学们用专用的工具将细长的纸条一圈圈卷起来,成为一个个小“零件”,然后借由组合这些样式复杂、形状各有不同的“零件”来创作。
春天的鲜花、可爱的小梅花鹿、舞蹈中的小女孩,形态各异的生肖动物在同学们的制作中妙趣横生,栩栩如生的图案在同学们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时而握柄,时而持线,慢慢将衍纸条捆成一个小小的圈,粘上乳胶,轻轻捏成想要的形状,小心翼翼地拼接在纸上,细心地做出最得意的衍纸作品展现给大家。“通过学习衍纸手工,培养了我大胆创新的能力和仔细观察的能力。我利用多种工具的助力,做出了很多趣味造型,衍纸艺术让我收获了很多,在提升我的动手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付亿雯同学表达对衍纸课的喜爱。
衍纸社团是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设立的特色社团之一,将衍纸文化融入社团活动,不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更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纸艺的魅力就在于其无限的表达能力,衍纸一直都被看作是纸艺大家族中优雅的典范,不但表达方式多元化,巧妙的设计本身更是将纸艺固有的艺术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美术指导老师孙梅英介绍。
“皮影戏”中体验传统艺术的文化魅力
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或“影子戏”,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特色社团的开展,皮影戏在学生中广受欢迎,重新焕发了生机。
在社团教室里,同学们正饶有兴趣地表演自己编排的皮影戏《哪吒闹海》《龟兔赛跑》《三打白骨精》。在幕布上,“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飞,伴奏音乐激越昂扬、扣人心弦,让人目不暇接,尽显传统艺术的文化魅力。
同学们在杨洁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制作着皮影戏道具,先在纸上画出人物轮廓,用剪刀沿着边缘仔细剪开,再用凿刀雕刻出服饰花纹等修饰性细节,然后用蜡笔为人物上色,最后为各个关节部位安装竹棍当作操纵杆。这样,一个精美的影人就缀结完成了。“学校将美育融入艺术实践,把传统艺术与审美教育完美结合。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影人,编排剧目,选择配乐,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美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社团美术老师杨洁说。
学生孙立彬说:“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我非常喜欢皮影戏,很想把语文课上学到的那些历史故事编排成剧目,用皮影戏的方式演出来。我觉得效果一定很棒!”
“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团活动既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些活动多样的兴趣社团课不仅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内容,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为美好的校园生活锦上添花。”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长曹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