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固:让非遗可听可看可感
八门拳,让传统武术走出去
中国甘肃网5月20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通讯员 郭炯 记者 玄丝雨)八门拳、铁芯子、针插、木雕、剪纸、韭黄种植……在兰州西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着历久弥新的异彩,不仅见证了西固的发展历程,更承载着一脉相承的文化力量。
目前,西固区共有非遗项目34项,代表性非遗传承人39人。让非遗“活下来”“火起来”,离不开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的坚守、传承和创新。
1.八门拳,让传统武术走出去
“出拳姿势要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脚下步伐动则轻巧灵快,立则沉稳扎根。”在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八门拳”西固区传习所内,兰州八门拳第五代传承人刘克忠带着徒弟们正在认真演练着一招一式。
“八门拳以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八阵图’为创拳依据,因拳打体、生、伤、死、惊、杜、景、开八门,故名。”刘克忠说,据有关资料记载,八门拳始创于明代,历史悠久。
刘克忠5岁时就跟着祖父刘金祖开始习拳,下腰遛腿,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习八门拳的基本套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刘克忠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作为一名武术工作者,我们需要适应时代潮流发展,汲取传统武术中的精华部分,融合百家精髓,推陈出新。”刘克忠说,在他的心中,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有着深深的执念,“传统武术要发扬传承,就需要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在刘克忠的不断努力和积极推动下,目前,西固区定期开展八门拳进校园活动,在柳泉中学、西固一校等学校,每周都有八门拳课程,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学习八门拳的行列中,踏上“传承之路”。2023年,西固区省级非遗兰州八门拳在甘肃省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展示大会中,荣获一等奖。
2.河口纱灯,让“历史光点”亮下去
河口纱灯是黄河文化的一部分,早在清代,当地居民以纱做面,以木为架。每扇灯面上,各绘一段历史故事,将先辈的智慧完美体现在每盏纱灯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了繁荣到低谷,河口纱灯的制作工艺却因为传承人“断档”而遗失。“如果我们这代人不去传承这项传统制作工艺,河口纱灯可能就要永远消失了。”张振祥说。
张振祥是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人,也是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纱灯的传承人。凭着一腔热爱,他积极走访能打听到的民间老艺人,刻苦研究纱灯的历史,把旧的纱灯拆开,再一步步复原,慢慢积累了制作纱灯的经验。
“纱灯是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工艺制作而成。”张振祥逐渐研究出一套制作纱灯的工序,画工张和恭、杨金涛、木匠张世逞等十几位工匠也加入其中,自2013年至今,他们陆续复原制作了近300架古纱灯,不仅保留传承了古纱灯原有的技艺风格,还通过现代工艺进行了创新。
断档近一百年的河口纱灯,在张振祥等人的手中慢慢成形并再次“点亮”,重新焕发出绚丽的光芒。
3.韭黄种植,传承中收获“金色希望”
西柳沟街道张家大坪“自来卷”韭黄,叶黄如金、茎白如玉,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麦草覆盖的传统古法种植一直是张家大坪村韭黄种植的特色,这里家家户户都沿用古法种植方式。如今,张家大坪村民培育的“金凰后”品牌已驰名全国,被中国农科院专家誉为“全国品质最好的韭黄”。2023年1月,韭黄古法种植被列入西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进入深秋后,等韭菜干枯了,把油渣埋到地里,再盖上麦草,既能滋养土壤,也能发热保暖。韭黄在生长的过程中,韭叶卷曲在麦草空隙间。”张家大坪村党组织书记、优秀种植能手张惠鹏介绍说,这种古法种植模式有育苗、倒茬、埋油渣、压麦草等20多道程序,而割韭黄多达7道工序,首先得把厚厚的麦草草帘揭起来,再把草挑出来,然后把沟里的土挖出来,露出韭黄根茎,用专用镰刀收割,抖土分拣后,最后捆扎。
目前,西柳沟街道韭黄种植面积达705亩,年产值达2200万元。韭黄古法种植,让张家大坪村这个山窝窝里的小村庄,种出了大好“钱”景。韭黄变“黄金”,铺就金色致富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文化血脉、维护精神家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西固区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及传承力度,通过展演、培训、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喜欢非遗、参与非遗;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让非遗可听可看可感。